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档案公布与档案公布权 档案公布权,是关于档案公布的权利,即权利主体人决定档案内容信息是否公开发布,以及于何时、何地、通过何种方式与表现形式予以公开发布的权利.讨论这种权利,有必要先弄清楚什么是档案的公布.  相似文献   

2.
我国<档案法>一直奉行建立公共档案利用与公布的二元制度.而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转变,档案公布权的设定越来越不适应档案开放利用工作发展的需要.本文在研究我国档案公布权设置的历史背景、取消公布权的现实基础、国外档案立法经验等的基础上,建议<档案法>修订中应当取消开放范围内档案公布权,而对于未开放范围内的档案公布权仍需保留.  相似文献   

3.
相对来讲,档案公布还是一个新问题,这是自中国开放历史档案以后出现的新问题,已经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但是前十余年取得的进展微乎其微,对于档案公布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近十年。综观近十年来有关档案公布研究的方方面面,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档案公布的概念和含义1.档案公布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对档案公布的概念主要有三种解释:其一指档案馆(室)提供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其二指档案提供利用的宣传辅导;其三指通过出版物、印刷品或传媒首次将档案内容向社会公开发布。2.档案公布的含义。关于档案公布的含义,档案…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对档案利用权与公布权的规定 1、关于档案利用与公布概念的界定.档案利用与公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中,档案利用与公布是对档案进行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处置,档案利用包括对档案的阅览、复制、摘录等形式,而档案公布则是指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档案内容信息,也即档案信息首次公之于众的行为,它包括通过报纸、刊物、图书等出版物(包括声像、电子出版物)发表、媒体播放(包括网络传播等)、展览、宣读等形式.  相似文献   

5.
档案文献编纂规模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编纂公布档案文献的总量,它在总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档案文献编纂公布的状况.编纂规模的构成从编纂单位看,既包括档案界内部(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编纂公布的档案文献,也包括档案系统之外的社会上其它部门和个人如中央文献研究室、各级党史部门、军事部门、历史研究部门、经济部门、科技部门、博物馆、纪念馆、高等学校等编纂公布的档案文献;从编纂公布形式和途径上看,既包括出版部门出版的传统的书籍形式的档案文献,也包括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等途径公布的单篇、组合档案文献及声像档案文献等.  相似文献   

6.
罗滦 《档案管理》2011,(1):13-15
长期以来,我国《档案法》一直奉行建立公共档案利用与公布的二元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转变,档案公布权的设定越来越不适应档案开放利用工作发展的需要.故在新一轮的《档案法》修订中,一方面,有必要考虑废止开放范围内的档案公布权,取消开放范围内档案公布主体的限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  相似文献   

7.
对档案馆国有档案公布权的思考——《档案法》审视之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对《档案法》规定档案馆国有档案公布权谈了看法:1.国有档案公布权的权责不一致及对档案利用工作的影响;2.国有档案公布权与利用目的的矛盾;3.国有档案公布权与政务信息公开的矛盾;4.国有档案公布权与档案开放的矛盾;5.对设置档案馆国有档案公布权的困惑。  相似文献   

8.
论档案开放与档案公布的不可分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法>第19条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第22条又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未经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这表明,在我国,档案"开放"不等于档案"公布",即便是已开放的档案,在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之前,他人不得自由传播.这样,对利用者而言,开放的档案可以利用但不能公布.那么,档案开放与档案公布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本文将追溯两个语词的发展脉络,并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2020年6月2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对档案利用与档案公布条款进行了修正.文章基于新修订《档案法》涉及的档案利用与档案公布条款,回顾了我国档案利用权与公布权讨论热点,分析了现存法规在公布与利用的权责、公布审核程序以及国外立法趋势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要转变档案开放思想,完善开放鉴定程序,取消公布权的审核,以及进一步完善档案法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公布了,这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史上一件大事.《档案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档案的法律,它总结了我国档案工作的丰富经验,集中体现了全国人民包括档案工作者保护和利用档案的意愿.《档案法》的公布和贯彻实施,必将进一步促进档案事业的兴旺发达,从而使档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时"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案的分析,浅议我国已开放档案的利用与公布问题,建议取消关于档案公布权的规定,以求进一步扫清档案利用者在利用档案的过程中不必要的阻碍,保障档案利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广角     
对国有档案公布权的再认识赵力华在《中国档案》2005年第2期上刊登此文。作者认为,随着政务公开的发展和公民利用档案意识的逐渐增强,有必要对国有档案的公布权问题重新加以思考。一、我国当前对国有档案公布法律规定的现状及其历史必然性。关于国有档案公布权问题,世界上通行两种模式:一是档案利用权与档案公布权合一,公民有档案的利用权,也有档案的公布权;二是档案利用权与档案公布权分离,公民个人有档案利用权,但档案公布权属于国家。我国在档案公布权的法律规定上采用后种模式,作者认为,这是由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情况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档案开放公布中的法律规定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angAn向社会开放档案、公布档案,是搞好档案利用工作的前提,也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之一,正确理解并真正掌握相关法律规定的内容,档案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才能依法做好有关工作,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对利用者来说也才能正确行使法律赋予自己利用档案的权利,承担法律规定的相应义务。 一、档案开放与公布1.档案开放与公布法定主体的权利义务《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涉及到档案开放的主体规定,都限定为国家档案馆,而档案公布的主体则涉及到各个方…  相似文献   

14.
郭敏 《浙江档案》2000,(10):17-18
档案作为一种原始记录,反映了档案形成主体的状况与活动,其凭证价值反映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为凭证,其内容信息被公之于众,然而,档案的公布要受到诸多法律的限制.这些限制要求我们在公布档案时慎之又慎,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侵权行为.尤其是我们档案工作人员,本着良好的愿望开展编研工作,却在档案的公布上没有把好关,损害了国家利益或侵犯了他人利益,势必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甚至被推上被告席,这实在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15.
一、档案编纂工作组织系统 档案编纂工作组织,是以编纂公布档案为共同目标,按一定方法进行分工协作的人的行为系统. 建国以来,我们已建立了体系较为完整的多层次的档案编纂工作组织.  相似文献   

16.
综合档案馆档案利用与公布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综合档案馆档案开放利用公布中存在的法规不完善、利用公布相关者权限划分不当、开放鉴定滞后制约了利用服务、编研与利用需求不对称、利用部门审查利用公布面临困难、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对策:修改完善档案法规、明晰档案开放利用公布相关者的权责、加强档案开放利用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加大档案开放利用服务宣传与引导、提升档案开放利用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培养高水平与专业化的档案服务团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国有档案公布权的立法演进,分析其行使现状,提出国有档案公布权是一种公权力,档案馆或有关机关既是权力主体,也是责任主体,行使权力即为履行责任。国家应通过制定公布权行使程序,将国有档案公布列入档案部门工作规划和考核体系,建立档案公布基金等方式,促进档案馆及有关机关积极行使国有档案公布权,满足社会公众档案利用需求,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8.
一、填空:1.档案馆中保存的属于集体或个人所有的档案的公布权,应由( )行使。2.档案馆全宗编号一般不按立档单位社会地位高低和相互关系,而是按照( )来编定。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拥有公布档案权利的是档案馆或档案形成单位,对于其他非国家所有的档案,档案公布权属于档案所有者,但档案所有者在公布其档案时必须遵守国家保密的规定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利益。本文主要针对国家所有的档案,探讨档案开放与公布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档案公布权的废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档案法规中,档案公布权的设置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档案信息流通与传播的法律依据,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印记,也与档案法规部门立法的现实分不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转变,档案公布权的设立越来越不适应档案开放利用工作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