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举     
这一年属于德育.上海明确2005年是“德育落实年”和“师德建设年”:这一季更属于德育,2005年3月14日,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隆重举行.以“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为目标的德育蓝图绘就,它标志着上海德育翻开了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2.
被康德自喻为“哥白尼式革命”的“理性批判”,是对理性自身的能力进行追问,它只是建立在当时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对自然科学前提和条件的追问。其结论是“知性为自然立法”。由于知性本身的普遍必然性也需要追问,所以这一结论处在无“根”的状态。卡西尔认为:神话、语言、艺术、宗教等也是人类的精神形式。其“化批判”从功能论出发,突破了康德狭隘的出发点,囊括了自然科学和人科学,并试图在承认各学科门类特殊性的前提下,找到整个化得以进行建构的尺度和根据——化之“根”。  相似文献   

3.
学校作为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把学校建设成“德润人和,文化人贤”的精神家园,真正肩负起“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的德育根本任务。由此可见,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但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困境,如:德育脱离学生实际,一些德育活动往往局限于空洞说教,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如果说目前的中学教育存在隐患的话,最大的隐患是德育;如果说中学教育有可能出问题的话,最可能出在德育上。”这样的声音振聋发聩,令人深思。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德育首位”“三位—体”与“全员育人”的提法耳熟能详。学校德育究竟如何落实,如何定位、如何定责,仍然需要深入追问、探究。  相似文献   

5.
作者首先分析了“树魂立根”这一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指出了“树魂立根”这一德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对高校艺术教育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高校艺术教育属于“深层审美教育”,它与“树魂立根”的道德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艺术教育促进“树魂立根”的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必须放弃功利主义的德育观,在艺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树魂立根”的道德教育及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李书华 《中国德育》2013,(22):19-23
中国德育:您当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所作的博士论文《学生学习生活研究》,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引进教育研究的视野,提出关注学生学习生活质量问题,引起学术界较大反响。请问您当时确立了“学生学习生活研究”这一主题,是出于哪些考虑?  相似文献   

7.
为对治当前德育功利化所造成的“功利主义症候群”,加强德育的实效性与主动性,学界提出审美化德育模式,尝试通过美育的非功利、情感化和超越性特质以弥补现代性背景下规范伦理学占主流可能导致的道德虚伪与道德悖论。但由于没能为现代社会所必须的道德责任在主体内指定“价值之根”,导致审美化德育模式陷入困境。现代美育家丰子恺汲取席勒审美思想中的“童心”观,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童心说”进行人道主义改造,从而建立起以“童心”为本体和动力的人性扩充与守护机制,为德育审美化奠定了坚实的哲学根基。  相似文献   

8.
针对“德行割裂”的现状及对德育目的的追问,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全面贯彻“生活中育人”的思想,提出“好好生活,就是教育”的生活德育主张,从环境、关系、课程等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构建,力求贯通儿童与整体社会生活的关系,促进儿童自主反思、整理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获得成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明了基于和谐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路:精神引导是立品质教育之根;文化引领是孕品质教育之气;特色引路是扬品质教育之帆。并从和谐课堂、人本德育及校长培训等角度,具体阐述了“实施品质教育,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宁波光华学校是宁波市最早的民办学校,创办于1995年。学校依山傍海,环境幽雅。学校占地面积200余亩,在校师生3000余人。宁波光华学校以创办领先浙江、全国一流的民办学校为目标,鼎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兴集体研究之风,建自主德育之模,示素质教育之范,走光华特色之路。学校工作紧紧围绕“实力创强,质量创高,形象创优”的目标,始终坚持以“标准化”规范学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圣人贤达、仁人志士无不重视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孔子就有“德者为人(仁)之本,为政之本”的说法,清代名臣曾国藩也有“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的论述。建国初期,我国就制定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新时期的教育方针虽由三方面延展到“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德育始终处于首位。  相似文献   

12.
德育回归生活,是回归孩子的本真。鲁迅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鲁外”)以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为依据,提出了“适性教育”理念下的“三自”德育原则--自主管理、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在“三自”原则下,鲁外逐渐形成了三大品牌德育载体:强调自主管理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提倡自我展示的“鲁外星势力”展示活动和注重自我评价的“每周之星”评比活动。  相似文献   

13.
问:有人说:“孩子犯罪,根在大人”您认为孩子犯罪与家庭教育有何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纺织、玩具类 1.中国服装之都——宁波 宁波是中国“海上丝绸路”的起点之一,是中国著名的“红帮裁缝”故乡,在中国服装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中国第一件中山装、第一套西服、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服理论专著都出自宁波人之手,中国第一所服装学校也是宁波人创办的。  相似文献   

15.
“三维目标”德育评价系统之构建开原市第三中学李淑湘,张贵贺开原市第三中学在“九五”期间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是:构建城镇初中“三维目标”办学模式,即升学有实力,就业有能力,发展有潜力。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实施并构建了“三维目标”的德育评价系统,以促进德育模...  相似文献   

16.
本期策划,涉及到一个人——圣人孔子. 我从哪里来?这不只是人生应当追问的问题,也应当是中国教育应当追问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下,在国人日益习惯于向西看,且不断从西方拿来。各种教育思想、理念“乱花渐欲迷人眼”。让我们手足无措甚至于无所适从的时候,我们更要理性地追问:中国教育思想的根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儒家德育思想的特色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揭示和分析了儒家德育思想的三大特点 :倡导“学为圣贤” ,追求德育目标的超越性 ;提倡“为己之学” ,注重德育价值的内在性 ;强调“为仁由己” ,重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文章还结合我国学校德育现状 ,提出其在建构富有中国特色德育理论方面所蕴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们重新厘定和审思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空场”关系,促成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孕育、发展,并为高校德育由“人际关系”之“单向度”灌输向“生态德育”之互动实践范式的“突围”提供出路。基于此生态文明为理论的出发点,探讨生态文明与高校德育之间的“理论耦合”,指出生态文明之于高校德育优化的“正能量”,并提出构建高校生态德育的创新路径选择,为高校德育建设路径的新拓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沂蒙山腹地山东省沂水县,立足当地传统美德优势资源,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注重在道德教育根本上做打算,在思想源头上做文章,积极探索青少年学生品德形成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不断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无论在德育实效还是在育人质量上都得到整体提高,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一、关注德育根本1.拓展“生活之根”,丰富道德源泉。在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学生生活中,面对多元化价值观念冲突的背景,如何让道德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是德育增效的关键。沂水四中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入手,提出以“过有道德的学习生活”为…  相似文献   

20.
德育的“道德性”范畴是成立的,德育并不具有天然的道德合理性,应该对德育进行“道德性”追问。这种追闺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德育发展本身的内在需要。道德性审视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角有助于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构建,只有道德的德育才能培养出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