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健 《学子》2014,(6):32-33
正在平时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读写结合的时机产生了疑惑:学生练笔,究竟应放在课中,还是课末?若放在课中,会不会破坏阅读教学的整体性?课堂练笔的时机取决于课堂练笔的性质:"为读而写"还是"为写而写"。不同的练笔目的,其时机不尽相同。下面笔者结合两个课例,来谈谈练笔的性质及时机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随文练笔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还存在一些难题:练笔的内容如何选择?学生练笔的兴趣如何培养?笔者就以上问题谈谈几点看法。一、精心选材1.仿写句子。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的,每篇课文都有自己典型的语言特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  相似文献   

3.
眼下,老师们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成了一种自觉的追求。不管是低段,还是中高段,每堂课上小练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练笔热的背后,我们还应该思考:课堂小练笔的目的是什么?怎  相似文献   

4.
何去何从     
当你在登山路途中,难于自保时遇到奄奄一息的生命,你将何去何从? 当你身处高官要职,面对金钱的诱惑与正义的呼唤时,你该何去何从? 当你已经学业有成,在国外的优越与祖国的艰苦之间,你会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5.
<正>随文练笔,开辟了阅读和写作的通道,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教学中,利用文本资源,以随文练笔的形式紧抓读写结合,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在一些课堂上,随文练笔重形式,轻实质,成了走过场。教师选择练笔点比较随意,指导练笔时浮光掠影,交流练笔后不了了之,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提升。笔者认为,这是教师没有深入思考随文练笔的结果。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课堂上为什么练?练什么?怎样练?练到什么程度?通过哪些方法来达到预期目标?这些教师都该心中有数。随文练笔  相似文献   

6.
正在阅读教学时随机进行小练笔,既能为习作提供现成的素材,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将随文练笔考虑进去。那么,怎样的内容适合练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呢?一、看图写话练一练看图画是学生最喜欢的。看图写话有图可依,再加上学习课文后加深了了解,他们更会有话可说。在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理念引领下,小练笔如一股清泉给语文教学注入活水源泉。但练笔中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缺失引领的"浅练笔"、千篇一律的"伪练笔"、错过良机的"空练笔"……如何矫治,才能使小练笔更有实效?笔者认为适时、适度、突出个性、有效引领等是比较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中,特别在阅读课文课后习题中新增一项内容--小练笔,小练笔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什么教材在此处安排练笔?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避免练笔的随意性?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中小练笔这一形式,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基"呢?笔者试着从小练笔的目标要求和意义两方面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专家潘新和先生提出: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育中的阅读不同于生活中的阅读,在语文课堂上,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随文练笔就是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方式.它通过阅读中有效的练笔来启发学生写作,从而实现写作训练.那么,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回归文本本位呢?  相似文献   

10.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仅凭一学期几篇作文的练笔,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大训练量,增加练笔的机会,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渐渐提高。那怎样增加练笔机会呢?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针对所学课文进行随文练笔是很有效的方式,不妨试试。一、抓住课文情节仿写在阅读教学时针对所教课文的有关情节,设计典型的仿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随文练笔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提高言语运用的能力。但在随文练笔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困扰笔者的问题:一是设计的随文练笔随意性大,缺少系列的、整体的训练目标;二是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致使训练低效甚至无效。那么教师如何利用课本中经典写景状物文章涵盖写作知识随文练笔呢?笔者认为,可以将难度拆分,一课一个突破口。写景状物文章主要从"颜色、姿态和形状"三个方面进行描写,辅以想象就能成为一篇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12.
问题缘起 问题一:离题万里的“假练笔” 一位教师执教《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在品读结束时,教者安排了这样的课堂练笔: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作文是一个人情感流动的过程,也有人说作文是一个人思维活动的过程。我以为:作文还是一个人对人、事、物认识了的激化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文的主人,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怕写作文的心理,原因主要是练笔过少。为了扫清学生作文的心理障碍,克服作文命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沟通社会生活与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们试图通过作文练笔这一途径,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训练时首先让学生明确练笔的主旨:1.练笔涉及的题材广泛,允许同学们从生活的任意角度去攫取自己愿意写的题材,然后自己命题作文;2.练笔使用的体裁比较灵活,同学们可以自由选取任何一种体裁形式来写自己想写的内容;3.练笔又不规定篇幅,有话则长,无活则短,以尽兴为原则,学生们好像一下子从重  相似文献   

14.
<正>随文练笔作为打通阅读与写作通道的重要策略,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但在有限的课堂中,学生在越来越多的练笔中,语言表达能力却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甚至出现了低效、无效的尴尬现象。一、随文练笔低效现状的描述1".隔靴搔痒式"——练笔笼统空泛面对记人类或者抒情类文本,教师在教学行将结束之际总是习惯性地安排总结性的随文练笔:想对课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心中涌动着怎样的话语?学生看似埋头奋笔疾书,其实语言空洞,如同隔靴搔痒。例如,在教学《永远的微笑》时,学生都被叶欣的精神所感动,学生在总结性话语中都出现了相似率极高的"叶欣您真伟大"等套路式的语言。这种随文练笔,学生只是将课堂中的发言进行逻辑性整理,语言上并没有获得本质的提升。加之由于时间仓促,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有效练笔呢? 一、立足文本,拓展想象,巧设练笔 根据小学生在阅读中拓展想象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点进行读写训练.  相似文献   

16.
日记练笔作为课堂作文的辅助形式,它在作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已被愈来愈多的语文教师所重视,但是,日记练笔的随意性、盲目性很少有人顾及,因此,大多数学生的日记练笔是多(写得多)、慢(进步慢)、差(质量差)、费(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有效地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经过几年的探索,我认为:从初一开始,以日记练笔为主线,定向指导学生自行作文,是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良好途径。一、定向指导日记练笔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阅读迁移式练笔指的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寻找读写迁移点,以恰当的方式,在恰当的时机,指导学生练笔,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使读与写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小学高段阅读迁移式练笔在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切入时机不当、写作素材缺失、练笔技巧缺乏、情节张弛无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如下策略:入境感悟,情动辞发;内化语言,补白创生;迁移范式,依样画瓢;还原意象,想象创写。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年,儿子的几篇习作被一些期刊录用刊登,有的家长咨询我,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在我分享上作文班、多读书、多练笔的经验时,家长们一脸愁容:“这么多课外班还应付不过来呢,哪有时间啊?”,然后,我告诉他(她)们:“我儿子也有课外班,但他仍然有时间读书、练笔!”家长们惊讶得不得了.其实,秘诀就是:管理好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小学开展小型练笔的必要性当前农村小学生习作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众多的农村小学生,不会观察,没有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不注意积累习作的生活素材;农村的孩子不喜欢读课外书,也没有条件读课外书,知识面窄。到作文时,头脑一片空白,没有话可说,也没有东西可写。许多农村小学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作文中能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得比较像模像样的,也只是三五个人,多数孩子写不出自己的东西,尝不到习作的乐趣。那么,怎样转变作文的差生呢?很多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开展小型练笔。小型练笔是通往…  相似文献   

20.
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那么,如何恰当地进行课堂练笔,提高有效性呢?1.练在技能迁移时,让文本鲜活起来。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迁移文本中的精彩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