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域,规约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对话学习以平等对话为前提,以文化智力为依据,以工具性学习为必要构成,以创造意义为目标。课堂教学须秉承对话建构认知观念,倡导生成性思维,营造学习共同体,谋求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以重建课堂文化,使课堂成为倾听学生声音的场域,促使学生智慧生成的场域,学会对话与交往的场域,关照学生生命养成的场域。  相似文献   

2.
孙杰远 《教育研究》2013,(12):91-96
国家认同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结群意识和归属的需要,而文化基因是维系国家认同的基本纽带;人的自我意识与生命意识是国家认同的逻辑前提;想象的共同体是文化基因的价值表征,多元与一体则是其基本特征。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场域的构建是推进社会、个体、国家认同由自在走向自觉的重要途径。应当从多元互动文化场域的构建、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符号的凝练及其在教育场域中的渗透、国家治理取向的内化与教育导引三个方面着手构建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场域。  相似文献   

3.
来华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身份在多元文化教育场域中凸显,是帮助来华留学生融入中国高校生活、实现对话交流、塑造知华友华爱华文化品格的重要载体。来华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身份认同在自我构建与他者投射中镜像生成,于差异性与同一性中链接文化意义,从遮蔽向去弊转化中回归教育本分。对此,从文化自信视域出发,针对来华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身份提出从自我建构和他者认同着手,围绕“认同情感、认同场域、自我形象、育人共同体”发力,提升来华留学生辅导员自我归属感,增强认同感,进而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文化、涵养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课堂共同体以社会学习的形态存在于学校场域中,在社会化联合过程中关注学生精神情感,融入课堂的制度规约属性,进而走向追求共同体成员个体及其社会性建构的深度学习,是一种具有整体性与统摄性的课堂组织形态。它涵盖课堂精神共同体、课堂深度学习共同体与课堂制度共同体三层结构。三层结构在整体性的课堂共同体系统中有着各自的意蕴及其运行机制,即在课堂精神共同体层面搭建情感支持机制,在课堂深度学习共同体层面建构深度学习机制,在课堂制度共同体层面建立契约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程玮 《高教探索》2013,(1):77-82,109
教学文化是教育文化的核心,其内涵阐明了教学文化建构主体的文化自主性并以文化自觉的精神实践交互生成集体学习的价值理念,它是以集体文化的生成过程和融合结果为基质,在交往学习场域中以学习共同体的方式、生成互文性的特质来呈现教育生活的文化样态,而这种教学文化生活形态的形塑根植于教学文化建构过程中教学主体间及文本借助于对话、交往和理解达到视域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文化生活的存在方式建构人的社会属性与精神。高校以学习场域机理的全方位展现人类文化生活的典范。高校以知识的获得和文化创新为前提,以主体的文化权力关系建构和运行形成学习或学术共同体的生活样态。主体即学习者(学生和教师)被统摄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学习共同体中,以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动态结构文化关系,形成了一个受到各种文化关系所决定的文化权力场域。在此,权力主体被注释为一种学习能力、资源和力量,以学习主体的文化身份建构与认同为作用点,以文化符号生成性互动为媒介,构成交互主体间性文化权力关系渗透权力与文化耦合的结果效应。其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是高校文化权力关系权力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课堂学习共同体是信息化社会下课堂文化生态环境与学习组织形态.共同体理论是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的本质属性,学习型组织理论则是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的专业属性.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四个特征:异质性——基于学习主体的角度;民主性——基于课堂环境的角度;合作性——基于教学方式的角度;规范性——基于课堂学习型组织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场域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为场域、资本和惯习,教师发展共同体是高校教师进行自我发展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调查后发现,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共同体场域结构松散,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学英语教师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部分教师之间缺少合作学习,教师发展共同体学习的内容与教师目前的教学实践联系并不紧密,教师培训在时间和地点上的安排不合理,政府对于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再进行调整,教师发展共同体缺少共同心理建构的评价体系。大学英语教师共同体需要帮助教师进行资本因素的积累,学校要加强教师共同体场域的合作文化构建,并帮助构建协商式、具有共同心理建构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共同体评价场域。  相似文献   

9.
课堂文化是指在课堂当中教师和学生所共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信念以及行为模式等的总和.师生不同文化主体在价值体系、文化资源、表意象征符号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使课堂文化冲突成为可能.在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中,通过文化冲突,对话沟通建构起来的价值观念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行为,促进理解与创新;构建理想的课堂文化,需构筑师生相互合作的"学习共同体",树立文化的对话意识,在多元文化互动与冲突中理解与建构文化.  相似文献   

