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郁夏 《新闻世界》2004,(11):18-19
在当今.不知道扬子鳄的人可以说是不多了.但知道扬子鳄是怎样“问世”的人也就凤毛麟角。我出于学的是“森林保护”专业,走出校门后又在林业部门当了七年森保干部。在我从事林业工作的那几年,正是国家和各级林业部门开始重视野生动物保护的时期,我也就因份内工作,积累了不少资料,了解不少幕后新闻.竞成了扬子鳄得到保护、开发、利用和记录这项工作的见证人。当我干上记这一行15年后,还写出了让世人认识、了解扬子鳄的系列新闻。也可以这样说:这是我的新闻生涯中最得意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任虹 《云南档案》2007,(5):23-24
我的籍贯是陕西省子长县,但我从没有回去过,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样。从小就听父亲说,子长县是用姑父的名字命名的。1934年谢子长同共青团员史秀云(我的姑姑,陕北妇女工作的创建人)结为革命伴侣。由于两人的结合,我的父亲也很早就成了“红小鬼”,给红军送情报、站岗、放哨;爷爷是个中医,给红军看病疗伤,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的新闻生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恨水的新闻生涯萧笛时下提起《啼笑因缘》,恐怕不知道的人不多,但要说张恨水办报纸、当记者,知道的人恐怕就未必多了。其实写小说在张恨水说来只不过是“副业”,他的终身职业是新闻记者。从1918年参加新闻工作,到1948年退职,张恨水从事新闻工作长达三十年...  相似文献   

4.
“我是个笨孩子,您对(我)这么好,我都不知道怎么说感激。张妈妈,您说我的病能治好吗?假如我的生命就在这停住了,我也无憾了,因为让我碰到了张妈妈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 《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消息里没交待,我这个读者“不知道”。《台湾“迷你猪”身价大涨》。“迷你猪”是何物?消息里没说明,我这个读者“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说我觉得黯淡,并且不因为钱,请相信我是诚实的。 那一天,我小心翼翼地向人开言,请她百忙之中,拨冗帮我查查某笔我至今没收到的款项,是财务还是邮局出了问题。此事拖了半年多,大约人家电早不耐烦,借势翻脸:“上面怎么安排我也不知道,你要是觉得我贪污了你的钱那你去领导那里告我好了,我也不欠你什么。”刷一下就消失了,是把我拖进黑名单了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息:《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  相似文献   

8.
我这个人当记者,喜欢一个人背上包到处乱跑,经常一个人混在大众之中。这样,人家就不知道你是一个记者,或不相信你是一个记者。中国到处都讲等级,一个人到处跑,人家也就不知道你是一个什么等级的记者。或因为看见你是一个人,就认定你是一个等级很低的“小”记者。这就让我接触了许多社会上的有趣的事,这些事也反映了生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9.
习惯是一种很强的力量,因为有了它,很多事情在习惯之外,就不容易做好,譬如建立“学习型报社”,就属于此类很多报社的领导都知道建立“学习型报社”,不断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但是“知道重要却做不好”成了实际工作中的一根“软肋”。有的单位有时候也临时组织一下开会式的学习,只是走个形式而已。编辑记者是报社中最需要学习的人员,但有些人却常年不参加报社的会议,更不用说集体学习了。一方面是领导知道重要,但却不做或  相似文献   

10.
档案缘     
李洁 《档案与建设》2003,(12):22-22
我的爸爸在档案馆工作。 记得幼时,爸爸就经常带我到那儿玩。那时,我还不知道档案是什么,就总是看到爸爸还有叔叔阿姨们都对着一叠叠的“纸”在各自忙着。出于好奇,有时我会悄悄伸出手摸摸这一叠叠的“纸”(后来知道叫案卷)。这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0月12日,我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坐在县委组织部长的面前。她问我:“你愿不愿意到组织部做档案工作?”我没加思索就回答说愿意。她又问我为什么?我至今仍然非常清晰地记得当时说的每一句话:“我觉得干档案工作更能发挥我的书法和手工特长,再说,我是共产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工作。”那时的我甚至连“组工干部”这个词都不知道,想法就这么单纯。  相似文献   

12.
年过半百的曹仁义获得了“范长江新闻奖”自然感慨万端。他把诸多感想浓缩成这么几句话:“我们这代人从小到大杆是党培养的,一辈子都与党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是党给我们创造了条件。”他的激动里还有另一层意思:“我从事新闻工作28年,基本上都是当编辑。一个默默无闻的耕耘者获得此项奖励,这对我和我身边的编辑们都是一种认可。”的确,就象多数观众只知道演员而不知道编剧一样,许多听众也只知道播音员而不知道编辑。老曹说:“这不是一种‘苦,吗?不过,想追求知名度,我就不当编辑了。”曹仁义属于创造型、开拓型的编辑。这些年,他总是不断地给自己提这样的问题:“我能再干点什么?”  相似文献   

