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学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做起,教师要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科书不仅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而且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源泉。因此,作为教师,不光自己要认真阅读教科书,研究教科书,同时也要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试就化学教学的几个环节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重视课前预习阅读。预习中的阅读活动主要是通读、注点、质疑。开始可布置预习提纲,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在书上标画出预习题的答案。如涉及到元素或化合物的基本知识时,可由学生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其性质,用途。待学生初步养成预习习惯后,对不必冉出预习提纲,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抓纲,抓重点,发现问题。如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方面的内容,则要求学生通过预习阶段的阅读,把自己能解决  相似文献   

3.
作为21世纪的语文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注重预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重视预习指导。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动脑和理解的过程,学生在预习中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4.
预习是学生课前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代成文 《成才之路》2013,(11):78-78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自学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从阅读教材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是学好初中数学,提高上课效率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呢?一、针对实际情况,分步指导1.对学生提出预习要求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听课效率,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列出预习提纲,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其学会学习。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预习指导 ;其次要对学生的阅读加以引导 ,最后使学生建立自学体系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 ,在学法指导过程中 ,要做到学中求悟 ,悟中得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7.
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语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其学会学习。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其次要对学生的阅读加以引导,最后使不建立自学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在学法指导过程中,要做到学中求悟,悟中得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8.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有效预习。有效预习需教师依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生发展特点设计,以指导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许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够,也没有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当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一、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1.预习性阅读应该在课前。预习性阅读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关键,能在课前进行恰当地预习性阅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这样学生可以将提前预习的知识中不懂  相似文献   

10.
一、加强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是指学习新知识时自己独立的阅读和思维。经常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预习,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遇到问题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使课前预习落实到实处,要使学生做到: 1.要根据教学进度,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预习。 2.预习要讲究质量,不要总想着这些内容教师会讲的, 看懂看不懂没关系。对预习的内容要进行深入的思考,要做预习笔记,待上课时专心听教师的讲解。  相似文献   

11.
<正>预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预习意识,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进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一、教师要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预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要"运用自己的心力去尝试了解"新的学习对象。这种自我求知的过程,就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就  相似文献   

12.
正预习是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工具进行科学合理的自主学习行为,构建一定的新认知,并形成一些新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前预习不是看看、了解的浅层次预习,而是有内容、有目标,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预习。有效预习需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是泛读教材。知道第二天学习什么内容;第二层次是精读教材。看懂"例题"并将练习题做一遍,并把在练习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新教材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教师应该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预习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义务教育小语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第七册开始,在每篇课文之前安排了一段简短的“预习提示”,这是加强自学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措施。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呢?一、明确“预习提示”的含义和作用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预习提示”一般有三层意思:一是对课文有关方面作些介绍,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七册教材激发阅读兴趣的形式多样,并且注意把知识铺垫和激发兴趣结合起来。如《趵突泉》一课的预习提示:“山  相似文献   

15.
戴阳 《考试周刊》2012,(32):71-72
小学数学预习环节重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预习要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启发学生多思考为什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设计有效的数学预习导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预习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中的图表、例题、课后习题、质疑问难、搜集媒体资源等有效的预习方法,使学生初步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是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依据 ,也是教师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依据。可数学教材除用数学符号表述外 ,其余全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述。那么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会自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就得帮助学生解决理解数学教材中的祖国文字问题。多年来 ,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点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会自学 ,养成习惯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效果较好。数学教学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培养阅读能力 ?我的…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课堂讲授分四个环节:一、学期伊始教师向学生详细说明本科目的全部教学计划,使学生能主动地计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二、学生阅读、预习教材查阅有关参考书,强调阅读训练。三、教师对教材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从课前预习的自主性做起。指导学生预习方法,明确预习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预习效果;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做到严格检查,让预习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和谐高效。  相似文献   

20.
在由应试教育问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变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预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预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思索和练习的开始,它不仅能为学习打下基础,还可以在培养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等方面起很大的教育作用。预习,说起来似乎简单,其实做起来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方法不当,指导欠佳,就会收效甚微。如何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能力呢?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课前预习,扫清阅读障碍。每篇新的课文,都可能出现一些生率新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挑选出来,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