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上世纪三十四年代,京派批评家与左翼、海派文人分别发生了一场论争。在论争之中,京派批评体现了自身的现代性,在与左翼的论争之中,京派批评表现出了“关注人性”“把持距离”的特点;与海派的论争中,京派则显现出强烈的“学院意识”,以及“学院意识”之后“纯正的文学趣味”的支撑。这些现代性特点的体现也正是京派批评“精彩”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京、海两派文学在对“五四”精神反叛的同时又或多或少的共显着“五四”民主与科学精神的社会现代性的投影。在30年代,以左翼文学为主潮的文学领域里,京、海两派体现出时自由、理性索尚的个性主义的文学道路的选择,同时共有对“人”的重视的人道主义情怀。在时都市文明的体认和描述及对西方文化的接受中,海派倾向于社会现代性,而京派则更倾向于审美现代性。就此,在对京派与海派文学现代性的分析中充分体现出了现代性在中国文学领域呈现的“共时态”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京派和海派的文化因缘及审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文化和上海文化的巨大反差,深刻地影响了两地的文学艺术形态。不同的文化形态,可以说是京派和海派的母体。上海文化的洋化程度较深,这使海派的文学选择明显带有先锋性;京派的文化选择既是平民,又是贵族的。与此相对应,是京派小说家以高品位文人而自居为“乡下人”,而海派作家的文化角色则是“敏感的都市人”。在审美追求上,京派重乡土民俗,海派重洋场声色。京派使自然人性带上浪漫情调的神性,海派使现代都市性意识蒙上死亡的阴影。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一文引发了30年代文坛上引入瞩目的京派与海派之争,这篇文章是沈从文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期间酝酿、构思而成。作为京、海之外的城市文化“第三极”,青岛在“京海论争”中的意义却未能在文学史上彰显出来。以国立青岛大学为中心,细致梳理沈从文与梁实秋等新月派同仁的文学理念及其异同,可以更准确地考察、分析后期京派文学观的形成背景及其复杂构成,亦可对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文化生态产生更深入的认识、理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由于海派和京派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不同,因而他们的艺术追求也迥然各异。海派文学明显地带有商业化特色,京派文学则具有超政治的艺术情趣。而那些提倡自由文学的中间派在国共两党的激烈对抗中理想终成梦呓  相似文献   

6.
伯特兰·罗素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55一文,本刊选自罗素《哲学·数学·文学55,刘硕良主编,蓝仁哲等译,漓江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309~318页。此文本为罗素《中国问题》一书的一章内容,在学林出版社出版的泰悦译本《中国问题》中列为第十一章(1996年12月第1版,第146~156页),题为《中西文明的对比》。由于编者对译文风格的偏爱,而选了蓝仁哲所译,但读者朋友可以将两个译本参照着阅读。  相似文献   

7.
京派和海派共同崛起于30年代的中国坛,以迥异的风格给读留下了不同的审美感受。本试从不同的化角色认定,即“高贵的乡下人”和“敏感的都市人”的角度,分析孕育于不同的地域环境的京派和海派在艺术和审美理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文化系统发生根本性变革、文学被重新定义的年代。这一时期,文学的雅俗碰撞尤为激烈,雅俗内涵变化尤为频繁。从《新小说》到《玉梨集》,从《小说月报》到《礼拜六》,从京派到海派,每一次文学雅俗身份的重新确认,都是文学对自身的一次再定义,是该时期文学价值重建的一种方式。正是这种雅俗制衡,构成该时期中国文学的阶段性演进。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30年代是中国社会的大变动时期,“京派”就产生在这样的年代里,它在与“左派”、“海派”的共存与斗争中,显示其独特的文学追求,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对“京派”作家的研究,也是蔚为大观。本文以“京派”作家的心态为突破口,探寻这个文化群体的特点。当然,人的心理结构本身是复杂且矛盾的,探求作家的心态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揣度性,本文只能做片面解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30年代文学现代化的商业化生存语境,揭示了商业化倾向对30年京派文学的影响和制约,及京派在商业化语境中的文化坚守。商业化的约束及京派面对商业侵袭所作的文化反拨,使京派文学呈现出既有别于左翼又不同于海派的特殊风貌。  相似文献   

