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心理、强化有意注意、发展好奇心理、鼓舞好胜心理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目的地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都有三“好”——好奇、好动、好胜,数学课堂上,我们应该想方设法顺应孩子三“好”的心理需求,以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好问、好动和好胜的心理特点。在实验教学中利用这些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搞好实验教学至关重要。我的做法与体会如下。1 利用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实验教学中,好奇心理通常表现为被实验仪器、实验现象所吸引,对所发生的现象总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动力可分为:直接学习动机和间接学习动机。前者即学习需要;后者即学习愿望。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直接的近景动机逐步转化为间接远景性动机,应利用学生的“四好”(即好奇、好动、好胜、好学)心理特征,同时,根据职业中学专业教学特点,设计教学内容。1.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直接的近景性动机青少年对新异事物的好奇心理表现最为明显。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会被新奇新鲜的现象事物所吸引,并产生对它们了解的强烈愿望。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好奇心理,在课前布置好场地、器…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既可为教师制定物理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程序提供依据,还能为学生学好物理课程提供指导。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好玩”的心理进行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好奇、好胜、好动是幼儿常见的心理特点。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这些心理特点,优化教学方法,使其心理满足,从而增强幼儿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韩社勤 《甘肃教育》2008,(20):43-43
初中学生从童年逐步向成人过渡的这一时期,生理和心理均未成熟,性格天真活泼、好奇好胜、认识肤浅、思维单一,特点是:纵向思维强,横向思维弱;直观理解易,抽象理解难;随意记忆优,有意记忆劣。  相似文献   

8.
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巧设三阶段趣味学诗法,挖掘学生趣味智力等多元因素,使他们学诗兴趣日益浓厚,更具实效在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实效。  相似文献   

9.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在教学的各个环  相似文献   

10.
浅谈巩固练习中的愉快教育滕炳芳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如何进行巩固练习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证明,采用愉快教育的方法,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把学生的天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组织游戏,激发兴趣我在教完“...  相似文献   

11.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求索、好胜、独创、发散性思维等学习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书本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刻性和勇于创新的开拓性。  相似文献   

12.
正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好玩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能力的不断提高,为他们铺设好成才之路。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一切行动表现往往取决于他们的心理特征。就物理教学而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往往和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想就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谈一谈物理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心理特征。一、好奇的心理特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奇是学生思维的先导,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发现问  相似文献   

13.
一、激发主观能动性作为教育者的教师 ,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为此要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 ,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刚入学的儿童具有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特点 ,他们的求知欲强 ,愿意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 ,喜欢研究新问题发现新规律。我在“三算结合”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 ,一入学就把算盘引入课堂 ,使学生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我首先教会他们如何拨数。对于他们来说 ,算盘不仅是一种学具和算具 ,还是一种“玩具”。当他们得知1颗上珠等于5颗下珠时 ,深深地为算盘的奇妙所吸引。课堂上的…  相似文献   

14.
潘爱红 《成才之路》2010,(22):47-47
本文论述了根据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精心设疑,诱发兴趣,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儿童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好胜。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从兴趣和好奇出发,知识的积累和智能的发展,也多是在无自觉意识下完成的。实践证明,儿童学习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观察就越细致,思维就越积极,反应就越灵敏,记忆就越深刻,学习质量也就越高。因此,教师应抓住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  相似文献   

16.
初中一、二年级学生都是十二、三岁的少年,正是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少年心理发展非常迅速,所以被心理学家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二高峰时期(第一高峰指3—5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概括为;好奇、好学、好动、好玩、自尊好胜而又幼稚片面。  相似文献   

17.
通过我多年物理教学,我发现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心理品质大概归结起来有四大特征:好问、好奇、好动、好胜。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科学教育》2009,(6):24-24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特定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学生,情绪特点是充沛、热情、易动感情,情感反应较强烈,易受感染。因此他们心理有共同的特点:好奇、好问、好动、好玩、好胜。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初探探究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创造是应用创新思维,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分析,最后组合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求索、好胜、独创、发散性思维等学习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书本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刻性和勇于创新的开拓性。  相似文献   

20.
刚入学的孩子,年龄不过六、七岁,他们的心理特征是好说、好动、好奇、好胜,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认识事物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根据儿童这一心理发展规律,课堂教学中借助直观图形和学具的操作演示作为抽象思维的依托。1.通过实际操作唤起儿童对学习的兴趣早在一八五四年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认为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动动手,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新知,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