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鹃声声叫     
山里有只杜鹃,日夜叫唤。人们说她是叫“割麦插禾”,杜鹃自己却说“:我是叫‘切莫学我’!”她为什么叫“切莫学我”?这要从杜鹃在百鸟学校读书的时候说起。那时候,杜鹃是个高材生,不仅在女同学中首屈一指,就是在全班也名列前茅,更何况有一次,她还为全校争了光呢!那是一次全山举  相似文献   

2.
正杜鹃姑娘的祖辈们都不会做窝,她决心要改变这种状态。于是,她去了一所建筑学校,专心学习怎样造房。三年后,杜鹃姑娘毕业回到了林子里。园丁鸟正在空地上“大兴土木”,建造新房。他以树枝为骨架,做了个窝,还在入口处放了些大大小小的卵石。杜鹃姑娘看见了,皱着眉头说:“不不不,风一来,这样的房子就会被吹跑的。”说完她就飞走了。  相似文献   

3.
杜鹃鸟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自西周到明清二千余年间的诗歌史中,从未中断过对她啼鸣声的叙写。杜鹃多名,至少有二十几个,其命名方式大致有六种,主要根据神话传说和她啼鸣声的谐音。古代文人把杜鹃定为悲情之鸟,是古诗人自身的悲观心理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簕杜鹃盛开的季节,我带着体验一下打工生活的好奇心理,走进了一家港资电子厂,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些打工仔、打工妹,和他们做了朋友,走进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梦中簕杜鹃传说中有一对相依为命的兄妹,哥哥结婚后,嫂嫂嫌弃妹妹,百般刁难,妹妹离家出走,哥哥去寻找妹妹跌下山崖。妹妹知道后悲痛过度死去,死后变成一只杜鹃鸟,每天“哥哥、哥哥”的叫着,声音凄楚悲凉,以致咳出了血,滴落在树上开出了杜鹃花。小琼就是追随“杜鹃咳血”这一美丽传说来到这杜鹃花盛开的地方。这是个少言寡语又爱沉思默想的女孩,我有意接近了她,问  相似文献   

5.
教例 :苏教版二年级《猴子种果树》一次公开课 ,一位女教师在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时 ,不小心把杜鹃的头饰戴在了演喜鹊的学生头上 ,当时学生并未发现 ,这位老师却很快发现了 ,她没有马上指出 ,而是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师 :小朋友们 ,课文读完了 ,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呢?生 :这是一只做事没有耐心的猴子。生 :这是一只做事没有主见的猴子。生 :这是一只过于心急的猴子。师 :今天老师上课时有没有心急呢?(边说边指着台上四位同学的头饰)生 :老师你也有点急 ,王星演的是喜鹊 ,你却将杜鹃的头饰戴在了她的头上 ,应该和朱云的换一下才对…  相似文献   

6.
溇水河是她的摇篮…… 她诞生在枕着漤水河的吊脚楼里,吸吮着溇水河的乳汁长大。在溇水河上那条古老的木船里,她编织了无数少女的梦幻;像孵化小鱼似的,溇水河孵化她许多的希望。但是,她还是嫁给了那个山外来的男人。那天,兴奋的唢呐吹红了山里的杜鹃,烈性苞谷酒灌醉了全寨的汉子,乡亲们在场坝上燃起篝火,  相似文献   

7.
浇花     
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相似文献   

8.
她似一股清泉──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特级教师顾乃泉杜鹃提起顾乃泉,桂林市的小学教师没有一个不知道她的。她是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桂林市劳动模范、桂林市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凡听过她的课的老师,没有...  相似文献   

9.
杜鹃,既是花名,又是鸟名。现代著名作家周瘦鹃在散文《杜鹃枝上杜鹃啼》中,巧妙地将花、鸟、人融为一体,信手拈来许多诗词典故,给“杜鹃”这一特定的文化视点作了较好的注脚,让我们触摸到杜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独特内涵。杜鹃作为中国古文化的产物,大约始于周  相似文献   

10.
《黄杜鹃》是当代诗人宫玺所作的一篇情致盎然、意蕴丰富、构思精巧、文笔清新的散文。作者巧借三色杜鹃来品味现实人生,小中见大,富有哲理。首先,作者通过先抑后扬、以抑写扬的手法,将黄杜鹃与紫杜鹃、白杜鹃进行了层层的对比:一比黄杜鹃与紫杜鹃,白杜鹃的花色容颜;二比朋友们对紫杜鹃、白杜鹃与对黄杜鹃的态度;三比黄杜鹃的过去与现在。在这鲜明的反差、对比之中,作者巧借他物言己志,尽抒褒贬之情,使黄杜鹃的品格更为鲜明突出,曲折委婉而又充分表达了对黄杜鹃的赞  相似文献   

11.
在笔者的家乡,有一座大山,山上数不尽的沟壑岩峦、乔木藤条,着实让人留恋。有一处陡崖,得像壁虎一样把身体紧紧贴在山壁上,才能一点点蹭过去。笔者胆小,犹豫再三才过去“蹭”。就在寸步难行、胆颤心惊之时,一抬头,蓦然见到头顶高高的峭壁上,悬着一大丛烟霞般的山杜鹃!那杜鹃只有一部分根须扎进泥石里,半边的犹垂挂在空中。她那舒卷自如的天然风姿,那流光溢彩的掩不住的生命力,刹那间就倾倒了我。从此再也不能忘记。  相似文献   