11.
在京派、海派文学研究的独创领域内,吴福辉的学术能力和价值真正得到了证明。这与他拥有上海、辽宁和北京三地的生命体验直接相关。《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一书,已成为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研究的奠基著作之一。他的文学史研究在扎实开掘原始资料的前提下,文化视野宽大、多向度,注重文本细读,有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他的文学、文化批评的书写极具个性,流动、曲折有致,是分析的,又是概括的,是历史的,也是关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因其不同的文学追求可以划分为“前期京派”和“后期京派”两个派别,前期京派以周作人、废名为代表,主体价值观念为文学上的趣味主义,后期京派以沈从文、朱光潜为代表,主体价值观念为审美乌托邦的文学追求,二者具有不同的文学和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3.
饶宗颐字伯濂,又字伯子、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安人。1917年生。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及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讲座教授,香港大学中文系荣誉讲座教授。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大紫荆勋贤及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咨询委员。饶氏学艺兼修,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所做学问,包罗万象。举凡史学、文学、经学乃至甲骨学、秦简学、敦煌学诸多领域,都有自己的建树,并于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琴艺各个方面,多所擅长,在国际、国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施议对,台湾彰化人。194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该院文学研究所原副研究员,澳门大学原中文学院副院长。现为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诗词学研究。自1996年起,曾就词学及词学以外有关问题,多次奉访饶宗颐先生,并于2006年撰为《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一书,对饶公之学作全面推介。饶公之学,范围宽广,莫测高深。一般读者难以得其要领。“访谈录”据访谈录音及已刊文集,两相校核,并依编纂者个人的学习心得,编排、整理而成。深入浅出,平易近人,颇便观览。是阅读大师、走近大师的一部极为“便当”的读本,深受读者欢迎。当“访谈录”结束语《国学于今第一人——饶宗颐其人其事》于香港《明报》月刊2001年11月号发表,即获2001年11月13日北京《参考消息》第十四版“港澳之窗”转载。“访谈录”穷十年之功,始臻大成。全编八章,加上绪论及结束语,计十七万言。其中,词学二章,一题《为二十一世纪开拓新词境,创造新词体——饶宗颐形上词访谈录》,发表于北京《文学遗产》1999年第五期;另一题《落想、设色、定型——饶宗颐形而上词法试解》,发表于上海《词学》(2001年11月)第十三辑。此外,文字学一章,题为《文学与文字——饶宗颐与汉字树(上篇)》,发表于上海《华学》(饶宗颐主编)第九、十合辑;神学一章,题为《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论艺术观》,发表于南京《江海学刊》2008年第九期;禅学一章,题为《顿悟与渐悟——饶宗颐禅学访谈录》,发表于北京《励耘学刊》(文学卷)2007年第六辑。。访谈录”代序《国学大师话国学》上下篇,发表于北京《文史知识》2008年第九期及第十期。“访谈录”全书将由北京三联书店和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印行简体字版及繁体字版。在全书出版之前,征得编纂者同意,谨将尚未发表的一章,于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符娟明主编的《比较高等教育》一书,获得“1988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此书46万字,分为八章。本刊摘登其中第一章的第六节、第四章的第六节,第五章的第六节,供读者阅读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左翼文学、京海派文学及其在当下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线索还远没有清理明白。仔细梳理这 10 0年发生过的各种文学形态 ,比如对 30年代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这三种文学作一合论 ,会有助于在一个文学共同体内认识它们的对峙和互相穿透性。左翼文学是现代政治社会的产物 ,可由此寻觅百年来一切斗争的人们的精神解放、精神困境及其拯救的历程。京派的背景是“北平”文化社会 ,反映乡村中国在现代化冲击下保持自重并不断发生反观现代人性缺失的深长忧虑。海派自然来自于现代商业社会 ,表达新市民遭受物质文明正反两方面压迫的情景。而在表达民族国家理想、人民意识、社会批判精神方面 ,三种文学形态是贯通的。在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复杂纠葛中 ,它们所获现代品格的重要方面是手执先锋性和大众性两端 ,既占据现代文明植根之地 ,又留心不被本土封建保守主义所腐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的半殖民现代主义性质不仅在抗战以前的海派和京派文学以及抗战时期张爱玲的小说中广泛存在,也表现于抗战时期的北平文坛.除了中国人在正面和敌后战场的顽强抵抗使侵略者无法以彻底的文化殖民控制北平文坛之外,吸收了欧美现代主义的非官方京派文人也使半殖民现代主义在北平沦陷区得以继续存在.即使官方文人如周作人和沈启无等,也因其早已根深蒂固的半殖民现代主义文学立场而无法在文学层面跟上日本军国主义的文化殖民节奏.  相似文献   

17.
《福建教育》2005,(5A):61-61
本刊2005年第2期刊登了“走近《福建教育》”交流活动的部分信息,本期继续选取读者感兴趣的部分问题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一 ) 《边城》发表于 1934年 1- 6月的《国闻周报》。刘西渭曾称这是“一部 idyllic(田园诗的,牧歌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①小说的发表,颇具意味地回答着 1933年以来的“京派”与“海派”之争,实践着“艺术是独立的,却又原来是人性的”的“京派”文艺思想②。 作品自从它的诞生之日起,便成了评论界一个永远的话题。半个多世纪以来,《边城》始终是人们透视作者精神世界,解析作者作品底蕴的一个无法取代的窗口。面对作者笔下古朴、纯美的“边城”桃源世界,人们神往、礼赞,但又不免对沈从文的人生态度与文学理…  相似文献   

19.
丁国良主编的《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一书,获得“1988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本刊摘登此书第一章的第三、第五、第七节,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学史上,京派是一个非常复杂难辨的文学现象。就京派的流派特性甚至存在与否等问题的认识,在京派当事人、海派分子、左翼和后来的革命文艺理论家等不同人的眼里存在严重分歧。这种分歧其实是由于他们各自采取了审美的、地域的、阶级的、文化的不同立场造成的。在透视并辨正种种歧出之后,我们清楚地看出京派的文艺自由主义的流派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