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商标侵权行为的行政处理王明刚李云凤目前,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制裁,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均由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做出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对于假冒注册商标和商标侵权行为,被侵权人既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相似文献   

2.
因环境污染而导致的侵权行为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民事侵权行为的特殊侵权行为,但在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当中.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原则仍为传统民法的同质赔偿原则,这导致了对受害人的救济严重不足和对加害人的制裁不力。本文在分析同质赔偿原则局限性的基础上认为: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领域适当地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是必要可行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民事责任的救济、制裁与预防功能,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商标侵权犯罪案件日益增多,而目前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于侵犯注册商标犯罪方面的规定不够明确,导致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假冒注册商标罪时对于“明知”、“同一种商品”、“相同商标”等的判断标准不一致。应该完善关于商标犯罪的法律规定,实现与有关注册商标、商品分类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的衔接,正确理解“明知”、“同一种商品”、“相同商标”的含义,从而正确区分商标侵权行为中犯罪与行政违法、民事侵权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发生在高校校园里的侵权行为日趋上升,根据侵权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不同,可以把校园侵权行为分为行政侵权行为和民事侵权行为两类。行政侵权行为主要是指高校处分权的不当行使,民事侵权行为根据归责原则不同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面对校园侵权行为,学生应理性维权。  相似文献   

5.
继承开始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继承人的继承权会受到非法侵害,为保护继承人享有的继承权,制裁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各国法律均赋予继承人以继承回复请求权。  相似文献   

6.
郭俊 《天中学刊》2013,28(3):45-48
我国现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婚内侵权又缺乏民事救济,大量的婚内侵权行为无法得到制裁,因此出台婚内侵权责任制度尤为必要。夫妻独立人格意识的增强、夫妻个人财产数量的增加为构建婚内侵权责任制度奠定了基础。可以重点从完善现行的夫妻约定财产制、扩大适用非常财产制的重大事由两个方面,为构建我国的婚内侵权制度排除障碍。  相似文献   

7.
商标侵权行为与商标淡化行为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两种理论,并不互相排斥。由于二者的立意、角度不同,判断标准各异,出现相互交叉的情况在所难免。同一个案件完全有可能会同时使用商标侵权行为和商标淡化两种诉因,产生责任的竞合。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的犯罪与民事侵权行为经历了从混同到分离的嬗变。当代的犯罪与民事侵权行为在区隔的基础上出现了融合的趋势,需要对两者之间的界限作重新梳理。违法性是犯罪与民事侵权行为的核心,深入探讨违法性的差异有益于厘清两者的内涵与外延。犯罪与民事侵权行为在违法性上的差别包括侵害法益类型、违法性的实质与违法性的程度三个方面。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以追溯至犯罪与民事侵权行为"栖身"的法律文本的规范目的之上,即刑法关注惩罚,侵权责任法重视恢复。  相似文献   

9.
网上证券交易作为证券交易的一种交易形式,在带来便利和快捷的同时,相应地给立法和司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问题。作为网上证券交易发展历史较短的我国,随着网上证券交易的实践逐步增多,其中的民事侵权行为也开始出现,并显示出其自身的特点,相应的民事侵权的立法和司法的完善就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不法原因给付,世界各国均作出了“不得请求返还”的规定,我国民法没有类似规定,司法实践中有的判决给付违法无效、财产返还,有的由人民法院根据《民法通则》规定给予没收给付财产的民事制裁措施。这里从不法原因给付的概念、构成、“给付”的效力、国外“不得请求返还”的立法理由及其争议,以及对无效返还和没收充分处理方式的评述,探索合理的解决途径,同时对我国民事制裁制度提出置疑。  相似文献   

11.
学校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民办学校数量将逐年增加,这样,学校事故该如何处理,将成为日益重要的话题。很多人认为,学校事故发生在学校,就是学校的责任,就应该由学校负责赔偿,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也无法律依据。学校事故由于伤害学生的身体,因而可能构成民事侵权行为、刑事犯罪行为或者行政违法行为。本文仅就民事侵权行为,应当由谁承担责任谈点个人的观点。笔者认为在学校事故的处理上,应该严格坚持过失责任原则,我国《民法通则》对侵权行为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除…  相似文献   

12.
因著作权侵权情形严重,必须完善立法加强对著作权人的保护。完善的立法需要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性质与特征是一个需要明确的理论问题。著作权侵权行为在性质上应为特殊侵权行为,因为其符合法律对特殊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有利于切实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制裁侵权行为。著作权侵权行为五个方面的特征是:侵权形式上的特殊性;法律适用上的严格地域性;侵权对象的多重性;侵权形式的多样性及侵权行为的隐蔽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该法关于侵权法律适用的规定与之前的法律相比,有很大的变动。文章通过对我国涉外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现行立法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有关涉外侵权法律适用的相关规定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解读,以期有益于我国未来的司法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我国《商标法》第38条明确了商标侵权行为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这是商标侵权案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商标侵权行为。具体可分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中外法律有关民事侵权混合过错的规定,分析了混合过错的特征、构成条件及其种类。并根据司法实践中混合过错产生的原因进一步说明侵权行为运用混合过错责任的范围及在责任承提、赔偿计算上理应适应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配偶权初探     
婚姻法的修改,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围绕着配偶权、离婚标准,婚内强奸以及制裁第三者等热点问题,社会各界各陈其词,莫衷一是,婚姻法修改草案也因此几易其稿。修改后的婚姻法,是否要确定配偶权的问题,学者分歧很大。笔者从概念界定、特征、内容、配偶权侵权方面对配偶权进行了粗浅的探讨,认为把配偶权概念引入婚姻法有利于制裁破坏婚姻关系的侵权行为,为受害者寻求司法救济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领域应当适用何种归责原则:是过错归责原则抑或是无过错归责原则抑或是两者皆适用,何者为主?在我国,民事基本法及知识产权特别法都没有明确规定,在理论界尤其是司法实务界也存在着诸多分歧。本文从民事侵权一般归责原则及司法实践层面进行分析,考察TRIPS协议及不同国家的立法例并结合我国立法现状和实际国情,来考量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以达统一适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事立法确定了共同侵权连带责任的承担制度,这对于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一种不同于一般共同侵权行为的特殊共同侵权行为,即“加害人不确定的共同侵权行为”。对这类行为,,有的称为“共同危险行为”①,有的称作“准共同侵权行为”②。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揭示出了这类行为的含义和特征,但似嫌不够准确、恰当,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加害人不确定的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实施某种可能致人损害的行为并业已造成他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但又无法查明加害人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商标权成为一项日益重要的民事权利。在全世界范围内,商标专用权成为许多知名商家的必争之地,有关商标确权的诉讼也日益增加。在我国,对商标权的保护采取的是司法与行政"双轨制"的保护模式,这是我国商标权法律制度区别于其他国家法律的特色之所在。商标争议案件作为商标授权、确权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行政权与司法权都在其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反向假冒商标是指未经商标权人许可,消除他人的商标而将自己的商标用于他人的商品或腮务上进行销售的行为。通过对理论界关于商标反向假冒中几个争论较大的观点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商标反向假冒不仅构成侵权行为,而且构成对商标权的侵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