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出版业要在21世纪迎头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必须认清自己优势与不足,走出当今出版产业的四大误区。 一、出版产业宏观结构不合理。我国出版单位的宏观场景属平原地带,缺“峻岭高山”,缺“深水龙潭”,彼此之间落差很小。从国际产业界和出版产业界看,正是大市场、大流通促成了大企业、大集团的形成,反过来又成为大企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在对世纪将成为人类世界的主流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图书出版业作为知识经济社会的一种知识产业,其运作过程和方式也将出现诸多变化。下面对对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图书出版业的发展趋势作一简要探讨。趋势一:发展模式的产业化在对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图书出版业作为知识和信息包容量最大、涵盖面最广的产业部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有作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图书出版业要得到应有的发展,必须要跟上国家经济改革的大潮,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起出版产业意识,走出版产业化发展之路。现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大数据出版”的概念入手,指出“大数据出版”不仅有数据挖掘还有知识增值,是出版界的革命.图书馆与出版业息息相关,“大数据出版”的出现给图书馆知识服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资源建设和知识服务效率上.图书馆知识服务要从转变采购模式、提供差异化知识服务、组建专业人才队伍三方面努力迎接“大数据出版”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未来出版…无“网”而不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电子出版》1996,(9):8-10
未来出版…无“网”而不胜李斌中国劳动出版社四编室当今的科技大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奔向新世纪。科技产业中的两大支柱产业一计算机业和通讯业的革命,给其它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曙光。在印刷出版方面,计算机革命使传统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和电,印刷出版步入...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版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速度惊人,并在出版的各个环节中广泛应用,出版物的生产和销售正经历着一场革命,中国出版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出版市场化正在逐步完善,以信息和网络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出现,使得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相互交融渗透,包括了声、光、电、磁多种媒体,中国出版产业飞速进入了一个“大出版”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知识管理是21世纪出版企业面临的新课题,出版企业的知识管理是一种与知识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管理.本文从分析出版企业的知识特征入手,揭示了出版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实现出版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出版时代在召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1世纪到来之际,《出版广角》杂志社连续推出了几个论坛,很有分量。继合肥“21世纪出版发展战略”论坛之后,又举办了这次“出版市场与经营管理”论坛,与会者最多,发言踊跃,高见迭出,必能激荡思维,促进出版经营与管理的创新。我是在大学从事出  相似文献   

8.
出版产业集团:塑造新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对中国出版业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的转变处在十字路口;加入WTO,世界出版强手的竞争和挑战超出了我们自身的感觉;知识经济给知识密集型的世界出版产业带来信息化、数字化的高界面支持,使传统的中国出版业不得不以低层次走向世界。以理性面对新世纪中国出版业的发展状态和变化趋势,机遇和挑战并存,强弱随时发生逆转,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 中国出版新兴组织——出版产业集团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变、发展、增强产业综合实力的重要选择。出版集团将在规范产业运行体制,明确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有两句口号:教育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随着国家生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80年代教育界提出的产学研结合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大的舞台。 产学研相结合是知识经济的要求,知识、科技、经济互动,知识、科技决定经济兴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版业是知识密集产业,也是知识生产的行业。产学研结合不仅是学校培养高质量出版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出版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一种机制,是打造出版产业链的粘合剂。  相似文献   

10.
传统出版应如何应对网络出版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中国传统图书出版发展的宏观背景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传统出版的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图书出版产业进入了“微利时代”,传统模式下的问题和弊端开始逐渐显现。而出版产业体制改革的深化让传统出版直面市场,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又对其构成强大的外部冲击。传统出版产业不仅要进行自身的调整和完善,而且还要迅速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的发展与变革。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出版要积极应对,紧抓内容和品牌优势,寻求文化创新,迅速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从而在现代化的出版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数字出版”和“大数据出版”的概念辨析入手,指出两者最大的差异是后者能够通过对信息的数据化(结构化)处理来实现出版资源的重新整合与最大化利用;以自然灾害类历史典籍为例,说明“大数据出版”能通过建设专题数据库的途径实现对出版物资源的数据采集、存储和检索,并在数据库平台上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呈现,以生产新的知识和产生新的价值;最后总结了“大数据出版”给出版行业重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资源整合与服务方式、版权保护与交易方式带来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2.
数字出版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概念,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起来的。2000年前后,几乎没有人使用这个概念,当时流行的概念是“电子出版”、“桌面出版”等。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出版”、“跨媒体出版”、“手机出版”、“数字出版”等概念相继出现。这几年,不仅是数字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也是出版业新概念层出不穷的时代。因此,出版业要想继续前进,就必须厘清概念,辨明方向。与数字出版相关的概念1.电子出版实际上,出版业的数字化革命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的,最初的概念叫“电子出版”。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新型…  相似文献   

