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提取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FRFT)的局部放电噪声抑制方法。首先对含有白噪声的局部放电信号做分数阶Fourier变换,在分数阶Fourier变换域内,随着阶次p的变化,信号能量谱呈现不同的时频聚集性,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扫描到最优分数阶Fourier变换域,然后根据法则利用小波分解算法得到的噪声强度在最优分数阶Fourier变换域内对含噪信号进行去噪处理,从而抑制噪声干扰。相比传统小波去噪算法,该方法具有自适应性强,且处理效果明显等优点。分别对仿真信号和实际信号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局部放电现象是电气设备的绝缘介质在长期的使用和运行过程中产生局部缺陷的一种重要表现。局部放电现象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结构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如果不及时发现局部放电的位置并对局部放电问题进行排除,放任局部放电问题发展,就会使得电气设备的绝缘结构被彻底破坏,造成设备故障、火灾等严重后果。特高频检测技术是目前局部放电源定位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本文对采用特高频检测技术的局部放电源定位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局放),相当于某种绝缘介质被意外地击穿后产生的放电现象。它和我们了解的击穿或是闪络有所区别,局部放电或许是绝缘区域造成的微小击穿,也是绝缘劣化后的第一种表征。对局部放电信号进行检测,可以体现大型电力设备自身的绝缘状态。局放信号检测过程中,抗干扰才是首要处理的问题。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局部放电几种典型的检测方法,并对局放干扰提出具体的抵抗措施。  相似文献   

4.
局部放电现象是电气设备的绝缘介质在长期的使用和运行过程中产生局部缺陷的一种重要表现。对局部放电源进行定位,不仅是发现电气设备绝缘介质局部缺陷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止局部放电现象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结构造成进一步破坏的重要举措。如果放任局部放电问题发展,使得电气设备内长期发生持续的局部放电现象,就会使得电气设备的绝缘结构遭到彻底的破坏,容易造成设备故障、火灾等严重后果。特高频检测技术是目前局部放电源定位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由于特高频检测技术的有关算法比较复杂,计算时间比较长。为降低算法的难度,本文通过分析局部放电辐射电磁场的传播特性,以及接收电磁波的传感器的相关因素,建立起一个信号传播衰减模型,基于该数学模型来获得获得变电站内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GIS的局部放电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目前普遍采用的5种在线监测方法。介绍了相位门极控制、物理-化学诊断、小波和有限时域差分等近期新的研究,在故障模式识别方法中,重点介绍了通过局放信号相位分布与放电模式极性间关系判别故障类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法是目前检测带电设备局部放电情况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有局放信号的测量、外界干扰的排除、信号波形的分析等几部分。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带电设备内部局部放电的超声波信号,并通过分析波形判断是否有局部放电发生的技术手段,特别适用于现场在线检测。基于此,本文所阐述的新型配电线路巡检装置,通过搭载于无人机上,利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可有效检测与管理每条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更好地解决带电线路的巡检问题,提高安全性、效率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离线检测与在线检测的方法及准确性、灵敏度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变压器电磁场的计算机仿真,分析了影响在线检测灵敏度的因素;离线和在线检测对于变压器的稳定可靠运行都有其显著价值,因此需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更为合理的状态检修机制。  相似文献   

8.
贺振华 《大众科技》2010,(10):151-152
分析了红外成像法和紫外成像法这两种绝缘子在线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影响因素,并对其应用于变电站污秽绝缘子现场运行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红外成像法、紫外成像法分别适用于能产生局部发热、局部放电的缺陷。比较而言红外与紫外相结合的方法对绝缘子的在线检测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电力变压器在电网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局部放电对变压器造成的危害。引出当前局部放电的常规检测方法,并对几种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重点对超高频检测局部放电的原理和超高频检测局放的实现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超高频检测局放在应用中的体现以及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是目前电力系统检测过程当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检测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主要原理。并在此技术上,对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气体绝缘组合开关(GIS)在高压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对G1S内可能因生产制造或长期运行中出现的潜伏性绝缘缺陷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局部放电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针对局部放电产生的电磁波在GIS内部的传输特性理论分析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G1S内长期放电会引起绝缘劣化,甚至击穿或闪络。GIS内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是发现这类缺陷的有效手段,对实时掌握绝缘状况,提高GIS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比较成熟的检测方法是脉冲电流法、超高频法和超声波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发生故障的110kV组合预式电缆中间接头进行解剖,分析认为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环氧筒内嵌电极与环氧绝缘界面存在局部放电,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形成贯穿性导电通道造成击穿,并提出了开展在线局部放电测试对绝缘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变压器在设计、制造、安装和进行维护等方面原因使绝缘存在缺陷,抗短路能力降低,因此近年来主变的事故较多,其中威胁安全最严重的绕组局部放电性故障。因此,提高变压器安全运行的最主要任务是早期检出绕组内部的局部放电性缺陷。通过对变压器内部故障发展过程的分析,提出油中氢气水分在线监测早期检出局部放电性故障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并论述了油中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评述了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下简称GIS)中局部放电的各种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等,通过分析比较,认为超高频法在GIS局部放电的在线检测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童理 《科技风》2011,(21):39
PD(PartialDischarge,局部放电)是指在局部高电场的作用之下,电力变压器中的薄弱环节出现的一种异常放电现象。局部放电(PD)现象对电力变压器的绝缘介质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首先,绝缘介质在放电点的直接轰击作用下的破坏点会逐渐扩大直至绝缘击穿;其次,放电作用下的化学作用会腐蚀绝缘介质,并逐渐导致其击穿。因此,提取变压器的局部放电信号便具有预防意义。但是由于电力变压器有非常多的电磁干扰因素,如果想从这些较强的电磁干扰中的提取变压器的局部放电信号则具有很大的难度。在本文中,笔者介绍了变压器局部放电(PD)信号以及各项干扰因素的特点,并利用小波阈值法和干扰频带内信号的插值补偿实现了对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的去噪。  相似文献   

16.
杨支军  叶子奎 《内江科技》2007,28(5):101-101,110
传统的傅里叶分析由于在时域不能局部化,难以精确检测到信号发生突变的时间.小波变换由于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故能精确检测到信号发生突变的时间.本文介绍了应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检测信号突变点的方法,仿真结果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小波变换突破了传统傅里叶变换等信号处理方法,在时域和频域上可同时对信号实现局部化处理,更符合信号非平稳的变频带结构特征,因而在信号检测奇异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将小波检测信号的奇异性理论应用于突变点的检测中,在分析信号奇异性的性质及小波基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应用中小波基的选择原则。针对信号的不同特征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并且应用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所选的小波基具有很强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孙成祥  晁勤 《科技广场》2006,(11):11-13
小波变换突破了传统傅里叶变换等信号处理方法的限制,在时域和频域上可同时对信号实现局部化处理,这更符合信号非平稳的变频带结构特征,因而在信号检测奇异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小波应用在信号奇异性检测方面变换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0,(13)
局部放电检测是预防电力事故的有效手段,因现场强烈的电磁干扰,提取的局部放电信号往往混入了大量的噪声。因此噪声抑制是局部放电检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借鉴偏微分方程(PDE)在图像噪声抑制中的良好表现,将其引入到局部放电信号的去噪中,并在Labview中进行了实现。结果表明,偏微分方程对噪声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量故障统计分析表明,绝缘故障是影响变压器可靠运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变压器在线检测是对变压器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管理的技术,根据掌握的实时数据判断设备的健康水平,保证设备运行处于可控状态,降低故障率,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实时数据和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在线监测是从预防性检修向状态检修过渡的纽带和必备的技术手段。随着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维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局部放电的有效检测对于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