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818 20024814无设施的体育——非正式体育活动对城市空间的利用=No sports facilities——The use of city spaces byinformal sports activity[刊,中,A]/黄靖∥中国体育科技.-2002.-38(8).-21-23图3参5(LF)体育活动∥设施∥城市∥规划体育概念的扩大和非正式体育活动的普及,导致非正式体育活动设施需求的增加。非正式体育活动设施不同于专门性体育运动设施,其实质是对现有其它类型设施的二次开发。规划师和立法工作者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这种平行于传统模式的新型体育模式,并在规划中提出有效的供给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研究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现状、特点、形成条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认为走政府引导下的社会化发展道路、优化非正式体育群体发展的设施环境、启动闲暇教育、开发多样的体育活动内容、培养核心成员是培育和发展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结合功利主义理论,对我国农村非正式体育社团活动特性及其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村非正式体育活动具有非正式性、地域性、季节性和简易性的特征;同时存在着农民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活动内容单一,活动时间、强度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今后为农村体育组织的发展和管理,促进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发展进行研究有利于农村体育的组织与管理.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对新中国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得出:党的正确领导和稳定的政治与社会环境决定着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兴旺发展.目前,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群体规模小、人际环境单一,存在资源获取困难,缺乏日常活动场地、指导和村委会的支持,缺乏政策法规的有效支撑等问题.提出的发展对策如下:逐步完善法规制度,加强监督与注册;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与实体化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发展资源;采用商户型、精英型、领导型、节庆型和自发自在散落型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发展路径或模式发展农村体育组织.  相似文献   

5.
浅析学校中的非正式体育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一种集群动物,因而活动多以群体形式进行,一般称之为“社会群体”。根据群体的组成方式通常把它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体育社会学对体育群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正式体育群体上,如运动队、班级等,对于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研究较少涉及。笔者在多年的学校体育及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发现,非正式体育群体有其独自的特点和正负两方面的特殊功能。忽视这一问题的研究,往往会影响学校的校风建设和班集体的管理,特别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5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曾对美国中西部十所中学的学生群体进行调查,发现这些…  相似文献   