13.
虚拟世界     
阿成 《网络传播》2006,(6):86-86
虚者,空也。只是我没有查过字典,不知道新华字典上怎么讲,我还是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来说。其实这是写文章人的本份,也是写文章之人和做学问之人的区别。如果给“虚”字加一点好听的解释——当然也是大众的理解,大约是说,礼貌、客气,谓之虚,比如谦虚。“谦”字好理解,谦者,让也。那虚呢?是说点客气的礼貌的话吗?如果是这样的理解,谦字的“让”就有问题了,显得不真诚。  相似文献   

14.
小的不做,大的又做不来,这是一些人的一种通病。我想起了我自己写稿的一些经历。记得我工作后,也是我有生以来发表的第一篇稿子是在山东省教委《中学生报》“青春短笛”栏目里发表的一首自由诗,一共16行,150多字。那时我的学生都争相传阅那期报纸,读那篇稿子。一位老哥说:“这样的稿子也能发表,好,咱也写!”我还半带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其实有些稿子很容易发表,就看你写不写。你只要写,就能发表。”而我,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任你东西南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搞新闻报道工作碰到好的新闻线索,也要咬住不放松,直到采写成功。去年7月中旬,我在值班室看到地方几位同志送来一捆钱。原来,驻地有关部门向部队集资赞助“陶瓷琉璃艺术节”,被驻地区领导知道后,责令他们又原封不动送回部队。联想到当时一些地分摊派风严重,我感到这个线索是一条新鲜的“活鱼”。当天下午,我就采访了区政府领导及民政局负责人,连夜赶写出了《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二十年没向驻军摊派一分钱》的新闻。不几天,《解放军报》在二版头条加花边作了突出处理,首都其他报…  相似文献   

16.
阿来的作品我读得不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翻开了《尘埃落定》,它吸引了我,尤其是那个“傻子”。它的思想、行为和语言简单得像高远的天空中那一只鸟,只剩下流动的线条了,“学识渊博”的“聪明”人在“傻子”面前,就是一些小丑,一些永远不开窍的“聪明”人。我的西部之行,最后一站是四川。我与阿来在一家叫“铭典”的咖啡屋见面了,他个头不高,不胖,但结实,一看就知道是位厚实之人。实在的他,在办一件实事,他主编《科幻世界》,是一份销量惊人的杂志。我们的谈话从他的出生地开始。唐朝晖:您出身在阿坝,您是哪一年到成都的? 阿来:我出生、上学、工作一直在阿坝,1996年我才到成都。  相似文献   

17.
杨益焕 《陕西档案》2003,(5):36-37,44
第一次听说“易俗社”三字是一九六六年,当时我八岁,跟随外祖父来西安玩,外祖父带我去易俗社看戏,从此,我便知道了易俗社是西安的一个“大剧团”。第二次了解易俗社是八十年代初,我有幸成了易俗社人的媳妇,然而,真正认识了解易俗社是一九九六年我因夫妻两地分居,调到易俗社档案室工作后,对易俗社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潘多拉魔盒     
李国辉,人称“小李将军”,国民党陆军第八军七零九团团长。生卒年月不详。 这是一个历史之谜,谜一样的人物,谜一样的身世。这个人物在中国大陆肯定无足轻重,基本上没有人知道这个名字,但是在金三角,这个人物却赫赫有名,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打个不恰当比喻,如果你在金三角不知道李国辉,就像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中国人不知道孙中山一样。我从资料上得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国民党团长居然是金三角的开山鼻祖,也  相似文献   

19.
往事(四)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回叙老师们对我的帮助、指导和启示,这是因为没有他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我就不可能有以后四十几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何况,在我们这个有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对老师的遗忘是不可宽恕的,而我恰恰非常喜欢这个传统。虽然,我所列举的那些老师们并不是什么“名人”,而且好几位都已作古了。现在的年青人,对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三年自然灾害”是不甚了了的。经历过的人,有的消亡了,有的不愿意再提它,有的提起它便诅咒,用“路线错了一切都错”概括那三年,我也是过来人,我不希望那段历史重演,但那段…  相似文献   

20.
在记者生涯中,有一件事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10年前的夏天,我采写了关于一位村支书的报道,讲的是他竞职上任后带领群众致富的事迹。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我在村里住了一夜,与几位村干部聊天。我以为这就够“深入”了。报道见报几天后,有位当地的知情人给我打了一个电话,电话中说:“你写的报道内容没什么出入,可这只是他这个人的一个层面,也就是好的一面。你知不知道,这位村支书前不久为家里人的事与人打架,差一点就‘进去’了?”我说:“真的不知道,这个典型是乡领导推荐的,村里的干部介绍的都是正面的素材。”这位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