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家庭教育模糊的性别导向是造成孩子性别意识失衡的首要原因 父母是孩子性别教育的启蒙老师,如果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性别角色不规范,就会影响孩子性别取向的确立,从而扰乱他们的性别认同。家中阴盛阳衰、父母长期分居、亲子关系不良、父母关系不和等都很容易导致男孩儿女性化、女孩儿男性化。  相似文献   

2.
论转型时期亲子关系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时期亲子之间在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存在较多的矛盾与冲突,亲子关系呈现较明显的不良发展态势。导致亲子关系不良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转型对亲子关系优化的冲击、传统子女教养观念对亲子关系现代化的制约以及父母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素养。当社会的发展趋向人本化、民主化、高新技术化、可持续发展化、多元化时,新型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人本的、互动的、询导的亲子关系。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应该做到:(1)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儿童观;(2)开设家长学校,优化家长的知识与能力结构;(3)建立各类咨询与辅导机构,加强对亲子关系形成的指导;(4)引导儿童,学会“理解父母”。  相似文献   

3.
《少年儿童研究》2006,(5):26-27
家庭生活中,父母错怪孩子的事情时常发生。在孩子面前,父母难免也会做错事。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是否能主动承认错误,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能够勇于说“对不起”的父母更容易和孩子建立起平等尊重的亲子关系。那种不愿向孩子认错,而用大道理为自己辩解的父母则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甚至缺乏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亲子关系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亲子关系是一个人出生后遇到的第一种社会关系。在一个人可塑性、模仿性最强的年龄阶段,受到父母有意和无意的、连续、持久、反复的影响必然留下极为深刻的痕迹。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孩子都常常为不良沟通而烦恼。为此,我们开此讲座,以帮助家长学会怎样与孩子良好沟通。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家庭内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孩子来说,亲子关系是最早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孩子最早模仿的榜样.孩子都是努力追随着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积累,逐级反映到他们的个性结构中。  相似文献   

6.
孩子才十几岁,就开始和父母疏远了。一天没有几句话好说;跟同学打起电话来,能说上老半天。这令父母很伤心,也很苦恼,那个整天缠着自己的孩子到哪里去了?是什么夺走了孩子的心?这是很多父母的苦恼。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A4):180-181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良好的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青年涌入城市,他们的孩子则交给老人或者亲戚代为照顾,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心理学中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也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相互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孩子自我概念的建立,道德判断的形成、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及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行为问题等,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孩子的亲子社会行  相似文献   

9.
亲子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业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父母有必要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本次研究选取某班3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展开亲子关系调查。最终发现,亲子关系的得分与亲子交流情况、亲子解决分歧方式、父母教育方式和说话口吻等因素存在显著性相关。因此提出父母应当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建立“朋友式”亲子关系、给予孩子信任和支持、父亲更多参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因“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而引起一些对抗性的语言和行为,为此家长很苦恼,亲子关系不融洽。在咨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家长把心态放平,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允许孩子进行暂时情绪发泄;教会孩子面对冲突时的应对策略;父母双方在孩子面前统一好角色;家长一定要做到忍与等。经过一学期的调整,通过孩子的测验画及家长的反馈,我们看到该家庭的亲子关系开始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1.
幼儿攻击性倾向的成因及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遗传素质及家庭环境的影响,许多幼儿具有较为明显的攻击性倾向。要矫正幼儿的攻击性倾向,首先要改变父母的教养方式,要树立起现代的教育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孩子的挫折容忍力,并通过合理的惩罚,让孩子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其实,孩子不听话,责任并不全在孩子。父母教育理念不正确,教育策略不理智,缺乏必要的技巧,无疑会使孩子“不听话”升级,亲子关系恶化,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要让孩子接受你的合理建议,你母须过亲子沟通这一关,这样,孩子“不听话”行为将大大减少。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过关。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孩子世界的核心,父母是与孩子关系最密切的人。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是否良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乃至成年后的生活。相信各位家长都在努力营造健全的亲子关系,建议您做如下测验,看看成绩如何。  相似文献   

14.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亲子关系对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关注婴幼儿教育和综合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一项重大的教育计划和重要的任务。与西方国家相对比,我国家庭早期亲子关系中权威型父母普遍存在,有的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有的父母没有能力或顾不上照顾孩子,有个别父母还会对孩子使用家庭暴力等。西方相关研究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是,应建立亚平等型亲子关系,定期与孩子沟通;用科学的育儿知识不断完善自己,加强对婴幼儿教育的师资培养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心理学认为,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影响着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当今不少父母忙于工作,缺乏与孩子的互动交往,使孩子因缺乏关爱而产生情绪和人格上的偏异和障碍。泉州市晋光小学密切家校合作,以家长委员会为抓手,增强教育合力,搭建亲子交往平台,促进亲子共同成长。家长委员会是由学校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大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这些学生的普遍情况是:家庭条件较好,缺乏直接的竞争压力与经济压力,一旦遭遇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明显不够。由于在家庭中受到过多的呵护,这些学生的自立能力和进取意识不强,对集体生活不太适应,考虑他人较少,考虑自己很多,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动力和理想追求,却对生活质量的期待与要求很高。往往表现出任性自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可以这样说,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父母,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影响非常之大。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影响;反之,如果在家庭中存在着父母教育方式不当或亲子关系紧张等不良因素,则肯定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假如父母不重视对独生子女的教育,而让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听之任之,则容易造成这些学生在群体中的孤立,形成认知上的偏差和性格上的缺陷。同样,假如家庭里充满专制粗暴,孩子就容易形成暴戾、虚伪的性格;紧张的亲子关系,容易使孩子形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可能引起心理障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父母是孩子成长中最亲密的人,其言行和情绪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乐观开朗、善于处理自己情绪的父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自信心,提升孩子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反之,情绪反复无常、焦虑不安的父母,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如果只关注教育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忽视对自己的情绪管理,轻则影响亲子关系,使教育的效果大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亲子关系现状及教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取了昆明市城区、郊区和农村的14所学校的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初中二年级的1210名学生及其家长作为对象,对其亲子关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把被调查者的家庭亲子关系分为5种类型,再对5种类梨的家庭往居住区域不同、孩子年级不同、家长文化层次不同和职业不同的情况下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l、当前昆明市中小学生的亲子关系类型以理解信任型居多数,专制服从型仍占较高的比例;2、在对家庭亲子关系的状况的认识上家长和孩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存郊区和农村表现得更为突出;3、居住区域、孩子的年级、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等都是家庭的亲子关系状况的影响因素。本文还就亲子关系对家庭教育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亲子关系有其独特的生物学基础和心理学意义,是人类社会最亲密的关系之一。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来说,可确保其生存,有助于塑造其性格;对于父母来说,它可能是最能给人带来满足感的人生经历,也是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努力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良好的亲子关系应具备哪些特质?父母怎样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20.
家长的苦恼 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基本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有时父母即使主动与孩子交流,也难以打动他们,更多的回应是冷漠。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反映与父母在一起感到无话可说,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很反感与父母在一起,一听他们说话就感到不耐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