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实社会中,社会互动建立于沟通基础上,个人通过媒介而与他人互动,并通过不同渠道使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被社会、情境和交往主体构成的三要素所限定.然而,在网络游戏中,除了体现现实人际关系的"三要素"外,还多了一个决定因素,即网络游戏虚拟社会.网络游戏具有的不同于传统游戏的局限性,可以让玩家在其中进行性别变换,并且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社会互动,促成了新一类人际关系的形成,为虚拟存在和现实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网络交友社区人际信息交流的定性研究——以校内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校内网为研究对象,使用定性介入的研究方法对网络交友社区这一新兴的虚拟社会进行初步研究,得到了与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不同的结论.观察法研究结果表明,校内网的交流结构较为扁平,因而使用纯粹的定性研究方法会在选取样本和确定核心研究问题上遇到困难.访谈法的研究结果则显示虚拟社会的信息交流受到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目前的校内网信息交流并不充分,远没有达到网络用户对Web2.0社区的期盼.网络交友社区的衍生问题是隐私问题,较低层次的隐私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较深层次的隐私问题目前主要靠行业协会的自律与监督实现.最后,对校内网新近推出的应用程序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好友买卖"程序中"身价"作为Web2.0中人际关系网络结点重要程度的度量指标,不仅说明了校内网中社会结构的客观存在,同时也为指标选取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该文为<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年第12期本期话题"虚拟社会"的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借鉴社会认知理论建构了一个网络游戏作弊行为的发生机制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模型拟和度进行验证和评估。调查结果表明网络游戏作弊行为同时受到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个体的社会环境(社群影响)、对游戏作弊的产出期望、对游戏作弊的态度以及游戏作弊自我效能感在导致玩家的游戏作弊行为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借鉴社会认知理论建构了一个网络游戏作弊行为的发生机制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模型拟和度进行验证和评估。调查结果表明网络游戏作弊行为同时受到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个体的社会环境(社群影响)、对游戏作弊的产出期望、对游戏作弊的态度以及游戏作弊自我效能感在导致玩家的游戏作弊行为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孤独的狂欢”:网络“偷菜”行为的传播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权 《今传媒》2010,(7):13-15
一、网络游戏的历史梳理 网络游戏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出现应该追溯至1998年6月.作为网络游戏拓荒者的联众网络游戏世界首次在中国正式推出.此后,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大陆的网络游戏之一的<万王之王>亦在进入市场之初便获得巨大成功.与此同时,由北京华义代理的<石器时代>以及由亚联游戏代理的<千年>分别于2001年1月、2月出炉.至此,依靠韩国游戏、国产游戏以及欧美游戏为中坚力量的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正式步人高速发展期.伴随着网络游戏商家的不断介入,这一时期联机版游戏市场上推出的网络游戏无论在种类还是数量上都已在国内形成一定规模,逐步演化为一种全新的信息经济样式,并在世纪初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和讯博客为研究对象,建设了专门用于中文博客文章分类的分类体系和语料库,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和信息增益(IG)结合的分类方法对中文博客文章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中文博客文章和分类结果进行深度挖掘,对中文博客的主题单一性以及主题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化描述,并对结果的社会学原因进行了阐释.该文为<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年第12期本期话题"虚拟社会"的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7.
