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有较多的英译本。笔者试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节选进行对比,从文化内涵在翻译中的体现和诗词的翻译两个方面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节选进行评析和鉴赏。  相似文献   

2.
正古典文学名著是我国文学艺术的宝贵资源,比如《孟子》、《史记》、《红楼梦》、《水浒传》等,它们不仅记录了我国的发展历史,还集聚了古代无数先贤的智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文学名著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具有重要作用。一、古典文学名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名著之一,不仅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作,而且对世界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自清朝以来,对《红楼梦》的翻译持续了一百多年,至今仍然热度不减。本文将从历史阶段等方面来总结对《红楼梦》英译的整理方式,并对它的传播方式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4.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巅峰,不说别的,单是其中人物的命名艺术,就值得我们反复玩味。贾宝玉是《红楼梦》的第一主人公。宝玉的名字看似平  相似文献   

5.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对我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就具有比较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一是《红楼梦》所描绘的现实是神奇的;二是《红楼梦》的虚构和夸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是顺乎我国人民的观念和意识的;三是《红楼梦》对现实所持的态度是深刘地反映现实,反映存在于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而这些特点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试论毛泽东对《红楼梦》、《水浒》评论的功过得失曹晋杰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伟大的诗人和文艺理论家。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有过许多评论。尤其是建国初批判命平伯的《红楼梦研究》(54年)、文化大革命后期的评《红楼梦》(73年)、评《水...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作为中国著名的古典文学作品,其中人物众多,称谓语亦非常丰富,且尤以社会性称谓语居多,这些称谓语反映了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是对《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出现的称谓语进行拉网式的搜集,对其进行分类与功效分析。  相似文献   

8.
林黛玉和紫姬分别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和日本古典文学代表作《源氏物语》中塑造的最动人的女性形象,她们容貌美丽,博学多才,对爱情忠贞不渝,极具东方色彩。但是娇花易陨,她们都在封建制度和传统道德的铜墙铁壁中过早地失去了生命,留给人们的是对美的哀叹。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这部不朽的作品,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读过《红楼梦》,就像外国人到中国没有去过长城一样的遗憾。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红楼梦》第三回,取名为“林黛玉进贾府”,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一文化瑰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一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一部小说,其影响力之大,超过了那个时代以前的所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以至于形成了今天的一门显学——红学。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斯言信矣!《红楼梦》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的民众广泛地阅读、学人不断深入地  相似文献   

11.
胡适对《红楼梦》的研究,不见长于文学批评方面。尽管如此,但胡适没有忘记《红楼梦》是一部文学作品;在胡适的大量研红论著中,有一些观点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评价《红楼梦》的。胡适的不以文艺批评的角度研究《红楼梦》,有其时代和个人的背景。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对《红楼梦》是极为推崇和喜爱的。他的关于《红楼梦》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创作方法等方面的文学解读,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由于毛泽东特殊的政治家身份,“史贵于文”文艺批评心理、形象的思维方式,他的文学解读带有较多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功利性,是在反映论指导下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并重的解读方法。但任何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诠释都有鲜明的主体情感体验的介入,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毛泽东富有个性、独到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叙事话语中的节俗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俗文化活动是《红楼梦》叙事话语的基本立足点。狂欢与消解,可以说是注重节俗文化表现的中国经典叙事话语最突出的艺术精神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笑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内涵。因此,《红楼梦》本质上是一种笑文学,体现出中国传统笑文化狂欢化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四册课文《林黛玉进贾府》选自我国伟大的古典小说《红楼梦》,其行文的虚实相生、相辅相成的艺术匠心,大概可以窥《红楼梦》"全豹"之"一斑"。  相似文献   

15.
邢夫人原是贾敬夫人,这是《风月宝鉴》贾家家谱三代方案为她设计的名分。而《石头记》将她改为贾赦夫人。这是《石头记》贾家家谱四代方案为她设计的名分。而《红楼梦传奇》恢复《天香楼》创作计划,又将邢夫人改为贾敬夫人。《红楼梦》否定《红楼梦传奇》的《天香楼》创作计划,又将邢夫人改为贾赦夫人。由此可见,邢夫人由贾敬夫人改为贾赦夫人的反复过程,就是《红楼梦》从《风月宝鉴》起,经过《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到《红楼梦》为止的整个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鲜活而有生命力的人物,而刘姥姥是仅次于宝黛钗凤的经典形象之一。历来读者将之视为一个喜剧性的角色,实际上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承载着多重严肃的文学价值。文章从刘姥姥在作品布局谋篇中发挥的独特作用、陌生化视角的运用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映衬等角度论述其在《红楼梦》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老舍和少数民族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贫民的出身对老舍日后的生活、文学创作的倾向和整个人生观都有决定的作用。他早、中期的作品中,许多主人公是“隐蔽的”旗人,被文学史研究者称之为“隐式满族文学”。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正红旗下》是他首次全面反映满族人在清末时的全景式生活的作品,堪称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硕果。他在作协分管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期间所做的两次重要报告成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其基本精神和组织措施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8.
在《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学巨中,作曹雪芹运用了大量的四字句,给这部作品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四字句是一种特殊的短语,在汉语中特别发达,也最能体现汉语的民族特色。对《红楼梦》中运用双项数词的结构、意义及其英译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悲剧是文学永远的神圣领地,悲剧的美学倾向在西方和中国却大有差异。王国维是将悲剧这一美学概念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其《〈红楼梦〉评论》是开创“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文本”学术范式的范本。王国维将《红楼梦》划归为“第三种悲剧”,并赞其为“彻头彻尾之悲剧”。他对《红楼梦》悲剧价值的挖掘视角和研究方法与其西学背景密不可分,尤其与他对叔本华、康德等西方哲学家思想的汲取和融合有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和《金瓶梅》皆为中国古典名著中写“情”和“性”的典范之作。但是,这两部著作所写的“情”和“性”是有本质区别的,其区别在于:“纯情”和“滥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