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在总结其他地区重大地震灾后重建的经验基础上,认为灾后重建不只是经济重建,而是涉及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变化,以及人们生活变化的重大转型发展,旅游重建不只是旅游设施的恢复重建,而应包括提升旅游地形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员工技能、市场营销和建构新的伙伴关系的综合发展,以期这些认识及重建策略对四川汶川灾区灾后旅游重建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旅游城镇化被视为一条将产业更新与城镇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地方感理论为基础,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彭州白鹿镇灾后重建区旅游城镇化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白鹿镇景观城镇化情况良好,人口城镇化较低,对地域城镇化及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城镇化的感知则在不同居住区域和住居重建模式的居民间出现了差异。居民感知差异主要受到白鹿镇所处的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居民与外来人口比例、居民住所与旅游核心区的距离、居民灾后重建住房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文章对旅游城镇化建设的外部导向性、城镇化发展区域不均衡、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灾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关注区,其科学重建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体现在灾后经济、社会、生态、文化重建的方方面面。汶川地震灾区探索出了一条融合共建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包括与科学重建融合共建,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的融合共建,并在不同区域有着差异化的实现模式,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区域路径与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世界文化遗产地青城山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描述性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初步完成后四川世界遗产地国内旅游者旅游动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灾后重建初步完成后,四川世界遗产地国内旅游者旅游动机主要以游览观光动机、逃离保健型动机、情感交流动机三种传统旅游动机为主。本研究明晰了灾后重建初步完成后四川世界遗产地国内旅游者旅游动机状态,为世界遗产地旅游恢复发展提供科学的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5.
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使作为四川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受到沉重打击,地震波及地区,包括了成都及四川的重要旅游景区景点、以及通往主要景区的交通线所在区域。如何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恢复四川旅游业,就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认为,结合四川的实际情况,在灾后重建四川旅游业,可以采用启动市场、震后营销、重新规划、突出重点、阶段推进、文化重塑、探索新路的方针。  相似文献   

6.
阿坝州是四川的旅游产业发展重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又存在很多问题。旅游业在开发过程中对自然和文化的破坏,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尤其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阿坝州旅游业一度受到重创。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努力实现三大效益的协调,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落实好灾后重建工作,促进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灿烂,名人辈出,崇拜名人和体验名人风范成为旅游者追求的新时尚,名人文化旅游资源也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江油作为诗人李白的故乡,李白文化旅游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亦存在不足,灾后恢复重建是江油李白文化旅游开发创新的契机.本文分析了江油李白文化旅游开发意义、现状以及灾后开发创新的可行性,提出了灾后江油李白文化开发创新的"GCLEL"模式及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汶川地震紧急救援、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三阶段为时间维度和理论框架,对各不同阶段社会工作承担的角色以及发挥的功能进行具体分析。在紧急救援阶段,由于"社工的不成熟和不自信,当地政府的不接纳,民政不放心,国家没政策",社会工作者没有采取实质的行动和举措;临时安置阶段为社会工作者的"需求评估和零散行动"阶段,社工们在资源链接、个案管理、冲突协调、政策倡导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灾后重建阶段为社会工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阶段,从最初的深圳、上海、广州三家社工站发展到30多家社工站,期间,运用社会心理能力建设模式开展灾后社区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进行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标志着中国社会工作走上了本土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三个阶段"的社会工作评析和总结也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灾难社会工作的实务发展和理论框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汶川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经验是我们今后应对巨灾和进行社会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吸取和借鉴的教训.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对经验与教训加以总结与凝练.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大地震对灾区学校传统的教育文化是一次重大的检验,灾区师生面对灾难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勇敢、团结、互助等精神折射出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灾后教育文化重建必须总结、继承和发扬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各高职院校遵循国家政策,因地制宜、与时俱进,通过市场调查和用人单位走访,了解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前景和岗位要求。《旅游英语》课程的设置则顺应了旅游行业发展的新动态,那么如何在旅游英语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则成为大家都迫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老虎笙"是楚雄彝族珍存的文化遗产,应深入发掘研究,向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努力;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审视"老虎笙",应从五个方面人手.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文化本体与生态环境保护、"老虎笙"所蕴涵的文化价值观构建与传承、坚持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一体和互动原则、"老虎笙"所在的社区与文化主体组织与利益协调以及借助旅游业适度进行产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3.
"老虎笙"是楚雄彝族珍存的文化遗产,应深入发掘研究,向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努力;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审视"老虎笙",应从五个方面入手,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文化本体与生态环境保护、"老虎笙"所蕴涵的文化价值观构建与传承、坚持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一体和互动原则、"老虎笙"所在的社区与文化主体组织与利益协调以及借助旅游业适度进行产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4.
追逐"朝阳"--桂林历史文化旅游30年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历史起源早,文化开发早,文化密集,文化质量高,在中国的南疆撑起了一个国务院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从政治转向经济建设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桂林以山水的名望赢得了旅游业的辉煌,形成了桂林人对旅游业发展思想认识的基础。桂林发展旅游业,从山水风光旅游到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旅游产业化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明晰的过程。全面总结桂林30年进行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的经验教训,构筑与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相称的桂林历史文化旅游体系,迎接新世纪桂林旅游业全面发展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绥化市"寒地黑土"品牌的建立,为绥化市旅游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依据SWOT分析方法,对绥化市旅游业进行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因素分析,并根据其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核心地区优势,提出在寒地黑土经济条件下打造绥化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16.
“先进文化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对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先进文化论”继承了文化的人民性理念.更强调文化先进性.强调文化建设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主要任务,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发文化的生产力,不断提高综舍国力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目前,红色旅游热席卷全国,有必要进行冷静思考。发展红色旅游应本着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保护与发展同步、效益与投入并举的原则,走一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湖南旅游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要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就必须认清形势,统筹安排,加快各项设施建设。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化战略、人才战略、资本战略、名牌战略,才能使湖南旅游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在新世纪里真正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工业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在工业经济优势地区或工业遗产区产生的,工业与旅游相融合的新型旅游形式。通过对国内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例,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资源类型和发展模式方面介绍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工业旅游的特征和效应;对工业旅游的资源类型和主要发展模式进行概括总结,提出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应充分挖掘河池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乡村文化、民族文化、山水文化、生态文化内涵,并加以重构。通过加强河池红色文化、乡村文化、民族文化、山水文化、生态文化的协同开发,依托产业支柱构建红色文化、乡村文化、民族文化、山水文化、生态文化“五化”旅游基地,以村民积极参与为纽带激发村民脱贫内生动力等路径,构建“五化”旅游基地。同时,河池“五化”旅游基地的构建也要坚持政府支持与乡村自立相结合,构建新型脱贫体系,加大改革力度,由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生态、环艺、建筑等多学科专业人士联合行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