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1.巩固幼儿对某些动物的特征和习性的认识。 2.在正确理解动物特性与“职业”的相关性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因为……所以……”组成完整的语句进行表达。准备: 背景图一幅(上画粮仓、水果店、裁缝店、游泳馆、坏了的路灯),小猫、螃蟹、小羊、小猴、小鸭、袋鼠、小青蛙、公鸡、狐狸、大象、狗熊的图片各一张。过程: 一、引起兴趣  相似文献   

2.
游戏设计     
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准备:①画好几何图形,并在上面写好数字,如④;②用几何形体组成的小鸡、小鸟、小猫、熊猫等图象若干张。做法:出示画好的几何形体,要求幼儿仔细观察,记住这些图形上各写有什么号码(数字)。再发给每个幼儿用上述几何形体组成的小鸡、小鸟、小猫、熊猫图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组成这些动物的几何图形上填上它们的号码(数字)如图。填得又对又快者为胜。  相似文献   

3.
活动设计活动要求: 1.让幼儿通过观看和讲述婴儿生活图片,知道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爱护。 2.初步激起幼儿爱父母的情感。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套婴儿生活图片、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2.邀请一位怀抱婴儿的妈妈。活动过程: 1.出示婴儿生活图片,讲述父母怎样照料小宝宝。在出示图片前,先听婴儿啼哭的录音,引起幼儿注意。然后看图片。第一张图片是妈妈喂宝宝吃奶,第二张图片是妈妈替宝宝换尿布,第三张图  相似文献   

4.
设计并进行本活动目的是使幼儿能够熟练地,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且能说出最后的总数,培养幼儿听数取物的能力。活动前需准备小熊、小狗、小鸭、小猫和小公鸡木偶各一个(共5个),贴绒图片:米老鼠一个,鸡蛋2只,苹果3只,桃子4只,蛋糕5块。幼儿每人一只小盒子,内装10条小鱼。教学过程: 1.出示贴绒图片米老鼠,询问幼儿是否认识它。 2.帮米老鼠数客人。“今天是米老鼠的生日,有几位朋友要来向他祝贺。可是,米老鼠数不清有几位客人,他要请我们小班的小朋友帮他数一数。”(小狗、小猫、小鸭、小公鸡、小熊一个接一个走出来,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幼儿刚入园,对一切都感到陌生,与亲人的分离,更会使他们产生不安和焦虑。设计此活动,是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使幼儿喜欢进幼儿园。活动要求:培养幼儿遇事坚强的品质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活动准备:1.录音机、磁带(录好幼儿的哭声和笑声:故事《笑比哭好》)。2.木偶:小白兔、小猴、小猫、小狗各一只。3.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4.小白兔面部表情(笑和哭)图片二张。5.照相机一架。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要求: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组句能力,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习惯。二、教学准备: 画有小朋友、动物等形象的贴绒卡片若干张;情节画、风景画各一张;制作的小鸟、小猫、小鱼各一件;塑料娃娃一个;每人一盒蜡笔,一张画纸。三、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组句。1.小猫和鱼。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教你们一种新的本领,  相似文献   

7.
在计算教学中,善于抓住幼儿不正确的思维进行辨析,启发幼儿的正确思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有些教师,甚至学过幼教专业的教师,却常忽略这点,下面就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谈点认识。我在某幼儿园大班听“求两数差”的计算课:上课开始,教师先出示一张画有7只蹲着的青蛙的图片,然后又出示一张画有5只跳起的青蛙的图片。老师让小朋友们观察后提问。教师:“蹲着的青蛙多,还是跳起的青蛙多?”幼儿:“蹲着的青蛙多。”老师:“蹲着的青蛙比跳起的青蛙多几只?”幼儿:“蹲着的青蛙比跳起的青蛙多两只。”老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幼儿:“用加法算的。”  相似文献   

8.
赵建新 《幼儿教育》2002,(12):29-29
目标: 1.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像力。 2.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萌发互爱情感。准备: 用纸箱做的电视机一只,话筒一只,猴子木偶一个,背景图一幅,小鸟、小老虎、小羊、小青蛙、小鸡、小鸭等图片若干,小动物心情图若干。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 1.学习诗歌《动物的伞》,理解诗歌内容,并能有表情地朗诵。2.引导幼儿学习以排比的方式仿编、续编诗歌。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实物伞一把,下雨的背景图一幅。2.贴绒教具:小鸟、青蛙、蚂蚁、蝴蝶、小鸡、小兔以及乌云、大树、蘑菇、荷叶等。活动过程:1.出示实物伞,导入课题。①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②下雨的时候,我们常常用伞来避雨。那么小动物们会用什么当伞呢?2.边出示贴绒教具,边用生动的语言把幼儿带人诗的意境中,引导幼儿想象。  相似文献   

10.
一得集     
我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作了一点改进,就是将过去标志幼儿好作品的“红五星”、“小红花”等符号,改用与幼儿绘画内容有关的图象来表示。如我教幼儿画小草,范画出示后,立即拿出一张绘有一只小白兔的图片,对孩子们说:“我请来了小白兔,等会儿它就要到你们的草地上来玩,小兔喜欢吃又嫩又鲜的小草,你们欢迎吗?”孩子们希望小白兔  相似文献   

