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叶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了三年的教案,最终还是个普通老师;一个教师如果能够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那就可能成为名师。”随着校本研究括动的深入开展,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成为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反思就越发显出了它的重要意义。但是在与很多教师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好多教师手头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但是,当笔者问到为什么不及时地写一写教育教学反思时,大多数教师要么自己认为事情太小不值得一写,要么说不知如何下笔。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成长状况的一种自主省察实践,应是浸润教学相长的"桃花潭".可具体实践中一些教师要么视其为一种负担,习惯驻足于蜻蜓点水、草草应付的"小溪畔";要么只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忽视对与之相关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行深入探究;要么认为反思就是想一想课堂表现,写一写自己的想法,根本不考虑如何指导、纠正、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如此"浅浅的反思"又怎会滋生出实际价值呢?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课后小结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自我反思。从广义上说它是在体育教学中对体育课程标准执行力的一种检验;从狭义上说它是教师对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以及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表现等方面的一种反馈和总结。可以说,教师的教学经验就是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积累和丰富的,而只有不断总结、提炼、推广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现在有一些体育教师只愿“动体”而不愿动笔,每当需要做教学经验总结、写教学体会时,要么没有素材,要么不知道怎么写。笔者结合多年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写好体育课的课后反思。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生物教师要逐步完善自己,完善教学,使自己快速成长为一个成熟型教师,应该从培养“反思”习惯开始.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校本研究是当前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提高教师素质的手段,其中,教师写教育反思是强化校本研究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但笔在与教师的接触中发现,有些教师由于缺少了写教育反恩的习惯或找不到有效的切入点,尽管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反思的教育教学事件,也未能写出来,确实遗憾。笔认为,教师应该在写教育反思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逐渐培养自己观察问题的能力,培养起良好的反恩习惯。  相似文献   

6.
一、唐老师的困惑 笔者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接触一线教师,发现他们对教学反思是又爱又无奈.教学反思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为他们觉得,教学反思要么成为一种额外的负担,要么是无效的累赘.唐老师在自己的反思日志中表达了同样的困惑. 时常看到一些文章中提到教师要敢于反思、善于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事实上,我也认同这点,也在不断反思.我经常写一些反思日记,记录自己上课的情景,写下自己的教学感受.可是一年多过去了,我感觉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最令我痛心的事莫过于学生的作文了。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得有板有眼,语言车载船装,一轮到学生写作,要么不愿意写;要么无话可写;要么假话连篇。这使我陷入了沉思,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如何让学生变得有话可写,如何让学生写自己最深、最真的生活?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入手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看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  相似文献   

8.
张克勇 《甘肃教育》2014,(17):41-41
正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剖析的过程。它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的"助推器",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需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物"  相似文献   

9.
曹云 《教育革新》2007,(11):17-17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却有可能成为名师。"《学记》中也有:"学后知不足,教后然知困也。"可见,写教学后记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视、思考和总结。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反思”被认为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笔者在我市地理“教学反思”评审中,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存在下列问题或误区,因此提出矫正供大家商榷。一、格式有模式化倾向案例1:1.4“地球运动的意义”教学反思教师反思模式:写成功之处——知识组合系统简洁,做到联系实际,应用图示法解决难点。写不足之处——教学上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未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写教学机智——学生例举熟知…  相似文献   

11.
伴随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撰写教学日记成为教师必修的功课之一。可第一次检查这项工作,结果就令我大失所望。老师们的教学日记要么写成自学笔记,要么摘录教案,要么三言二语写成流水账,要么蜻蜓点水随便总结一句,很难体现反思的作用。而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一个教师只有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或他人,认真反思自己,  相似文献   

12.
一、唐老师的困惑 笔者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接触一线教师,发现他们对教学反思是又爱又无奈。教学反思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为他们觉得,教学反思要么成为一种额外的负担,要么是无效的累赘。唐老师在自己的反思日志中表达了同样的困惑。  相似文献   

13.
写教学反思不仅是每一位走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师的必修课,更是教师提高专业素质,走向成功的最有效路径.那么,面对课改以及课堂上所发生的众多的教学事件,教师应该怎样写教学反思?笔者认为,教师写教学反思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是反思什么?二是如何反思?下面,笔者根据自己走进新课程改革后的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和粗浅认识,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教学标准要求不断检验自己,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审视、分析和思考,不断回顾总结分析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我教育意识并转化为教学行动。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都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充分地说明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快速成长的催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谰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反思,就教育工作而言,笔者认为就是是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写好教学后记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和必要了.教学后记主要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写教师的"教"1.总结"亮点"指出,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叶谰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一种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办法,是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过程。教学了苏教版第五册语文第5课《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后我进行了一些反思,这里与大家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7.
教学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渠道。好的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教学思想的深人剖析,是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审视和修正,  相似文献   

18.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要反思成功之处,反思失误之处,反恩学生的见解,反思学生的问题和建议。写好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要反思成功之处,反思失误之处,反思学生的见解,反恩学生的问题和建议.写好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审视与思考,有三个要素:一是反思过去,二是反思自己,三是批判性思考。教育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网络博客的兴起更是为一些教师教育反思的发表提供了很好的园地。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