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诗林 《上海教育》2006,(4B):53-53
情景再现 在程序设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一方面对编程没有兴趣,一方面对一些编程的原理也感到难以理解。在上《程序设计》(地图出版社)中的“交换两个变量”这一知识点时,我发现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交换两个变量的值,需要开设一个新的变量。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变量间值的交换”的教学方法在BASIC语言的教学中,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值的交换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在教材中只列了三个式子M=A:A=B:B=M对此学生较难理解。我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达到了学生容易理解并很快掌握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很多学生眼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一门高深、难学的课程,教材中讲到的几个算法都很难理解和掌握,尤其是一些编程的理论基础知识更是难以捉摸,因此产生了望而却步的心理。我在近几年算法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设计的各类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把抽象的程序设计思想转化为实际的应用,将生活中的实例与书本的算法设计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算法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更易掌握。  相似文献   

4.
吕军 《教师》2011,(15):35-36
在很多学生眼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一门高深、难学的课程,教材中讲到的几个算法都很难理解和掌握,尤其是一些编程的理论基础知识更是难以捉摸,因此产生了望而却步的心理。我在近几年算法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设计的各类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把抽象的程序设计思想转化为实际的应用,将生活中的实例与书本的算法设计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算法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更易掌握。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因此,实习是计算机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上机操作,可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解除理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特别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自运行、调试、修改自己编写的程序,可以发现问题、改正错误,提高编程能力。  相似文献   

6.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喜欢学习程序设计。简单地说,我一接触编程,就喜欢编程。我因为喜欢编程,所以学习编程。学习了就更喜欢编程,这是一个死循环……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目标可描述为:使 学生尽可能地形成一个合理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认知结构,外显能力上促使其达到 从读懂代码、修改程序到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之间的某个合理的“层次/亚层”。在 基础教育阶段,“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的关键是要帮助学生建构这种认知结构, 而不是注重学生掌握多少具体的语法知识与编程技巧,进一步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 的信息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学习计算机语言并进行编程训练,是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的一个突破口,是熟悉计算机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如何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计算机程序,难度很大。同时也是计算机教学人员需要进行教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1.前言 综观十多年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大体上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1986年,当时以BASIC语言作为主要的程序设计语言,主要考核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和熟悉的程度以及编程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VB程序设计作为编程语言的基础,开设此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编程过程和基本程序的设计方法、设计技巧、设计步骤等,让学生具备简单的编程能力,对一些简单的问题编写出正确有效的程序. 一、VB课堂教学现状 一般来说,很多学生的编程基础都十分薄弱,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就没有把握好学生的情况,只管跟着自己的教学步骤走,而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要么过于高估学生理解能力,或者对学生所掌握的基础过于理想化,导致一些学生越学越远,跟不上教师的步伐,以致于"脱离"队伍.  相似文献   

11.
[教例简述] 《故乡》的教学已进行了两个课时。这是第三节课。教师:前两节课我们对《故乡》进行了深入理解。现在我们再上一节“发现”课。我给大家一个“研究”题目:《故乡》中的人物外貌描写。大家细读课文,看能够从中发现什么? 学生兴致勃勃,各自读读画画。学生一:我发现课文对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学生学习编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结构化编程思想的基础上,将流程图应用于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之中。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基本控制流程,掌握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周宣  谷征峥 《考试周刊》2007,(19):119-120
本文在算法基础上,提出了编程和调试的章法理念。结合汇编语言综合编程练习内容,从讲授和实验两个方面专门安排了章法训练练习,强化了学生对程序设计方法的能力训练,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背景: 一位教师在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执教“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我有幸参与了她的两次试教.事后,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学生会了怎么办?课堂真不容易出彩吗? 实录: 教法(一) 师:你知道“放大”和“缩小”这两个词吗?根据你的理解,请你说说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生1:把图形变大或变小. 生2:按一定的比把一个长方形放大或缩小. 师:作业纸上有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放大或缩小这个长方形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教师巡视,辨析错误,发现全班只有两个学生画错了,导致下面的教学因学生会了而背离原有的教学设计,教师有点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5.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备课怎么备”、“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写教案如何写”之类的问题。在大学读书时,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记得期末考试时出的考题就是“怎样备课”。自己做了教师之后,我一直按“备教材”和“备学生”这两个要求来设计我的教学。后来我发现,“备教材”与“备学生”其实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工作过程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工作任务分析与行动领域内各知识点,分析VB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将其课程知识体系分为vB编程知识群和扩展知识群两个部分.在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及课程知识体系的分析基础上,设计冒泡排序、定时器、聊天程序、记事本和学籍管理系统5个学习项目,每一个学习项目又进一步分解成若干个学习型工作任务,学习与实践交替,使学生不断提高编程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教学》2002年12期发表了“鲫鱼循环系统的分析”一文,为广大教师理清这部分知识脉络作了有益探索。我结合教学实践,先从整体上把握“鲫鱼循环系统”,概括成四句话:一个心脏、两次交换、三种血管、四个概念。指导学生学习和记忆,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学生能当堂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正>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是高中数学选修中的一个内容,很多学生在学习完后常常感觉不太理解.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学生经过初、高中函数的学习,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确定的关系已经先入为主了;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度不够,总觉得这个内容在高考中不太重要,所以比较轻视,教学中也缺少让学生研究和动手实践,感觉让学生记住公式,会画画散点图就可以了.这些原因导致了学生对变量间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在《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的程序设计中,“PASCAL”语言能给学生严格而良好的程序设计的基本训练。通过“PASCAL语言”编程模拟“单处理机调度”的程序设计,来模拟操作系统的功能,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操作语义通过规定程序设计语言在抽象机器上的执行过程来描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含义.本文通过实例,运用操作语义对程序设计语言中的while循环结构进行分析解读,帮助学生理解while循环的执行步骤和变量的变化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