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永远的油灯     
正不久前,一位近30年未曾见过面的儿时伙伴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前两天在整理家庭档案时,无意中看到了我们初中毕业时我给他写的毕业留言:"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不要忘记煤油灯下我们刻苦学习的情景,不要忘记煤油灯下我们共同度过的每个夜晚,愿我们的友谊如同这煤油灯光般永远明亮"。放下电话,默默地坐在沙发上,眼前出现了一盏忽明忽暗的小油灯,我的思绪慢慢回到了那令人魂牵梦萦的儿时往事中。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与中国新闻传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要低估这次金融危机给中国传媒业带来的影响;不要忽视(放弃)这次金融危机给中国传媒业带来的机遇;不要忘记在这次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传媒业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3.
董藩 《新闻世界》2007,(9):12-12
有两个与我相关的生动例子——曾有一个友人托我给他一个亲戚的孩子找工作。我看该大学生毕业于名牌大学,长得也玉树临风,就把他推荐给了一个相熟的经理,进了一个很好的企业。几个月后,该大学生被"精简"出来。我感  相似文献   

4.
黄晖 《军事记者》2009,(2):68-68
新闻,这个字眼,我对它倾入了太多的感情。 1999年底,踏着初冬的白雪,我入伍来到东北。新兵连的时候,指导员找到我们几个高中毕业的新战士,要求我们给旅里写广播稿。晚上正逢全连组织看电影,那几个战友都去了,就我留在连队写稿。指导员找到我说:“小黄,你怎么不去看电影啊?”我说:“我想到了一个好稿子,还没有写完呢!”指导员说:“你到连部来当文书吧。”  相似文献   

5.
二冬和我是北京大学硕士、博士同学.毕业后又都留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多年在一起学习、生活和工作.我们相互之间已经是心领神会。他稳健的脚步声,他的微笑.他的一声老陈.总让我感到亲切和可信。2004年五一过后,当我听说二冬气管上长了恶性肿瘤.情况异常危险,我简直不敢相信。二冬是我们同学中最酷爱体育的人、我们经常在一起踢球.他是主力前锋.平时很少生病。这时候我突然感觉到我们毕业以后太忙了,没有多少时间来交流。现在他病了.我更怀念我们过去经常在一起的日子了。  相似文献   

6.
我感觉到,泪水正逐渐使双眼朦胧起来。我忙碌地奔波于教学楼的每个角落.企图用最简洁的方式让自己的心情不再沉重、不再伤感。毕业,什么是毕业?当我还沉浸在考试前和朋友们战斗于网吧的快乐中时,我终于感受到了时间的速度——这是连练成了绝世轻功的韦一笑也无法超越的。它让我经历了恍惚的三天中考.从而又必须经历现在这即将出现的场景。  相似文献   

7.
我和妻子张艳玲都是高中毕业就回乡务农的。1981年我们结婚成家后,家庭档案就开始收藏了。20多年过去了、居家过日子,岁月匆匆。尽管当初我们还没有建一个家庭档案馆的想法,如今盘点一下,我们的家庭档案馆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8.
五十多年前,我只有十三岁,小学毕业后考上了上海商业学校烹饪班,成为新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批烹饪专业学生。因为是第一届,所以我和同学们毕业后还是比较受欢迎的,都被分配到了一些沪上知名饭店,有梅陇镇酒家、珠江酒家、新雅饭店等。作为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我毕业时还不满十七岁,  相似文献   

9.
父亲年迈,自己为大,对弟妹的照顾自然义不容辞的就是自己的责任。不巧自己毕业后义被分在了塞外,不要说对他们,连对父母也照顾不上了,给我终生留下了说不出的遗憾。更令人伤心的是二十年前妹妹由于门客的精神失常受了严重刺激,也神经错乱了,时哭时  相似文献   

10.
杭迅 《航空档案》2005,(3):82-84
程宝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37—1939年抗日战争初期,在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机械特别研究班里,有一位年轻英俊而谦和的学长给我印象颇深,他就是徐舜寿。他20岁毕业于清华大学,22岁毕业于中大研究班,学习成绩一贯优秀。  相似文献   