网络游戏中虚拟物品交易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卓铭 《新闻界》2006,(3):59-60
网络游戏是在因特网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电子游戏种类,是以因特网为基础、以角色扮演为主要游戏方式、以娱乐为目的的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的引人之处就在于它提供了大量的虚拟物品以提高游戏参与者在进行游戏时候的愉悦感。虚拟物品,是指在网络游戏运营商预设的网络游戏环境下,存在于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中可能受到法律保护的客体。①广义的虚拟物品包括虚拟货币(金币)、虚拟装备(武器、装甲、药剂等)、虚拟动植物(宠物、盆景等)、虚拟角色(人物)、游戏账号等;狭义的虚拟物品仅仅指虚拟装备和虚拟货币。②每一款网络游戏在游戏服务器进行一定…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8,(6)
2016年爆红的Pokémon go将AR(增强现实)游戏带入公众视野,而不同于其他网络游戏,AR游戏在虚拟线上游戏环境的基础上,以真实世界地图为蓝本构建了现实游戏环境,这种环境的分裂带来了个体化身的双重分裂。本研究利用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分析访谈文本,认为玩家在线下游戏环境中依旧维持着自己的化身,并初步建构"AR游戏情境中玩家线下化身及其化身认同模式",对于个体化身分裂的影响进行拓展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大学生的网络团购活动为研究对象,选取北大未名BBS的团购版进行实证研究.文章首先使用观察法参与到团购活动之中,识别了团长、团员、版务组和智囊团四类团购活动主体,描述了团购的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对主体进行分析.主体分析所用数据通过在线访谈的方法采集,共得到1位版务、1位团长和8位团员的访谈数据,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后,得出了团购的优势:价格和便利,团购的主要信息交流与利用渠道:团员对版务组信息、团员对版面信息的获取与利用,以及其中潜在的风险和信任问题.该文为<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年第十二期本期话题"虚拟社会"的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设网络游戏模式虚拟图书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游戏可以和虚拟图书馆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Web3D技术建设网页游戏式虚拟图书馆。使用过程的趣味化是网页游戏式虚拟图书馆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其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娱乐性与功能性的平衡。此外对网页游戏式虚拟图书馆建设中一些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孙淼 《中国博物馆》2010,(1):114-119
<正>一从伦敦坐火车约两个小时就可以到牛津。我们已经和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东方部的Shelagh女士约好十点钟见面。六月的天气温暖、湿润、阳光明媚,在博物馆一层大厅,Shelagh女士略带歉意地告诉我们中国展厅正在装修,两年后  相似文献   

12.
跟踪观察法和个人意义映射是目前西方博物馆学习研究者常用的调查方法。前者侧重记录观众的参观行为,后者记录观众在博物馆参观前后的智识变化。本文在分析两种方法的内容、目的、特点以及在博物馆学习研究中的应用范式的同时,依据山东大学博物馆学习项目组在山东博物馆展厅实施的调查,介绍这两种方法的操作流程、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综合对地观测系统旨在建立全球性的数据共享框架,为各国组织共享和使用对地观测资源提供技术 解决方案。该系统的通用基础设施包括标准和互操作注册中心、组件和服务注册中心、分布式查询服务中心、资源门 户4 个部分。文章介绍各个组件的作用和相互间的关系,分析向全球综合对地观测系统提供共享资源的类型和技术流 程,提出该系统对国内科学数据共享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对英国"阅读是基础"运动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羽离子 《图书馆》2002,(1):81-83
旨在为穷困儿童提供可阅读图书的“阅读是基础”运动发源于美国,1996年在英国登陆。现已成为限定工作对象的英国最大的图书服务运动。英国的许多图书馆和中小学参与其中,为图书馆服务和社会教育,拓展了新的广阔空间。本文探索了这一运动得以成功的经验以供我国图书馆界,教育界和公益事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在新闻传媒的研究中引入参与观察法,以便使我们的研究不仅获得面上的信息,同时也能深入到新闻传媒的日常操作中,对研究对象做"深描",在此基础上理解新闻传媒及其从业人员的实际处境、理念、心理状态、价值观念和对自身工作的意义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和形式。读者、读物、阅读环境是人们阅读活动的要素,也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着力点。阅读推广方式也是依据这三个维度形成的:一是以读者为切入点,二是以读物为切入点,三是以环境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新生入馆教育的审视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胡舒莉 《图书馆学刊》2007,29(3):51-52,58
新生入馆教育是指导新生如何利用图书馆的启蒙教育。正确地实施入馆教育,必须把多媒体演示与实地参观、文献检索教学与培训实践、书面材料介绍与网上互动结合起来,以帮助新读者跨越信息资料搜集及运用电子与非电子资源方面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在这里我想谈谈国外科技电视片的现状和特点,我们武汉电视台开办的《科技之光》栏目播出6年来,先后采购过千余小时国外科技节目,我多次担任过国际电视节的评委,还组织过2000年北京国际科技电视节,因此我对国外科技片算是有些阅历。前天又临时在电视台的片库中找出几个印象深的节目稍作浏览,思考了一点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20.
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将国民收入的剩余转化为生产性投资的可能性。可能性越大,转化越顺利,经济发展的潜力就越充分。影响这种可能性大小的决定因素不是潜在资本的多少而是适当有效机制的创造。正如阿瑟·刘易斯所说:“资本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条件,只有资本而不同时为资本的使用提供富有成效的基础,那么资本就会被浪费。”[1]近代中国正处于资本经常被浪费的状况。传统农业社会的剩余不多,但是由于两极分化严重,中国在普遍贫困的另一面是大量财富为少数人所积聚。早期工业化虽已开始,但是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