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培养创新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 创新精神是指人的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的心理品质,是人的创造力不断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灵魂.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基础的,没有了创新精神便没有人的一切创新活动,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正是由于创新精神是人类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与灵魂,所以,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操作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教育是挖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它的本质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因此,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特点、规律及途径,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要研究"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3.
创造学认为,人人都有创新潜能,人人都能创新.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即构成人的创新素质.人的创新意识能够被后天教育所激发,创新思维能够被后天教育所启迪,创新能力能够通过后天教育而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相似文献   

4.
张祎澍 《考试周刊》2015,(13):157-158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培养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才成为创新教育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历史创新教育必须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发展人的创新思想、开发人的创新思维为核心。创新精神、创新思想和创新思维与哲学思维紧密相连,它们之间有一条"由此达彼"的通道。  相似文献   

5.
美国学校创新教育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十分注重创新教育,这是一种激发人的创新意识、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开发人的创新能力的教育。因此,这种创新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为学生提供创新的舞台、时间与空间;要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精神在本质上是指一个人从事创新活动、产生创新成果、成为创新之人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发展性特点;在结构上涉及创新意识、创新情意、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品德、创新美感、创新技法等,这些因素在人的创新精神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和作用,构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7.
杨波 《甘肃教育》2008,(23):36-3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着重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的一种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8.
吴康宁 《教育研究》2022,(12):32-47
创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事实,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人有与生俱来的创新的欲望和潜能,“创新人”是人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可能的创新人”转变为“现实的创新人”是人的发展中绕不过去的一个主题;教育需要激活学生创新的欲望和潜能,引导学生创新的动机和方法,“培养创新人”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解放教育主体是教育创新的首要前提,面向所有师生是教育创新的应有取向,坚持自主探索是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以培养创新人为己任的教育自身也得是创新的,“教育创新”是培养创新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大会上,全面阐述了教育创新思想.教育创新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及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教育创新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活跃人的思想、激发人的热情.教育体制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核心,而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创新,树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观念.要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把握"三个面向"方针,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推进教育创新这一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的实施与新型师生关系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和深化。创新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的创造性人才。创新思维是一个人在智力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创新人格则属于非智力因素。根据国内外对创新人格的研究成果,可以把创新人格(创  相似文献   

11.
清初,颜元亲身感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对教育提出的经世致用的要求,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提出了创新是人的禀性,要培养学子的灵活变通精神,反对死记硬背,主张正确对待知识与创新的关系等富于创新的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相似文献   

12.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实学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继承和突破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他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提出了"实学"、"实用"的教育思想.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清初教育改革家颜元对传统学校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漳南书院”是一所集文、理、工、农、兵、体诸学于一体的具有近代性质的学校,他立新制、育新民、设新学、行新法、倡新风,开近现代世界功利教育和实学教育之先河。颜元的教育思想及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今天的教育改革者继承弘扬,但其失败的深刻教训也是应当认真记取的。  相似文献   

14.
清代教育家、思想家颜元在反对理学空疏无用的同时,建构起了以实学为主要内容、倡导经世致用的学习理论体系,尤其是他重视体育和生产劳动知识的学习理念,与近现代教育家的教育观有相同之处。颜元的治学观既是对中国古代学习思想的总结,又是对近代学习思想史的开启。  相似文献   

15.
宋明时期的书院教育对社会文化产生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后期的书院教育则流于空虚无用之痼疾。明清之际的的启蒙思想家颜元,基于反理学的实学立场,彻底转换了宋明书院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内圣外王的豪杰理念,对传统的书院教育进行改革。颜元致力于豪杰人才的培养,讲求事物之学,提倡习行和主动。其书院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启蒙思想,对后世教育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明时期的书院教育对社会文化产生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后期的书院教育则流于空虚无用之痼疾。明清之际的的实学思想家颜元,基于反理学的实学立场,彻底转换了宋明书院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内圣外王的豪杰理念,对传统的书院教育进行改革。颜元致力于豪杰人才的培养,讲求事物之学,提倡习行和主动。其书院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实学思想,对后世教育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颜元认为孔门之后的习静教育和书本知识教育有害于身心,有害于家国,提出了习动和习行的教育修习方法,并从身心健康、道德涵蓄、经世致用3个方面阐述了习动的意义和价值。颜元的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关,与其青少年时期所传承的学养有关,与其哲学思想有关。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颜元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实学教育家。他批判封建传统教育,倡导学以致用,强调躬行实践。由他主持的河北漳南书院注重实用人才培养,在办学宗旨、管理规章、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体现了其教育创新的特色,对清代书院教育的改革产生了一定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颜元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实学教育的代表,他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封建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崇尚培养实德实才之士的实学教学目标及课程内容,强调习行的教学方法,所有这些都是对宋元以来传统理学教育的改革,并对近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颜元是中国实学教育的先驱,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他对“主静”、“空谈”的封建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倡导学以致用,强调习行实践,提出了以培养实用人才为核心的实学教育方案,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