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通过统计的手段探索科技类高校学报质量与其所依附的高校科研机构科研活跃度之间的关系,并据此研究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学报》主办院校在同级别及以上期刊发表的文章总数能够体现高校整体科研活跃度的变化趋势,是决定学报水平的重要因素;《学报》自稿量、《学报》贡献率和《学报》自稿论文比能够从不同层面影响学报的水平变化趋势,而《学报》优质文章流失率是反向说明《学报》与所在高校科研群体结合紧密度的最直观参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近年来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石油大学科研活跃度的先升后降,其次是学报与自身科研群体结合的紧密程度下降和本高校优秀稿源外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所占比例、在科技期刊群中获奖份额与高校产出论文的学术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提升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学术地位具备有利条件和空间。以多年编辑实践,阐述提升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学术地位需要编辑把握组稿方向,开阔视角关注科技创新及高校优势学科的科研动态,对来稿审核资助基金项目与论文研究内容的相符性;关注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文献指标的变化,遴选并培育有学术影响力作者群体。提出用来稿量作为统计数据对期刊文献指标的年度变化规律进行建模、分析以检验编辑工作成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基金论文产出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杨宁莉  周玉华 《情报科学》1998,16(5):436-440
依据统计学原理对1995年至1997年间《北京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中国科技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刊载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归纳与研究,从中揭示出我国高校科研现状,基金论文分布特点及规律。从论文研究的角度肯定了高校科研成果产出的实力及高校《学报》的学术性与权威性。希冀对高校科研工作及《学报》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与专栏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100家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栏目设置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38家学报未设置任何栏目; 已设置栏目的,多数缺乏整体性,相当一部分栏目设置不够合理.研究认为,体现本校科研特色和确保导读功能应是高校学报栏目设置的指导原则.按以上原则设置栏目特别是设置专栏,有重点地反映本校最新科技成果可以形成期刊特色,造就比较稳定的读者群与作者群.提出了高校学报栏目体系的框架性建议,着重探讨了专栏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高校学报的功能定位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期刊业的发展,高校学报在期刊业的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高校学报将如何生存及有无存在的必要成为近几年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话题.<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认为,高校学报的综合性和本校性的特点,成为学报期刊属性发展的包袱,但却赋予高校学报特有属性发挥的条件,即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的促进作用.在新时期,高校学报的功能定位仍然应该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办刊宗旨不能变.学报办刊宗旨的实现,不仅要体现于刊物本身,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于学报工作的全过程.高校学报也只有切实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发挥作用,才有继续生存的必要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与一流学科关联的代表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理工类)综合性高校学报发文布局,分析这些学报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中借力发展的现状,进而探讨理工类学报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发力的路径。【方法】以2022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综合”与“工程技术综合”Q1区中的53种高校学报为样本,在中国知网检索各刊近5年(2018—2022年)发表文献量排名前10的学科分类数据,分析学报发文与主办高校一流学科的关联关系、一流学科高影响力学者对学报发文的引领作用、单个或多个一流学科对学报发文的支撑作用,以及不同一流学科的贡献。【结果】接近2/3的主办高校一流学科与学报发文全或高关联,而仅约1/3的一流学科高影响力学者对本校学报发文发挥强或中引领作用;19种学报发文受3个及以上一流学科支撑,10种学报发文仅受高校唯一的一流学科支撑,且受多学科支撑的理学类和工学类学报发文的百分比较高,受单学科支撑的理学类学报发文百分比整体较低(20%以下),而工学类学报间差异明显;8个理学类和22个工学类一流学科中,学报发文平均百分比排名前3的学科为数学(25.69%)、航空宇...  相似文献   

