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正昌  普琼 《西藏科技》2004,(11):7-10,15
绿色食品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绿色食品产业在我国乃至全球农业和食品工业中方兴未艾,它可望在本世纪初的国际贸易市场上达到上万亿美元的交易额,而且市场容量还十分巨大。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近年来每年产品出口量也达近10亿美元。我区的绿色食品产业目前尚为空白。本文就国内外形势与我区的各种条件探讨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食品及食品机械产业是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八五”以来,陕西省食品及食品机械工业发展的步伐加快。1995年底,全省食品工业产值上亿元的县已达11个县(区),其中5个县食品工业产值过2亿元,3个县产值超过3亿元。三原县1995年食品工业产值5.47亿元,实现利税3221万元,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1.6%。“九五”计划开局之年,三原县食品工业产值7.36亿元,实现利税4352.4  相似文献   

3.
宋德军  刘阳 《中国软科学》2008,(1):49-55,87
在详细分析物流业与产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成长阶段分析模型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并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例作了实证及检验分析,得出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已进入成长阶段和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已成为影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物流业与与产业发展需求不适应等问题突出,导致对产业发展的"瓶颈"效应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管理,促使两者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业技术变革时代,强化支撑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牌",应瞄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前沿,发挥云南资源、环境、地缘多重叠加优势,立足长远、科学谋划,在绿色食品产业智库建设、种源基地、原材料供应、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知名品牌打造等6个方面实现突破,着力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一库、云品、四基地",走出一条云南特色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之路,更好促进省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从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绿色食品产业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地解决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演化阶段的判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绿色食品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及其特征,运用生长曲线(逻辑斯蒂曲线和龚伯兹曲线)拟合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演化过程,对其整体演化轨迹进行测定并进行阶段划分。得出的基本结论和启示是:①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从2006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成长期,产业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②绿色食品产业经过成长期的适度规模扩张后必须积极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向成熟期过渡,政府产业政策的重点不是做"大"而是做"强",通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技术含量与创新能力,实现产业效率提升和产业竞争力增强。研究结论对于揭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演化的内在规律,为政府制定符合生命周期阶段特征的产业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列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去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860亿元;松香年产44万吨,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出口家具13亿件,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经济林产品年产量也已达7000多万吨。林业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8.
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发展成就 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2000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达19316个,其固定资产原值已由1980年的154亿元增加到5103.7亿元."九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最低年增长率为9%,最高达14.5%.2000年,食用植物油产量835.3万吨,味精产量70万吨,柠檬酸产量37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制盐产量3128万吨,啤酒产量2231.3万吨,均居世界第二位;食糖产量7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9.
半导体照明     
央视龙年春晚上,LEO(发光二极管)灯光的华丽亮相再次给人们留下深刻记忆。令人惊艳的不仅仅是舞台上的呈现,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迅猛。据统计,2011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已达1560亿元,年增长率为30%,相关企业约5000家,是全球这一领域发展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绿色食品是我国的一项开创性事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创立了“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发展模式,在推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发绿色食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增进人民身体健康,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我省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具有一些优势,同时,绿色食品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这一些问题。因此,要完善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11年生物制药的销售额已达1600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19%,预计到2020年,生物制药在全球药品销售中的比重将超过三分之一。我国存在重复生产严重、资源浪费过大、业化规模小、市场竞争无序等问题。本文对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台湾的高科技产业最突出的是半导体(IC)及电脑行业.据台湾园区电机电子同业工会的介绍,半导体产业在台湾已形成了从设计到晶园切割研磨、封装、测试的完整体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是世界IC产业四大基地之一.在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内搞IC产业的企业92家,为区内企业的三分之一.他们提出要使台湾成为继硅谷之后的世界高科技重镇.目前半导体及电脑等相关产品的产量有16种,占居世界第一位;电机电子产品产值已达台湾工业产值的一半,出口值亦达其出口总值的一半.世界晶圆制造几大厂商中,台积电占世界份额35%,联华电子占30%,新加坡特许占11%,世界其他厂家占24%,技术发展从制造8"晶圆到12"晶圆,从0.25μm到0.18μm,目前正向0.13μ和0.10μm方面研制.TFT-LCD面版产量今年估计达26.64亿美元,至第二季度已达全球市场占有率的15.2%,今年笔记本电脑产量估计达1480万台,达全球市场占有率70%.  相似文献   

14.
绿色食品产业地区结构反映绿色食品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与状态.通过建立信息熵模型对2003-2010年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演化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类型区进行划分,讨论绿色食品产业结构均衡程度与产业发展规模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表明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地区结构呈现显著的“不均衡”和无序发展状态,特别是2007年以后,信息熵呈收敛下降趋势,表明绿色食品产业处于成长阶段,产业发展和结构有待调整与优化.研究结论对于揭示绿色食品产业区域非均衡演变特征,发挥绿色食品产业的区域比较优势,以及为制定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晓燕  杨立民  刘丰 《今日科苑》2010,(12):183-183
绿色食品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它以其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而日益显示强大的生命力,被世人誉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餐桌上的新革命",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开发生产十多年来,绿色食品出口贸易保持了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成为最敏感的领域之一,而绿色食品产业的竞争,将成为农业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天士力集团     
天士力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以制药业为中心,全力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经过十四年的发展,已形成涵盖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药、特色医疗、保健品、天然化妆品、绿色食品等领域.集科研、制造、物流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集团。目前集团年销售额超过52亿元,资产总额超过85亿元,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  相似文献   

17.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2年生草本植物,既可调味,又能防病健身,还可用于医药、食品工业等方面,被人们誉称为"绿色食品""天然抗生素".简述了大蒜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普遍发育和重点发展,从长远来说将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建设速度。90年代我国将继续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使更多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预计200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年产值将达40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超将占总出口超的8%。  相似文献   

19.
去年10月份,深圳市颁布了<深圳市创业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暂行规定>后,创业投资业迅速发展.创业资本总额超过100亿元,本地投资机构投资项目超过200个,投资额达28亿元;专业性创业投资及相关机构122家,已认定的创业投资从业人员396名,其中,创业投资机构副总以上高级管理人员147人,经理级专业人员249人.  相似文献   

20.
1发展现状和问题 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推动高技术产业化,国务院组织实施了若干计划,如"863"计划和"火炬"计划,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针,国家还相应地颁布了多种有关法律规章,不断改善法治环境,全国范围已初步形成了有一定特色和一定规模的高技术产业,部分领域或产品已经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总体而言,我国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技术密集度不高,产品附加值低;自有知识产权少,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技术脱节,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方面.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根据国际管理开发院(IMD)的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1999年科技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序,我国在47个国家和地区中列第25位,比上年排名下降了12位.联系到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高技术实现产业化,这种排序变化现象不一定准确,但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