11.
<正>天气逐渐变冷,候鸟开始迁移,第一次迁徙的三只候鸟结伴而行。飞到途中,一只候鸟忽然惊呼:"遭啦!我把寻觅到的小灵芝给放在家里啦,我走的时候都没有来得及把它藏好!我们走以后,会不会被那些入侵者给找到!还有,我离开时忘记交代邻居帮我照看;还有……不行,我得回去。"不等另两只候鸟的劝说,第一只候鸟已经展翅往回飞。看着第一只候鸟往回飞,另一只候鸟羡慕起来,想起自己其实好像也有很多东西忘记收存,  相似文献   

12.
王岳川  刘锋 《出版参考》2007,(11):50-51
我是从四川的“知识少年”成为北大教授的。 1977年高考前.我在四川省安岳县某单位工作。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当时,我们那一代知青都觉得没什么前途,快二十了高中毕业下乡或工作,觉得一辈子也就这个样子了。  相似文献   

13.
一 1964年我从上海永嘉路二小毕业后考取五十一中(位育中学),但我未就读,随父母迁居北京,就近转入翠微中学.该校每周三节英文课,是北京重点中学英文授课量的一半不足.为了在1967年北京中考时能转考进重点高中,我开始自学英文. "文革"乱世让我初二以后失学.我的父亲涂作潮①每月给我5元钱,用途是买张4元的学生通用月票四处游走或者用于兴趣爱好,让我远离揪斗老师、参与武斗等不法行为.我用二哥涂中华的旧货"127"相机学上了摄影.在朋友杨连更(葫芦岛09工程的二级电工,实际工作中的"老法师")的指导下,我用窗户玻璃的下脚料、明胶和水彩画料做了深浅不同的黄、红、青三色滤色片,共33片.1967年底,首批彩色照片问世.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世界》2006,(1):64-65,71
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当我们忙忙碌碌、欢欢喜喜过春节时,千万不要忘记防病保健、合理饮食和规律起居。要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的春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在轰轰烈烈的文化体制改革中,在出版产业化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出版永远是一项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6.
《大观周刊》2006,(39):27-27
SHESAY:我叫玉婷,是今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从来都是‘素面朝天’的我,发现化妆不仅可以提高自信更是对他人的尊重。专家们能不能帮帮我,帮我变成一个自信、美丽的时尚女人?  相似文献   

17.
蒋剑翔 《军事记者》2009,(12):59-60
我17岁高中毕业去部队.这是人生的一个机遇.一个亮点。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读书时一向成绩很好,当班长,当团支书,当学校团委副书记,中学阶段就在省《湘江文艺》等刊物发表作品。我很喜欢读书,可高巾毕业了,书也读到头了。那时没大学可考.于是就一心想在写作方面发展一下.  相似文献   

18.
去年党的生日这一天.重报集团资料室来了一个清瘦的年轻人。名叫王茂华.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中系,曾就职于国内某电脑公司,这些最基本的信息就是我们对他的全部了解。在资料室工作15个月以来,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有两个:第一.他工作的时候总是用小跑;第二,接受任务只有一句简短的肯定答复“好的”。看起来他似乎没有抱怨或要求之类的烦恼.我想,他应该是在承受压力和迎接挑战的过程中享受着成长。  相似文献   

19.
神圣的职责     
大学毕业后,我踏进了出版社的大门。在我的心目中,书是神圣的,出版社是书的殿堂。记得初中毕业时,正碰上“文革”,乱哄哄一阵之后,就是下农村、进工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碰撞要更多一些。在生命之旅中,我迷惘过,痛苦过,也寂寞过,是书给了我启迪和力量。书籍慰藉我心灵的创伤,也昭示我前进的方向。所  相似文献   

20.
1986年8月,我研究生毕业进人湖北^民出版社工作。次年9月的一天,总编约我谈话,告诉我组织上决定任命我为古籍编辑室副主任,主持该室工作。总编说了许多劝勉的话、其中有一句给我印象很深,他说工作一年即行提拔的人在出版杜是少有的。回睬起来,这句话里包含着多少担心,但当时我并不能够领会,有的其是自满.那时我不像现在这样爱酒、但当晚也自剖自饮闹了个大红脸、心里飘飘然,甜滋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