6.
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形成的群体动力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群体动力学角度对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进行研究有利于农村体育的组织与管理.本课题使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的方式设计问卷,以河北省183个村庄的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为调查对象,依据群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五个假设:活动效应、交往动力、情感动力、价值观动力、宣传动力来判断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群体动力效应的形成,结果5个特征变量均成立.对个体特征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活动效应在年龄上差异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年龄愈大活动效应愈明显;交往动力在收入水平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情感动力在性别、年龄上差异具有显著性,随年龄增长情感效应有递增的趋势,群体动力形成的情感效应女性高于男性;价值观动力在文化程度上差异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宣传动力在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职业上差异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科学》2017,(6):53-5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公共性和主体间性理论对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失衡现象进行了历时性研究。结果认为:大众体育发展失衡与我国早期对"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术语错位指向和内涵理解单一相关;长期失衡导致了大众体育发展存在体育公共服务体量匮乏和结构单一、活动内容形式异化和代际体育文化素养贫乏的困境;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失衡超越的关键在于由政府主导优化公共性结构,加强体育非正式制度建设,具体表现为强化和优化政府体育公共服务,加快体育非正式制度的自组织建设两个方面;在强化和优化公共性的同时,把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关系定位于主客体间性;在维持社会本位和人本位的适度张力下,在对话中改变二者以往的对立状态进而促进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采用现代社会调查的方法 ,对山西省 11地市的 2 72个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山西省小城镇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注重基本生活设施建设 ,忽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现有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不能满足居民进行体育活动需要的占多数 ;乡镇企业在小城镇体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和社会集资 ,多数小城镇在体育活动经费上自评为较少或没有。提出了山西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演进路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等,对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组织演进理论提出假设,依据假设从心理归属、交往意愿、距离临近、社团领袖变量建立演进路径初始模型,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模型是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由5个测量模型和1个结构模型组成。鉴于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路径不同,建议体育管理部门在培育或管理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时应合理引导,村委会应从农村体育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角度,对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演进、发展等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0.
在对体育休闲活动设施的构成与分类梳理的基础上,从政策角度对上海体育休闲活动设施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探讨,具体体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体育休闲活动设施配置社区化;二是体育体闲活动设施布局集聚化..研究认为,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于打造相对公平公正的休闲氛围,提升体育休闲活动设施的亲民、便民和惠民性,并进一步通过优化运营模式来保证体育休闲活动设施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第一个体育公园,虹口公园曾经的主旋律就是举办体育活动,但自从被改建为鲁迅公园后,其体育功能逐渐被人遗忘。在虹口公园中体育场地和设施划分出去之后,公园内举办体育活动的盛况已被人淡忘。因此,本文试图从方志资料、政府公文、新闻报刊等历史文献中搜集相关资料,拼合重绘虹口公园作为体育公园在各个时期举办体育活动的热闹景象,感受在近现代的变迁过程中,体育对这座公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特征,以及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与地方社会稳定的关系,提出推进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健康发展的建议:地方政府正视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存在的合理性,积极引导其健康发展,重视核心人物的培养,丰富体育休闲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13.
非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以不同的心理动机为基础,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组织形式。这种群体存在于各正式群体中,也常见于体育教学班。体育教学班中的非正式群体就其形式原因来区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形。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考察少数民族村落的体育非正式制度,探究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的变迁机理。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筹划规则、体育参与资格、体育礼仪规范、体育动作规则、体育器具规范、体育服饰规范、体育禁忌、体育奖惩规则等。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的目标价值有:约束体育行为,维护公正公平;规范动作程式,固化体育内涵;追怀祖先圣贤,祭祀本土神灵。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借助民间组织权威和社会舆论等软控制手段,规范村民的体育行为。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机理:生存环境的变化是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环境变化引起体育生活方式的改变,继而引起体育价值观的改变,最终引导体育非正式制度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变迁。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育     
运用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对目前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分析:群众体育经费少,场馆设施短缺,体育活动组织不健全,社会成员的体育文化知识贫乏,体育价值观念模糊,缺乏参加体育活动的技能和习惯,但群众体育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学校体育目标的定位应发展学生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校  相似文献   

16.
非正式群体是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人群组织,本文就其特点入手,阐述了非正式群体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旨在探索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其正功能作用的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岩  范琳琳 《体育与科学》2011,32(1):102-107
采用心理测量范式探讨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建构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理论模型。首先提出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特征包括灾难性、恐惧性与可变性等方面,然后分析个体差异、体育知识、体育活动经验、体育活动信息信任、风险态度、体育活动场所设施、体育活动特征和媒体影响等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建构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是学校体育课堂教学重要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政府提供青少年体育服务的重要阵地。本文从运营管理模式、开放时间、信息咨询服务、管理服务人员、场地器材设施等角度,对福州市11所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情况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优化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提供高质量、多元化的体育公共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林显鹏 《体育科研》2003,24(4):15-15
美国运动医学协会是全美制定体育与健身设施标准的权威机构,日前该协会对原美国体育与健身设施管理标准进行了修改,出台了新的标准。新的标准突出强调了体育与健身设施的安全性,明确要求体育与健身设施组织的活动必须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该标准强调6个基本的标准,在6个标准以下有大约500多条具体规定。这6个基本标准是:1.体育健身设施必须能够对任何可以预见的威胁健身者安全和健康的危急事件及时做出反应。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体育健身设施必须有相应的应对紧急情况的计划,并由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予以实施。2.在每个成年健身者进行健身之前,…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是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师生开展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必备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加快了对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为中小学体育教育提供了日趋完善的硬件保障。在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普遍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在合理使用、高效使用等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存在一些被忽视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