7.
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做了概述,统计分析了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在其中的学科和地域分布情况:非综合性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较综合性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入选的比例大一些。江苏、北京、陕西、湖北、上海分布较多,实力最强。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100家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栏目设置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38家学报未设置任何栏目;已设置栏目的,多数缺乏整体性,相当一部分栏目设置不够合理。研究认为,体现本校科研特色和确保导读功能应是高校学报栏目设置的指导原则。按以上原则设置栏目特别是设置专栏,有重点地反映本校最新科技成果可以形成期刊特色,造就比较稳定的读者群与作者群。提出了高校学报栏目体系的框架性建议,着重探讨了专栏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的发展面临一些困境,学报的内向性、综合性、管理体制、办刊理念、学术竞争力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成为学报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学报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报的发展日益为学报界所关注。本文采用SWOT战略分析模型,结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增强学报影响力和竞争力应采取的战略对策,即: 优先采用增长型(SO)战略,兼顾防御型(WO)战略,并提出了实施SO战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期刊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数据阐明目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以下简称“高校学报”)在中国科技期刊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指出新时期制约高校学报整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进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遴选出的2017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卷)中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结合同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期刊评价指标,统计分析高校学报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的占比,及其各项评价指标与其他核心期刊和非核心学报的差异。【结果】 2017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高校学报占比14.6%,与其他核心期刊相比,高校学报整体评价指标偏弱;不同层次、类别高校学报的评价指标差异明显。【结论】 以期刊评价指标衡量,高校学报整体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偏低。现阶段制约高校学报整体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办刊定位固化、主办高校综合创新能力不均衡、科研评价体系的偏向,以及僵化的办刊模式和缺乏竞争的办刊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从本校论文比例变化分析高校学报开放稿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从学报刊发本校论文比例变化研究学报发展中的稿源适度开放问题,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006年数据实证研究该学报发表的本校论文比例变化,结果显示: 本校论文篇数占学报刊发论文总篇数及学报刊发本校论文篇数占全校发表论文总篇数比例双双下降。认为学报发展必须开放,本校论文比例要下降,但学报性质,决定了其必须以刊发本校论文为主,规定刊发本校论文的最低比例,即学报发展应遵循适度开放的原则;并提出了以学校优势学科为依托办开放性的特色栏目,同时对本校成长学科的论文适当执行本校论文最低比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文章简单介绍了地方高校科技类学报的稿源现状,探讨了科技类地方高校学报拓展稿源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的前身是1981年创刊的《兽医大学学报》,1994年学报依托本校兽医专业的学科优势,实现了由综合性高校学报向专业性学报的转变。学报狠抓期刊质量,在特色化、精品化建设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供编辑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办刊的经验和体会,归纳了提高刊物质量的一些做法和措施,办好高校学报,要立足本校优势,坚持自己特色,办刊中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学报论文的学术质量,二是抓学报的编辑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师院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办刊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高师院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办刊问题进行探讨。学报在办刊中要根据本校科研力量考虑办刊的定位;多渠道组稿,解决稿件来源;开门办刊,吸纳优质外稿;面对科技快速发展,扩大学科研究范围;文理学科分版,有利阅读,方便检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对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整体学术影响力较低的现状,提出促进其学术影响力扩散的措施。【方法】 以入选《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的25种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研究对象,统计这25种期刊的基本信息及被收录情况,为研究该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扩散路径和刊群建设提供数据支撑。【结果】 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刊群建设方面有其坚实基础和便利条件,并提出了促进其学术影响力扩散的具体路径。【结论】 通过深挖期刊资源来提升期刊的办刊水平;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以师范教育为特色,通过同类聚合、差异办刊、资源共享等途径开展刊群建设,从而促进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整体学术影响力的扩散。  相似文献   

17.
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类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和基金论文比等主要期刊评价指标进行了统计,通过与《2011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统计源期刊的对比,说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类期刊是优质的科技出版资源,在国内科技出版同国外的竞争日益处于弱势的形势下,应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8.
1 创刊(1985年11月20日出版) 1985年11月20日《情报·科研·学报》正式出版,当年只出版了一期.主编;任定华. 《情报·科研·学报》是由陕西高教系统所属的陕西高校学报研究会、陕西高校情报委员会、陕西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高校分会联合创办的以探索情报、科研、学报三者内在规律性联系的学术性、经验性和信息容量较大的综合性期刊. 成立了期刊顾问委员会(以姓氏笔画为序).顾问:史念海,周尧和,张伯声,侯伯宇,刘文西,陈学俊,保铮,曹光锐,沈晋,陈绍藩,姚穆,黄玉珊,周尧,季文美,赵洪璋,游兆泳,周惠久,张岂之,侯宗濂,游恩浦.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稿件外审的作用与实践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专家审稿是保证学术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校学报的专家审稿长期以来多以校内选聘专家为主,但学报稿件内审和外审效果大不一样。高校学报与专业性期刊既有相同的期刊属性又有自己的不同特点。高校学报在办刊宗旨、稿件来源、编辑队伍组成等方面不同于专业性期刊的这些特点,使得学报稿件外审更加重要。尤其是在选聘校外“小同行”专家审稿的条件下,学报稿件外审有利于客观公正地录用稿件,有利于促进学校科研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利于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多年的实践作出了诠释。  相似文献   

20.
学报的定位决定着学报是否可以健康持续的发展。由于地方高校科研实力不同,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状况、现实发展情形各不相同,从而也注定了高校学报的定位应各有所异。作为普通师范类院校学报要努力寻找特色、突出特色、靠特色求认同、以特色创品牌。《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通过采取准确定位、找准稿源、确立好服务对象以及抓好学报管理等方面措施,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学报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