13.
出版数字化与网络出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儒 《出版科学》2002,(1):54-58
一、出版业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世界已进入21世纪,中国“十五”计划的主题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然也是解决我国出版业方面问题的关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出版业如何加速发展就显得尤为突出。在20世纪里,出版作为一种现代产业已十分成熟。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版的集约化、集团化、国际化走向日趋明显,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建设信息工程的力度。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在2010年前,建立起健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面对国际国内信息化的强劲走势,我国出版业也将纳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轨道,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出版社组织出版了一套《知识经济反思丛书》,包括《我的知识经济观》、《反思知识经济》、《知识与经济一体化》三本。这套丛书对知识经济这一课题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从许多方面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关于知识经济的概念,作者在总结了近十种知识经济的定义之后,认为知识经济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知识经济的第一层含义就是知识产业经济,我们把它称之为‘知业经济’……科研产业、教育产业是该产业的中心内容。知识产业经济是一种纯粹的地道的知识经济,这是狭义的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广义的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出版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加快,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出版格局正在形成。新格局的主要矛盾是新兴产业力量与传统产业力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新的发展时期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这一矛盾集中表现为以下六大关系,要正确处理这六大关系,推进出版产业发展。1需求不足与提高出版动力之间的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阅读需求明显呈现出下降倾向。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连续三届的全国国民阅读倾向调查显示,2003年全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1.7%,比1998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中有日常读书习惯的读者仅占5%。以互联网…  相似文献   

16.
王琦 《出版参考》2016,(8):51-52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传统的纸质出版业逐渐向产业化、数字化、全球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发达的欧美国家在20世纪末开始向数字化出版转型.我国一些完成改企转制的大型出版集团从21世纪初开始也纷纷发力数字出版业,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05年开始制定数字出版战略,建设“中国数字出版网”;广东省出版集团2009年启动了“电子书包”项目;江西出版集团2000年开始与北大方正Apabi、书生、时代圣典等技术提供商开展合作,计划实现数字化出版流程管理、数字化内容管理、网络销售等,实现从传统的出版物提供者向数字时代内容服务商转型;安徽出版集团推出数字出版及新媒体业务,建立“智慧校园”和社区数字网络教育系统,2010年开通“时代e博”网上教育平台;陕西出版集团、重庆出版集团等也纷纷开拓数字出版领域,全国形成了十大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数字出版产业成为新闻出版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们把以前五十年的出版比喻为“传统出版”或“经验性出版”的话,21世纪的出版可不可以喻为“现代出版”或“前瞻性出版”呢?我想大概是可以的。 我们不应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经验性出版并非不好。从出版的幼年走向成年,非有经验的积累不可;从成年走向成熟,又必须从现有经验出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经验性出版,是一种出版发展中的必须的奠基工程正是在这一经验性出版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要把出版产业这块蛋糕做大”,“要建造出版业的航空母舰”等等,一直是我国出版界的呼声。这种呼声既反映了我国出版企业的现状——不  相似文献   

19.
一本在封面上醒目地标识着“‘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老龄理论文库”的图书——《21世纪的朝阳产业——老龄产业》,日前已由华龄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华龄出版社一年内推出的第三本列入“十五”规划的老龄理论文集。此前已出版有《21世纪上半叶中国老龄问题对策研究》和《榕荫笔谈》,前者是中国老龄协会组织国务院研究室、全国人大内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老龄领域14个问题深入研究后所得论文之结集;后者是中国老龄协会原会长张文范的工作文集。  相似文献   

20.
国家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及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发展数字出版产业作为国家文化建设、出版传媒产业发展、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抓住这次机遇成立上海世纪创荣数字出版科技有限公司,进军数字出版产业,肩负起集团数字出版产业的重任,凭借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完美结合,以“辞海悦读器”为契机,肩负着中国数字出版产业与产销模式整合与创新的时代重任,依靠国家政策和自身的产业优势开启了数字出版全新的渠道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