11.
教学要求: 1.让幼儿在喜爱新歌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新歌《小金鱼》。2.复习歌曲《我是一朵小花》,要求幼儿唱好切分音、休止符,表达出歌曲愉快的情绪。3.音乐游戏《小鸡和小鸭》,练习小鸡和小鸭律动,让幼儿欢乐地游戏。教学准备:金鱼图片1张、小鸡小鸭头饰36只、老鹰头饰一只、小花36朵、小乐器36件,“花坛”、“池塘”磁性黑板一块。幼儿欣赏过新歌《小金鱼》。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模仿动作,敲锣、打鼓、吹喇叭、放鞭炮,自由地走进教室。  相似文献   

12.
内容与要求 1.幼儿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及小朋友在冬天里的活动。 2.能按照讲述内容画出小朋友活动时的各种姿态并剪贴,巩固沿边缘剪的技能。 3.培养幼儿不怕冷的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有关冬天的大背景图片一张,小朋友锻炼身体的图片若干张;幼儿人手一张纸、一盒水彩笔、剪刀、浆糊;绳、圈、球等体育用具若干。  相似文献   

13.
目的:1.进一步认识时钟,掌握钟面的主要构造。2.复习辨认整点和半点。准备:1.自制的青蛙钟、小猫钟、小鸡钟、小鸭钟,4台构造有误的纸制钟。2.供幼儿制作钟面的材料人手一套(包括钟面底板、时针、分针、图钉等)。过程:一、引出课题我知道你们交了一个新朋友——时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真少不了这个朋友。  相似文献   

14.
这组图片表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过多的气球把小猫带上了天空,小猫吓得惊呼起来。好心的小鸟来救小猫:啄气球。破一个气球,小猫就下降一点,最后小猫平安落地了,他们很高兴。图片生动地表现了小鸟机智、助人的行为,适合在中班、大班使用,有如下的用法。1.先出现图一,让幼儿描述图片上的角色、景物、情节,着重描述角色的动态、表情、对话。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画外情节的引申,编讲“之前发生的事情”,可以借小鸟的问话自然引出:“呀!小猫,你怎么飞到天上来了?”进行由画内到画外的想象。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可以想得…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标 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判断、想像,并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1.图片5幅(1号房没有门和窗,2号房没有瓦片,3号房倾斜有裂缝,4号房隔壁有小猫,5号房外形完美,房门可打开)。 2.小老鼠图片一张(正面为不高兴的表情,反面为高兴的表情)。 3.各种小图片若干,如树、草、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要求: 1.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学习用意义记忆的方法加强记忆力。2.巩固幼儿给物品分类的能力,并借以加强记忆力。二、教学准备: 幼儿智力游戏教学图片两张(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三角尺、笔筒、蘸水钢笔等。三、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画着男女娃娃各一、小凳、钢琴、熊猫、草帽、衣服、鞋、汽车、辣椒、青菜、茄子、书、三角尺、笔筒、直尺、毛笔、铅笔、蘸水钢笔、苹果、梨、葡萄等二十二样物品)后提出要求: “小朋友,来来来,我们大家来比赛,看看谁的记性好,能把图上的东西全部说出  相似文献   

17.
动物排队     
目的:认识动物,复习序数。准备:青蛙、小鸟、米老鼠、大象、猴子等有趣玩具若干种。玩法:教师分别出示各种动物玩具,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要求幼儿按教师说的顺序将动物排好  相似文献   

18.
让座     
教学要求:要求幼儿仔细地观察图片,并能用完整的语句比较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学习词:乘客、连忙、让座。教育幼儿尊敬、关心、帮助老人。教学准备:《让座》图片一张。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观察片刻后教师问: ①这是什么地方?座位上有哪些人?(学习词:乘客。乘车的客人叫乘客。) ②车靠站了,谁上来了?  相似文献   

19.
活动目标1郾关注周围的鸟,知道小鸟是我们的朋友,应该爱护它们。2郾引导幼儿主动观察,认识鸟类的特征和习性,培养幼儿对鸟类的情感。3郾懂得自觉保护野生鸟类和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爱护鸟类的各项活动。活动准备1郾创设情境———鸟的王国:在活动室墙壁上装饰大树、各种鸟类标本、图片,将活动室布置成住满小鸟的森林。2郾录音机和磁带。活动过程一、情境活动:森林是小鸟的家1郾放一段音乐(录有自然界鸟儿的叫声)引入主题。师:出示各种小鸟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鸟。(小鸟有一对美丽的翅膀,扑———扑,鸟儿飞上了天空,天空立刻热闹起来;咕——…  相似文献   

20.
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贫乏,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恰当地运用图片、投影等进行演示,能直观。形象、简明地反映出数量关系的本质特征,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如教学一年级“和是7的加法应用题”时,教师先出示4只小白兔图片,在绒板的左边贴上,又出示了3只小白兔图片,边贴边告诉学生又跑来3只小白兔。然后,老师一边用教杆在原有的4只小白兔和又跑来的3只小白兔周围画一圈,一边问:“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学生看着生动有趣的图片,根据老师的动作演示,很快就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并且熟练地表述出“草地上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