10.
闫娜  张宁 《语文天地》2015,(7):49-5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倡导生成性教学,认为教学中的各种课程资源都随着课程实施的展开而不断地生成,课堂就是学生与教师共同生活与学习的文化家园,充满着师生的生命气息。课堂教学是不同文化的个体通过文本的对话与交流来促成并实现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认同,实现学习主体的有意义学习,促进师生的全人发展。一、语文教学生成的文化解读中学语文课堂是课程实践的文化场域,教学成为课堂中不断生成学习资源的文化实践活  相似文献   

11.
网络学习共同体将网络空间变为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社会活动文化场域,是由对共同主题感兴趣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对话、协商或辩论、争执等社会性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它不仅具有网络学习的特征,而且具有社会性学习特征。因此,采取营造特定文化氛围、构建社会性交流场、培育社团领导意识等策略,有助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培育。  相似文献   

12.
文化认同教育场域的构建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现实需求为研究文化认同教育场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协同育人视域下,将学生的日常生活构建为文化认同教育场域是新时代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经之路,也回应了“整体教育”与“整体的人”的呼唤;其理论可能性在于日常生活的文化规定性以及日常生活由“自在”到“自为”的批判路径。将日常生活构建为文化认同教育场域的实践路径有二:一是通过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实现日常交往的情感积淀和意义建构,二是通过中华民族精神实现日常知识由自然态度向理论态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审美场域之一,金秀瑶族博物馆以其所展示的朴素的黄泥鼓舞、精美的瑶族服饰、优美的大瑶山自然生态等瑶族文化符号营造了美的艺术、美的文化、美的生态,表征了审美场域与审美认同的互动关系:审美场域建构审美认同,审美认同也建构审美场域;审美认同与审美场域双向建构,互为审视。  相似文献   

14.
在线学习方式进入普通教育领域,传统的教学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虚拟、实体混合学习成为理所当然的学习方式。但在实践中,实体与虚拟学习方式依旧割裂,协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运用场域理论,将虚拟和实体置于统摄的视角下,分析学习者和其他参与物的关系,通过融合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的要素,体现了整体性、建构性、对话性,塑造了虚实融合生活空间的学习场域而具有意义。本文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实践,总结提出:虚实融合学习场域的形成需要把握课程存在与整体特征,需要明确整体任务,需要强调共同成长的建构性情境塑造,强化对话,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存在于允许差异性和多元价值存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弹性化的教学时空所共同型构的理想型场域之中。但是,与对话教学内在精神冲突的教学习性、考试主义取向以及教学物质条件的有限性阻碍了对话教学理想型场域的生成。高校德育课教师成为积极能动的对话教学主体是对话教学理想型场域生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促进民族地区学前儿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早期建构,激活这一特定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必要且急迫。基于民族地区学前儿童精神成长文化空间的原生态文化属性,可以从中华民族身份认知、中华民族情感和中华民族性行为三个维度规定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民族地区学前儿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具有多重价值:一是实现儿童由原生民族身份认知向中华民族身份认知的超越;二是促成儿童感性化的原生民族情感向中华民族情感的提升;三是形塑儿童原生民族性行为的中华民族性行为精神特质。培育民族地区学前儿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依赖有效路径。第一,优化儿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教育场域;第二,拓展儿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文化空间;第三,揭示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一致性,突破儿童原生民族性行为与中华民族性行为贯通的瓶颈;第四,优化儿童游戏的内容,促成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发。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心理场是各民族成员在长期历史实践过程中自觉生成的特殊心理场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下,民族文化心理场指向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生活空间,隐含中华民族共认价值尺度,渗透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精神。民族文化心理场的化育功能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逻辑,包括在情感方式化育层面以场量作用培育中华民族归属感,在价值观念化育层面以共享文化模式促成“民族—国家”认同,在文化精神化育层面以主体间交往共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通过民族文化心理场形塑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路向在于,融通自然与人文生态,构建和谐共生环境系统;建设中华文化“符号域”,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促动多民族主体互动,框定共同文化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扩招推动下,学生学习动机、文化基础、年龄结构等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角色认同、角色期待受到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生源多样化与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冲突、混合式教学与教学主导者角色的冲突、时空场域多维化与课堂管理者角色的冲突.面对扩招学生特殊学情,高职教师角色应从扩招后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者、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者、有效课堂的组织与指导者、学习共同体的推进与引领者等方向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价值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教师学习共同体兴起的背景,以厦门学习共同体为例,通过关注学习共同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建立共同的愿景与价值多,确立平等的对话规则,建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期重构新的教育生态文化产域。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为了使课堂成为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时刻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把课堂建设成学习共同体这一新的教育理念日渐提上日程。在探讨课堂学习共同体内涵的基础上,提出课堂共同体的以下五个特征:充满和谐的互动;具有共同愿景;具有共同的课堂规范;具有异质性;具有宽松积极的课堂文化氛围。建构有效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策略有:创建和谐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确立共同愿景;制定课堂规范;安排多元化的学习任务;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创造快乐的课堂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