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体系中,对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及数学本身所具有的作用重视不够。从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角度入手,通过对二者关系的分析,提出应在数学教育与专业教育中,确立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相互融通的新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的价值与教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骞  涂荣豹 《学科教育》2003,(2):5-8,13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数学教育改革,无不关涉到数学教育价值的抉择与建构;数学教育的“训练价值”与“实用价值”、“知识价值”与“能力价值”一直处在“钟摆”与“嬗变”之中;新世纪的数学教育、尤其是数学课程改革,应该把握住数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特点,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数学概括、抽象和推理、证明能力等)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理性和非理性充分、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数学教育改革 ,无不关涉到数学教育价值的抉择与建构 ;数学教育的“训练价值”与“实用价值”、“知识价值”与“能力价值”一直处在“钟摆”与“嬗变”之中 ;新世纪的数学教育、尤其是数学课程改革 ,应该把握住数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特点 ,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 ,数学概括、抽象和推理、证明能力等 )的基础之上 ,促进学生理性和非理性充分、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正确认识数学教育的育人价值,明晰数学的“四基”“四能”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认真领会新教材结构体系,通过构建多类型数学活动主题等开展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5.
张炳意 《甘肃教育》2002,(11):37-37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史家M·克莱因认为: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极其重要的因素,数学是一门充满着人文精神的文化性学科,数学素养是公民一种基本的文化素养。一、中学数学教育的文化视野“中学数学教育首先是数学文化的教育”,这是作为学科的数学与作为科学的数学的分野之一。作为学科的数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提高数学文化素养。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工具性价值,更要…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则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因此,德育回归课堂,回归学科,是落实和提高德育有效性的必然选择。就数学学科来说,“数学真理的绝对性,数学结论的可靠性,数学演算的精确性,数学思想的深刻性”所蕴含的“实事求是,言必有据,服膺真理,一丝不苟,严谨认真,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过程,点点滴滴地渗入学生的心田,对于培养学生“正直与诚实的品格,坚韧而执著的精神”,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为学生日后的人生历程打下亮丽的底色;这正是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现代人们通常将数学学科作为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并列的三大学科之一,这种划分表明数学虽然一直被认为是科学的工具。但与自然学科相比又有其特殊性,数学教育一直受到人文主义教育者的关爱。事实上,数学教育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而且具有人文价值。因此,数学教育是连接"科学"与"人文"教育的最佳通道。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如何重新全面认识与实施数学教育,正在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课题。而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恰恰是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二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方式,即科学教育人文化、人文教育科学化,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在芬兰,“LUMA”一词是Luonnontietee(芬兰语意为自然学科)和Mathematics(数学)的缩写,可将其理解为芬兰社会语境下的STEM教育。芬兰教育部组织开展的LUMA项目,是一项国家级的数学和科学教育发展项目,旨在改进数学与科学教育实践,增强学生对这些数学与科学学科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略论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重视数学教学的科学价值并不是过头了而是不够。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具体包括三大方面:数学的科学价值、数学教育的科学素养价值和数学教育的“数学科学价值”。在任何情况下,数学教育都决不可忽视数学教育的“数学科学价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体现数学本质的数学活动,从而实现其人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数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文化;数学具有科学教育价值,又具有人文教育价值。数学课程是进行数学教育的载体,学科教育的目的应是人的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在数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除了发挥其科学教育功能外,更要注重人文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一、认识论上的误区 1.片面的数学观 数学——科学的女皇,是自然科学的一门主要学科,其本身具有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智力价值,确立了它在学校课程中总是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对其认识上我们一直存在着许多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甚至偏激和错误的观点。作为教师大多将数学看成是一个与逻辑有关的、有严谨体系的、关于数量和图形的精确运算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般是小心求证,步步为营,过分强调数学的精确性和严谨性,带给学生的就是古板、僵化的数学。在这种环境中学习的许多学生就把数学看成是“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代名词,感到数学就是一大堆数字、符号、理论、法则。古怪、离奇的数学符号和数学公式就像“天书”一样令人望而生畏,因此也导致了学生畏惧数学、讨厌数学。并且形成片面甚至错误的数学观。正如波里亚所说:“……数学在各个课程中是最不得人心的一门功课。其名声不佳……未来的教师通过初级学校学会讨厌数学……他们返回初级学校又教育新的一代讨厌数学。”  相似文献   

12.
学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确证与表征。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学力需要彰显数学学科价值,包括数学的认知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只有将学生的学力发掘、激励、开发出来,数学教学才能朝向学生生命成长的幸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文化”和“数学人文价值”受到空前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研究者开始关注数学学科历史的教学.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这方面的工作还刚刚起步,相关的实践和研究工作便显得更为迫切.1为何要进行数学史教学数学家庞加莱说:“若欲预见数学的将来,正确的方法是研究它的历史和现状.”数学史是人类文明给后人留下的路标,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当教育目标是使同学们的学科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网络,而同学们对学科历史却一无所知时,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数学史对数学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起着其独特的作用.1.1数学…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数学哲学认为:数学教育不仅具有学科价值,而且还具有文化价值.所以,数学教学对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完满人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智力发展、审美情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态度.”数学是具有丰富辩证思维资源的学科,许多数学概念和基本原理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认为数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学生生活的一门“学问”;数学不再是学生被迫学习的负担,而是帮助学生生活的一根“拐杖”,进而发展为学生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在注重数学工具性功能的同时,更强调数学的育智功能和完善自我功能,也就是在注重数学教育科学价值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学科育人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应在理解数学学科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学科育人体系,推进数学学科育人制度的落实,强化数学学科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系映射反演原则”(简称RMI原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其实质是“矛盾转移法”.在新课程背景下,对RMI原则进行教育价值的重新挖掘,发现在应用RMI原则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联系的眼光、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潜移默化地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用例子解析如何实现这些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每一学科都承担着培养合格公民的重任,数学学科亦不例外,这集中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维度上。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不局限于数学知识的习得,更不应该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有育人之名却没有育人之实。结合数学学科的特征,我认为,要实现数学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需要通过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切地进行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