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物理实验装置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是每个中学物理教师的一种追求。在物理演示、分组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改进和创新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在高一《物理》的学生分组实验中,教材采用如图1所示的“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装置,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让小球多次从槽上端相同的位置从静止释放,观察小球运动的轨迹,并分别记录小球平抛轨迹上的各个位置”,可谓“说得易做到难”。由于金属小球运动的速度相当之快,运动的轨迹瞬间即逝,给学生描绘平抛物体的运…  相似文献   

2.
周光华 《物理教师》2014,(12):57-57
在本刊2014年第5期中有这么一篇文章“一道不严密的高考复习题”。原题。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转台之间能出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物块重量的k倍,它与转轴OO’相距R,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当转速增加到一定值时,物体即将在转台上滑动。  相似文献   

3.
潘华君 《物理教师》2014,(1):84-84,86
1 原题及参考答案 原题.如图1,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0.5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8 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 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 (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析:(1)设物体下落时间为t,对竖直分运动有H=1/2gt2,水平方向有x=xt,解得v=1 m/s.(2)物体刚要离开平台时向心力由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则有μmg=mv2/R,代人数据得μ=0.2.  相似文献   

4.
于俊亭 《物理教师》2009,30(9):33-33
题目:如图1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到转轴的距离为r,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肛,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在转台从静止开始加速转动,设某时刻转动角速度为m,为使物体与转台相对静止,转台的角速度最大是多少?  相似文献   

5.
易错根源之一:没有准确把握摩擦力做功形式的多样性,导致“思维定势”由于摩擦力的产生形式多样,因而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的形式更是复杂,若同学们不能根据功的定义和实际情景进行严谨地推理、判断,往往会出现片面理解导致出错.如:同学们中会出现这样的典型错误,认识:“滑动摩擦力一定会对物体做功,而静摩擦力一定不会对物体做功”.滑动摩擦力产生于相对滑动的两个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是否做功取决于受力物体对地(参考系)是否有运动(发生位移).若其中某物体对地没有运动,则作用于它的滑动摩擦力仍然不做功;静摩擦力产生于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若其中某物体对地有运动,则作用于它的静摩擦力仍然做功.可以看出,出现以上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没有根据功的定义进行全面、准确考虑摩擦力方向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关系.例1.质量为m的物块与水平转台台面之间能出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物块重力的k倍,如图1所示,物块与竖直转轴相距距离为R,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当转速增加到一定值时,物块将在转台上开始滑动.在物块由静止到开始滑动前的这一过程中,转台对物体做功为()A.0B.2kmg!RC.2kmgR D.21kmgR典型错例1:由于物块做圆周运动,所以物块受到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一册课本及其教学参考书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商讨(选自1986年印本)。一、课本方面 1、p.9第12—14行讲到“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如果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将加快物体的运动;如果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将阻碍物体的运动。”p.10第5—7行讲到“不论是什么性质的力,只要效果是加快物体的运动,就可以叫它为动力;……”这里所用“加  相似文献   

7.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是历年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得分历来不是很高.如果考题考的是单个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情况的话,往往会考查学生们转动半径怎么求;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时间怎么求;难一点可能会考粒子打到某个荧光屏上的范围怎么求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练  相似文献   

8.
“类平抛运动”指的是一个物体具有某一方向的初速度 ,同时还存在与该初速度方向垂直的合外力 F作用 ,这个物体的运动与平抛运动相似 ,只不过沿合外力 F方向的加速度不再是重力加速度 ,而是 a=F/m,我们把这样的运动称为“类平抛运动”.事实上在中学物理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类”运动或“类”物理现象 .“类”就是和原来的相似 ,它们所遵循的规律与原来的相同 ,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同 ;掌握理解这些“类”问题 ,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使学生能从繁重的题海中解脱出来 .本文就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几种“类”问题阐述己见 ,…  相似文献   

