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订后的大纲属过渡性质,它既保留了原大纲适用的部分,又注意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接轨。它虽然是大纲的修订版,但是体现了许多改革的精神。一、关于前言这是教学大纲的“纲”,主要讲了以下几点:给语文定性─—“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小学语文定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并从提高个人素养和日后学习发展,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等方面,强调语文是个人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民族文化的根,体现了民族的凝聚力,十分重要;还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祖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思想武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习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取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社会的发展要求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但是无论哪个层次、那种类型、那种规格的人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涂胜荣 《甘肃教育》2003,(12):26-26
当下正在执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定位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修订版《大纲》开宗明义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语文学科性质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由于语文的这一性质 ,决定了在小学阶段 ,语文应主要作为交际和获取知识的工具来掌握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积累” ,使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现代心理学语文学习结果分类观来看 ,小学语文学习结果可以分成 :知识、技能(语文动作技能、语文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和情感(或态度)。知识是指课文内容知识和语文知识 ;动作…  相似文献   

7.
例谈阅读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文就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教育是通过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塑造,内化而成人的心理品质,成为人的内心世界稳定的一部分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不但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也是一门人文学科,理应担负起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受到人文思想教育。本文所列举的几个教学片断,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成功地渗透了人文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会对‘我’说些什么呢?”师:“我”和小狮子爱尔莎最后分别的时…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质而提出的,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文化传承、发展、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语言,依赖语文。一个民族,只要语言还在,他的文化就不会中断。  相似文献   

9.
秦梅红 《阅读与鉴赏》2008,(12):16-16,25
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于漪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口头语、书面语等)。学习利用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张海峰 《云南教育》2002,(13):38-38
人文就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教育是由文化而人的纵向过程,即通过人对社会文化的内化而成为人的一种心理品质,成为人的一个稳定的内心世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不但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也是一门人文学科,理应承担起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受到人文思想教育。本文所列举的几个教学片断,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成功地渗透了人文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会对‘我’说些什么呢?”(《小狮子爱尔莎》教学…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教育的发展应努力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语文课程不仅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而且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弘扬民族精神,发挥重要作用。语文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平台,是提高自身素质与价值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也就造就了其在所有课程中的重要性。所以学好语文是教学中的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对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视。创设轻松课堂,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文化知识是前提条件。带领学生融入课堂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翻开人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几乎每一篇课文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民族文化。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厚植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王玫 《教师》2011,(29):44-44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本文从走进大自然、风俗民情、生活小细节上讲述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以及给学生带来的丰富的课余生活,增加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小学生可以学习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通过积累语文知识,充实文化内涵。学习语文可以给其他学科做铺垫,尤其是对于政治、历史等文科的学习。学习语文可以增强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学习语文不仅是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语文,小学生会了解、热爱中国文化,会被中华文化所震撼并且爱上中国文化,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小积累语文知识,掌握写作技巧,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语文是学习之本,所以,良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从小学到中学循序渐进地培养着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帮助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和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包括两个部分:“说明”部分指出了小学语交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教学方法;“教学大纲”部分规定了小学各学年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这个大纲(草案)是在几年来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改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说明”部分明确地提出:“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提高儿童理解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什么说发展儿童语言是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呢? 这要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来看。加里宁说:“如果人们不能用言语明确构成自己的意思,那末人类思想的最高成绩,最深刻的知识和最热情的心情,都无法使人知道。言语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思想只有用言语表达出来,只有经过言语倾吐出来,只有——如哲学家所说——被傅达和被体现出来的时候,它才能成为思想。”所以,教儿童学习语言,同时也就是发展他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17.
文字是人类步入文明的一大标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学习文字的过程也就是了解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华民族的母语就是汉字,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对汉语的学习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学生进行汉字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提高学习效率,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阐述了识字教学中要坚持的理念以及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对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育工作起到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新一代人成长与发展的精神支撑,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渗透,从而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的意义以及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区从1983年就开始了小学语文学法指导实验。十年来大体经历了“试点——发展——深化”三个阶段。初步摸索出一条小学语文教改的思路,为提高教师素质和大面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做了有益的探索。十年改革步步深入通过对我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普遍存在,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课堂教学效果差,甚至还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学生学习其它学科。为此,我们在省重点校——保二小学,开始进行小学语文学法指导实验,作为语文教改的试点。经过初步实验,教师加深了对“会学是学生终身受用的本事”的理解。教师在实验时,把预习指导引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指出语文学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大纲突出了阅读的地位 ,规定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课外阅读的最低限量 ,还列出了“古诗文背诵篇目”“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并给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留出了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