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学生物教学》2016,(16):54-55
<正>ATP的中文名是三磷酸腺苷,是一种带有3个磷酸基团的核糖核苷酸。ATP是几乎所有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来源,这是因为1个ATP分子携带的3个磷酸酯键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平均每摩尔高能磷酸键储藏30.54 KJ的能量。ATP的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参考答案 1.A提示:在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A)很容易断裂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相似文献   

3.
ATP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腺苷(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水解,远离A的那个磷酸基团(P)离开,形成游离的磷酸(Pi),同时,储存于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ATP就转化为ADP。在另一种酶的作用下,ADP也可以接受能量,与一个游离的Pi结合,重新形成ATP。所以,ATP与ADP之间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相似文献   

4.
贵刊1982年第1辑《细胞内能量的获得和转换》(上)一文中,关于“异养生物……把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中以作备用”(见第1页)的提法本人认为不妥。现在知道,ATP在体内的含量并不多(6毫克/公斤肌肉),显然不可能把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大部分能量储存于ATP的高能磷酸键中。那么氧化作用产生的能量又储存在那里呢?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接触最多的高能化合物是腺青三磷酸(ATP)。何为高能磷酸化合物?何为“高能键”它与物理化学中的“高能键”有何区别?生物体内有哪些高能磷酸化合物?现简介如下:一、高能键一切生物体中都含有磷。但它是以有机磷酸酯的形式存在。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进行生物氧化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以“高能键”的形式贮存于有机磷酸酯的分子中。高能键与低能键是相比较而言的。在生物化学中的“高能键”和物理化学中的“高能键”含意不同。在物理化学中说一个键的能量高是指这个键很稳定,键的强度大,就是说当该键断裂时需…  相似文献   

6.
三磷酸腺苷——ATP,是一种在生物细胞内行使能量贮存,转换的极为重要的化合物,是推动生命运动的直接能源。它的流动性很强,可以在细胞溶液体系内稳定存在。ATP分子结构中的第二个高能磷酸键,含有十分活跃的化学能(约8千卡/摩尔),经酶促作用,便可迅速水解成ADP(二磷酸腺苷)和pi(磷  相似文献   

7.
<正>1问题周伟[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421801)]ATP的高能磷酸键中能储存大量能量吗?ATP的高能磷酸键断裂会释放大量能量吗?一种化合物水解时释放能量的多少取决于该化合物整个分子的结构,以及反应物能量与产物能量的差异,而不是由哪个特殊化学键的断裂所致。其次,无论简单磷酸盐或复杂磷酸盐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磷氧四面体,即这些P-O键之间并无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8.
最近看到一本全国有影响的杂志刊登的一篇获奖论文,文中说,我们有责任对教材中的不规范提法加以纠正:“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储藏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释放出来。这和化学中键能理论相矛盾,a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才释放能量。b高能磷酸键提法不妥。”文中还说:“应如下补充,ATP水解时,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酶键断裂时要吸收部分能量,但转变成ADP时又有新的化学键形成,这个过程释放大量能量,从总的来说是放能的。”文章最后强调,在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应与相关学科的概念相…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能磷酸化合物结构的分析和高能磷酸化合物水解释热的例证,说明ATP和ADP的能量来源是水解释热.而不存在所谓的"高能磷酸键",并对高中理科的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和浙科版)对于ATP中高能磷酸键的相关描述不太准确,甚至可能会误导学生。通过对比美国大学普通生物教材Campbell Biology(9th edition)对ATP高能磷酸键的相关解释,总结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ATP中的高能磷酸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