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面向新世纪的人类自身的发展历程中,维持和保障健康的体魄无疑是最受世人关注的一个话题。对此,一些国内外的学者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具体的方法上都给出了许多具体的分析和论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但还不能从更深的理论角度和实践上对当代及未来人类的诸多健康方式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如对传统的体质观、健康观以及生命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完整认识等)。最近,由甘肃工业大学体育艺术部李重申教授主编的《面向新世纪健康教育读本》以人的生命质量为主题,从人类体质、健康、心理、优生、优育、疾病、寿命以及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先秦道家生命观进行梳理,并对其体育养生思想进行分析.认为:《周易》和《尚书》对先秦道家生命观及其体育养生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生命价值观、生命存在观、生命本性观、生命机制观、生命结构观等生命现形成了道家“重人贵生”、“自然无为”、“自然朴真”、“阴阳气化”、“形神兼养”的体育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3.
论中、西休闲文化的异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探讨代表东方文明的中国休闲文化与西方休闲文化的异同:认为东方民族的休闲活动及其理念主“静”重“养”,西方民族的休闲活动及其理念主“动”重“畅”,中、西体育思想互补和交融。最后认为:体育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西休闲文化的研究,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类生命意义和快乐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篮本”课程观的剖析,认为传统体育课程观应向体育“文本”课程观转向,并对以体育“文本”课程观为指导的体育教学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5.
为了应对现代文明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新问题,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是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并且以“三维健康观”为课程组织的基础。在这样一个新的时期内,体育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范围内如何发挥其“桥梁”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6.
以“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为导向,以入选人类“非遗”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太极拳为主线,基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从特色引领和历史自觉视角对太极拳课程思政建设的文化渊薮、逻辑起点、学理内涵、价值意义、创新路径等进行论述。研究认为:课程思政为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时代启迪;中华文化和谐特质构成太极拳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太极拳课程思政是对体育课程思政学理起点的遵循与认同,也是对体育课程思政学理内涵的丰富与拓展;以太极拳课程思政为平台演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色案例,以太极拳课程思政为契机审视传统武术文化百年演进历史自觉,以“大历史观”为视域打造新时代太极拳课程思政特色品牌,须注重以青年学子为中心实现文化共情,以太极推手为载体培养“君子之争”,以社会实践促进健康与生命教育,以双语教学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以跨界融合实现团队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7.
一,传统保健体育的理论渊源 传统保健体育是一项以人体自身为对象,以自身的健康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它首先涉及到对生命活动的基本认识和对健康状况的评价。为了追求长寿,先哲们对生命本质进行了探索,认为人的始基物质是“气”,人是由“气”凝聚而成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近现代体育发展浪潮中,同自身整个传统与历史命运一样,东方自身几千年来的体育传统与价值被迫中断萎缩。然而,当今以西方文化传统及工业文明为背景的、以竞技运动为主体并以奥运模式为最高形式的世界体育主流已然陷入由其本身固有缺陷所带来的危机与窘境之中。由此,当今世界开始发现并复归古老的东方体育价值。由中国印度及日本所代表的东方体育基本特征是人的生命潜力和身心潜能的内向开发与实现过程。它欲通过人的身心修炼来追求个体的、自我的、内在的生命价值与身心完善,以实现自我生命  相似文献   

9.
以青少年生命质量及其体育健康促进作为研究目标,深入探讨体育健康促进的生命品质,以及生命质量的提高对体育健康发展的促进。从健康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角度审视生命质量与体育健康促进的互动关系,建立以“生命为本”的体育健康促进体系,形成以体育健康教育理念为基础,生命质量提升并实现生命自然为本征的体育健康促进与生命质量的生态化、绿色化发展。提出健康与协同:青少年学生体育健身习惯的养成,社会性:青少年生活体验中充满乐趣,心理塑造:青少年的情感体验等青少年生命质量与体育健康促进互动的路径,为青少年生命质量研究提供现实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文化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和传统体育养生之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与宗旨,而传统体育养生正是基于对人性的关爱、对生命的敬畏发展起来的,它追求的是人的健康与长寿。因此,和谐社会与传统体育养生在本质和内涵上有着内在统一和呼应,并且在现代社会里,人类新的健康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出现,而传统体育养生对于促进人类健康和缓解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有着非同一般的必要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主导传统体育养生的运动生理学就是运用运动生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研究和剖析传统体育养生功法锻炼的生理效应,从而揭示传统体育养生的运动生理学作用机制。传统体育养生效果的验证模式突破了原来只能靠习练者个人主观感觉体验的验证模式,走上了客观的实验验证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刍议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人繁乱无章的生活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负担越来越重。在人们不断追寻和提高更好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养生”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通过情志调节、缓速运动等途径促进人体健康,可使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有效地回避和弥补现代社会给人类健康造成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农村体育"四维健康"组合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农村传统习惯和场地特征,结合农民的生活规律、劳动特点,构建具有农村特色、切实可行的农村体育"四维健康"组合体系.包括农村体育身体健康服务体系;农村体育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农村体育社会健康服务体系;农村体育环境健康服务体系.通过政府组织、经济杠杆、体育文化、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意识引导等,建立农村体育"四维健康"长期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传统体育养生运动在成都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传统养生功法在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传统养生功法在全民健身中积极作用,实现对传统体育养生市场化推广。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既重视"常态"又重视"发展"的角度,用自编《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问卷》,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5个维度的7个项目上。体育专业大学生随年级的增长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逐渐增加,三年级学生较二年级学生的积极性有显著的提高,这与体育专业大学生逐步社会化的过程有关。体育专业大学生在5个项目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5个项目涉及4个维度,分别为:成功体验与控制感,环境适应与控制挑战,表现自我,自我接纳和认同维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得知大学生对“健康”的认知存在较大误区,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旧是以“是否有疾病和体质虚弱”作为其自我评价是否健康的标准。同时,健康自我评价的程度对男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着正向的积极影响,对女大学生的影响则没有得到统计学上的证明。指出高校体育要加强对大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注意满足女大学生的体育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有中医理论作为其基础,理应成为人们修身、养生的第一选择。但是,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在我国开展的并不尽如人意,针对此现象,对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做全面分析,找出其在高校开设的必要性,使它进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中,使青年一代更懂得科学的健身,增强体育养生与保健意识,在高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学体系,从而开设养生学课程使之改变学生体质下降趋势,促使人才素质全面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论先秦时期养生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养生术博大精深,集医家、体育于一身,融强身、医疗为一体,在强身健体方向独具特色,能起到现代体育无法替代的效用.究其根源,就要追溯到百家争鸣、思想界空前自由的先秦时代.  相似文献   

19.
道教的养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创新,对传统体育养生有深刻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继承了中国古代道教的养生思想,进而加以修改、创新,从精神性情与物质躯体两方面来构建和谐的人体。文章通过对道教理论及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现状的阐述,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道教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修炼形式上和现代处世上对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健康新论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胡小明 《体育与科学》2005,26(1):1-4,52
本文分析了传统体育理论着眼于"增强体质"的局限性,指出健康的概念将因人类意识的发展而从生物学意义扩展到人文价值判断,认为中国体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必然以健康作为新目标,明确提出"小康体育为健康"的发展导向.健康价值观包括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小康社会的健康发展、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