9.
力的平衡     
研究物体受力平衡问题是物理学应用中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学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现在让我们就此进行有益的探讨.一、认识平衡条件在力学中,通常将物体相对于惯性系运动状态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叫作平衡状态.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平动和转动两种形式,所谓平动,指的是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都相同的运动,而转动则是指物体中各点都绕同一圆心做圆周运动的运动形式.对于平动来说,平衡意味着物体始终保持恒定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你相信学生 ,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你就会发现学生中蕴涵着无穷的创造力 ;如果课堂上你能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主动提出问题 ,你就会觉得自己实在没有比学生太多的高明 .长期以来 ,我在“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虽然多次在学生的问题面前“伤了自尊” ,但从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 .1  0 0 =?如果有学生问你 :“0的 0次幂等于几 ?”你会怎么答 ?可能你会套用课本答曰 :“没有定义”或“没有意义” .但如果学生追问 :“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么答呢 ?这样的事我就遇上了 ,记得我是这样答的 :“你说呢 ?你们…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相信学生 ,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你就会发现学生中蕴涵着无穷的创造力 ;如果课堂上你能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主动提出问题 ,你就会觉得自己实在没有比学生太多的高明 .长期以来 ,我在“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虽然由此而多次在学生的问题面前“伤了自尊” ,但从中却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 .1.0 0 =?如果有学生问你 :“0的 0次幂等于几 ?”你会怎么答 ?可能你会套用课本答曰 :“没有定义”或“没有意义” .但如果学生追问 :“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么答呢 ?这样的事我就遇上了 .记得我是这样回答的 :“你…  相似文献   

12.
杨一芬  李兴 《考试周刊》2013,(11):153-154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于相关结论的探讨会加深学生对平抛知识的理解应用。本文重点研究了物体在斜面上做平抛运动时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师范学校科技课教学中曾偶然和学生讨论起关于“物体的稳度”的问题。为了便于说明,我举了不倒翁来做例子。根据“物体的重心会落到最低点”的原理,所以不倒翁不会倾倒。学生听完都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考虑到师范生的职业特点,笔者觉得有必要对他们的教学设计能力作一下考察,就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是小学生问到不倒翁的问题,你如何应付?”学生回答:“解释给他们听。”我再问:“如何解释?”有学生答:“像你这样画图,然后解释。”但立刻有学生提出反对:“小学生未必懂‘重心’这个概念,也未必懂‘物体的重心会落…  相似文献   

14.
连接体问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几个物体连在一起运动的问题.在此类问题中,如果连在一起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就可以将它们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即用“整体法”求解加速度;如果需要求解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应把各个物体分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自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并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用“隔离法”求解相互作用力.例1如图1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物体B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的作用,且F1>F2,则物体A施于物体B的作用力大小为A.F1B.F1-F2C.21(F1-F2)D.21(F1+F2)解析设每个物体的…  相似文献   

15.
正学习曲线运动之后,经常碰到平抛运动的系列问题,也会碰到这方面的难题.接下来我们从平抛运动的定义和解决这一类问题所用的方法、解题思路去了解平抛运动.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如果物体仅受重力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及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平抛运动的物体,由于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相似文献   

16.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可能同时存在两个方向的摩擦力?它们能否合成和分解?不少学生对这些问题模糊不清,笔者用以下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例1]匀速转动的转盘上有一物体A随转盘一同转动,物体与转盘相对静止.当转盘突然制动后,物体A将作什么运动?  相似文献   

17.
在说明作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时,人们容易想到快速转动的伞上的水珠沿圆周切线方向飞出的例子。而在考虑随水平匀速转盘运动的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时,则认为物体有沿半径向外运动的趋势,怎样看待这个矛盾?实际上这是一个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的问题,下面观察随水平匀速转盘转动的物体,如图甲、乙所示.  相似文献   

18.
《小学自然教学》2008,(7):F0004-F0004
块体运动 想象你现在在山顶上骑着一辆自行车。轻轻地推你一下,你就会冲下山去。如果山坡比较陡的话。你到达坡底的速度就会比较大。使你和自行车向下运动的力是重力。重力是把物体向地球中心拉的力,是使岩石和其他物体向山下运动的力。重力引起块体运动,块体运动是使沉积物向下运动的过程之一,有时慢有时快。块体运动包括几种不同的类型:山崩、泥石流、滑坡和蠕动。  相似文献   

19.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研究的典型的曲线运动之一,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学生初学时较难理解这一结论,然而这一结论可以用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时性”实验来验证,即以初速度V_0平抛的物体与以速度V_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发生相等水平位移所需的时间相同;平抛物体与自由下落物体下落同样高度所用的时间相同。这个实验能使学生加深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  相似文献   

20.
<正>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象一点说,力就是"推"和"拉"的作用。力的概念最初是从人体用劲使肌肉紧张的感觉中抽象出来的。其实,不但人能够对物体用力,物体对物体也能施加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有两方面。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如运动或静止,变快或变慢;力也能使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如伸长或缩短,弯曲或变直等形变。一、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把橡皮筋的圈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前车架上。将橡皮筋的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转动车轮,橡皮筋就会缠绕在车轴上。松开转动车轮的手,车轮就会转动。使车轮转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