12.
杜鹃     
校园里的杜鹃花开了。在一小块长方形的草坪上,各种品种的杜鹃花开成了密密的一片,浮在草上。花的颜色很艳,花朵很大,与周围的空地形成巨大的反差,感觉很不真实,远不如山坡上这儿一丛那儿一束花朵较小的野杜鹃那样自然和谐。杜鹃真的更是适合生长在山野之中的。于是便忆起十六年前宿舍窗台上罐头瓶中的那一束水红的杜鹃来。那是皖南山区一个叫桂林乡的地方,那里有四十二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像杜鹃花散落在那一所乡村中学周围大大小小的山丘上。而我,是一个年轻的还有些消沉的实习教师,我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我走上社会、走上岗位的最后…  相似文献   

13.
我妈是个十足的花迷,喜欢花,也喜欢种花。在我家的花坛里,住着各种各样的花:月季、牡丹、杜鹃、菊花……不熟悉她的人,进门看到这么多的花,还以为她是个园丁呢!  相似文献   

14.
在急流中     
①贝江,从迷蒙的深山中流出来。湍急的流水,在曲折的河道中卷着浪花,打着旋涡,一路鸣响着奔向远方。②轮船顺流而下,江水拍击船舷,溅起一排排浪花。我站在船头,以悠闲的心情欣赏周围的风景,江两岸是绿荫蓊翳的青山,山坡上覆盖着翠竹和杉树,还有杜鹃。我想,若是在春天,满山遍野的杜鹃盛开时,一定会美得惊人。③我向前方望去,只觉得眼帘中一亮。急流汹涌的江面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只小筏子,就像一只(轻盈轻巧灵巧)A的小蜻蜓,落在水里拼命挣扎着逆流而上。划竹筏的好像是一个女人,因为远,看不清她的面容。只见她双手不停地划桨,驾驶着筏子,灵巧…  相似文献   

15.
有生以来,我从未见过我的母亲。我常常幻想着她的模样,她的声音,她是不是跟我长得一样,拥有美妙的歌喉,我又常常痛恨母亲为什么如此狠心把我丢在一个毫无关系的家庭里,既然不要我,又何必生下我?可是,我明白在我们的家族中,没有谁见过自己的母亲,一个都没有,而且,不可能有,因为,我们是杜鹃,把孩  相似文献   

16.
紫杜鹃花开了,白杜鹃花开了;只有那棵黄杜鹃,依旧不开花。三年了。我感到有些扫兴!我尽心尽意,一视同仁,培养侍弄了三年,紫的给我温馨,白的送我洁净,只有你,黄杜鹃,为什么这般郁郁寡合,终年没有一丝笑容? 朋友们来,交口赞叹紫杜鹃和白杜鹃,而对你不屑一顾,我竟说你是“假杜鹃”。可我鲜明记得,你在深山里不是这个样子。——在那幽谷悬崖,你同形形色色的杜鹃  相似文献   

17.
花婆婆剪了一辈子的剪纸。她会剪会笑的人、会哭的人;她会剪跳舞的动物、唱歌的动物;她会剪房子、道路、森林、河流;她最会剪花,各种各样的花,华丽的玫瑰、牡丹、海棠、芍药啦,朴素的杜鹃、雏菊、米兰、蒲公英等等。她剪得太好了,一朵朵花像在她手里盛开。人们不住赞叹:“太美了!别人是妙笔生花,你可是妙手生花呀!”于是人们亲切地叫她花婆婆。其实,她不姓花,她最初的梦想也不是剪纸。她想当一名画家。画画颜料很贵,家里穷,买不起。她就学了剪纸,每天用剪刀画画。她一辈子没有结婚,就陪着自己的剪刀过日子。冬天来了,北风吹得紧。花婆婆已经…  相似文献   

18.
她是一位漂亮而又富有才华的女孩。她15岁考上大学;19岁教大学;22岁考入中科院研究生班;24岁在中科院教研究生。一切都顺风顺水,可在她29岁那年,上帝却突然关闭了那条通往幸福的大门。她的视神经发生了病变,双目失明。她就像是一位武林高手突然被废了武功。她在父母的帮助下,开始学穿衣、学吃饭、学走  相似文献   

19.
吕型伟 《上海教育》2004,(3X):10-12
“如果说毛蓓蕾的第一本书是用心写的,那这本就是用血写的。中国过去有杜鹃泣血的故事,庆幸的是,她终于在生前看到了这本用血写成的书的样本,她应该不会带着遗憾而离开了。悼念亡者,心情当然是沉痛的。但是,看到社会对像她这样的教师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一直期待着布谷鸟的第一声鸣叫,到了6月,却一直没有等到。去年5月20日的夜半,在家中我听到了"布谷,布谷"的叫声。今年布谷鸟却始终没有来到我家附近。但遗憾得到了补偿,在河南辉县的太行山里,我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快快播谷,快快播谷。"布谷鸟又名杜鹃,有趣的是有些杜鹃是以叫声来分类的,有二声杜鹃(大杜鹃)、四声杜鹃和八声杜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