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他们什么都不缺,恰恰缺少意义和追求.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于是他们想:为什么我们活着呢?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父亲辛辛苦苦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做?我自己如果有喜欢的事情我要去干,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喜欢干的是什么东西.我就喜欢飙车,那么飙车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正编辑至少要经常拷问自己三个问题:我责编的图书在内容上有什么独特之处能满足读者?在形式上有什么独到之处能打动读者?在营销上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吸引读者?专业的编辑、优秀的编辑经常有一种自虐式的职业拷问——读者凭什么要买我责编的图书?凭什么?是的,现在是买方市场,书店里、网站上各种图书琳琅满  相似文献   

3.
解海龙 《传媒》2001,(1):37-39
1989年,我国摄影队伍日趋成熟,许多作品进入了一种模式化的状态,我开始感到我的摄影需要有新的突破。摄影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摄影的真谛是什么?摄影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应该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它应  相似文献   

4.
一次谈文化,有人问什么是低俗、通俗和高雅?我一时语塞。如果凭感觉来回答,当然谁都知道,再往深说,有什么理论根据呢?我就赶快回来查书和旧日的读书笔记,于是有了一点新的梳理。  相似文献   

5.
笑一笑     
找钱包一位旅客走进一家旅社问服务员:“我前些日子在这里住过,你有没有看见我丢掉的钱包?”“是什么样子的钱包呢,先生?”“随便什么样子都可以,我是不计  相似文献   

6.
无妻徒刑     
柏杨 《出版参考》2005,(14):7-8
这是我这个月参加的第五次喜筵了.我真不明白,这么热的天气,忙着结什么婚?就是结婚,悄悄地结婚好了,还发什么帖子?好像有什么血海深仇,非向别人示威一下不可似的.所以,虽然表面上我正襟危坐,实际上却心烦得要死.  相似文献   

7.
所有好的文章、好的写作方法都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那个人同我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什么相似之处?我、我、我。“我”就是写稿人。“我”就是读者。不要只告诉  相似文献   

8.
1994年隆冬的一个傍晚,有一个编辑约我去西郊.我问什么事情?她说去一家公司.我颇感疑惑的,而且当时也很忙,如果是一家企业请我们去,不会有什么  相似文献   

9.
《报林求索》2012,(10):54-55
<正>此时此刻,你在火车上看到了什么?你在火车上做了什么?你在火车上想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旅途吧,并且一起畅想下未来的火车吧……火车·见闻@Keper_媛媛今天在火车上听见广播找药,有一位阿姨心脏病发作。正好,我书包里有药,什么也没考虑,放下书包就跑去那个车厢,看见她的家人焦急,我也难过。吃过药,阿姨好了很多,阿姨家人都很感谢我。忽然想起来,我的书包还在车厢,感觉帮助了别人,自己心里也很高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相似文献   

10.
叶冲 《记者摇篮》2006,(10):39-40
在开始本文之前,我们先看这么一段台词:“一个表扬就那么重要吗?杨红旗需要什么,我都可以尽我的努力去帮助他。什么都可以。可是这件事情,我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我是一个女孩,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我将来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这几个月,我一直强迫自己忘掉,可是你们一步一步地把我逼回来,回到那个我根本无法面对的晚上。就为了一个表扬?就为了一分虚荣?你们毁掉的是我的一生。难道你们不知道吗?!(痛哭……)我现在就像被扒光了衣服,站在所有的人的面前,工作没了,朋友没了,什么也没了。你们满意了?在我心里有两个凶手,第一个凶手是那个坏蛋,…  相似文献   

11.
刘汀:您去年有一本文学理论著作,叫做《发现小说》。我想问一个很关键,但同时又似乎很难回答的问题,什么是小说?或者小说是什么?小说需要发现吗?难道我们之前所看到的小说观念都错了?  相似文献   

12.
无妻徒刑     
这是我这个月参加的第五次喜筵了。我真不明白,这么热的天气,忙着结什么婚?就是结婚,悄悄地结婚好了,还发什么帖子?好像有什么血海深仇,非向别人示威一下不可似的。所以,虽然表面上我正襟危坐,实际上却心烦得要死。  相似文献   

13.
两年前刚刚离开大学校园的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懵懂的思绪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面对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我充满期待而又忐忑不安。那时的我,专业是平面设计,而对出版完全是个门外汉。什么是扉页?什么是版权页?什么是开本?什么是印张?每天仿佛都置身于十万个为什么之中。对自己能否做好工作充满了疑问和困惑。  相似文献   

14.
书刊采访人员,需要对馆藏和读者需求情况做经常性的调查。其中对读者的调查,往在采用问卷式的方法,如:“您对我馆藏情况有什么意见?”“有什么要求?”等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陆续写了一些思想评论。有人问我,这种体裁有什么特点?写作上有什么“诀窍”?由于平日信手写来,未加研究,缺乏总结,也讲不出什么成熟的看法。这里,谈一点粗浅的感受,希望引起新闻界对思想评论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走到人生边上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相似文献   

17.
《夜话》在报纸上连续发表,而对于报纸方面的事情却几乎一点也不曾谈起,这是什么原故!难道你对于这一方面的事情不感兴趣吗? 熟悉的朋友向我提出了这样的责难,不禁使我哑然失笑。这有什么可说的呢?好了,现在刚好有一封读者来信,要我谈谈林白水之死,这一下总算有机会谈到新闻方面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8.
它仍然有庄严的红色封面和那个伟人的招牌微笑,然而这是另一种解读。以我的年轻,面对毛泽东这样的大人物,我想要读些什么?我想我要读一个有趣的人,我不要瞻仰雕像或亡灵,我要看他有骨有肉地活在人间;我不要吸取教训,也不要树立楷模,我要看他什么时候放声大笑,  相似文献   

19.
心灵伴侣     
失去了什么 夏天的傍晚,一个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划船的白胡子艄公救起。 “你年轻轻的,为何寻短见啊?”艄公问。 “我结婚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少妇哭诉道。 “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艄公又问。 少妇的眼睛亮了:“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需要与中央台策划人员电话沟通,了解近期的选题方向,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情况,我问,"你们要什么?"他们反问,"你们有什么?"是的,我们有什么呢?我们能提供什么,这是一个应该由我来回答的问题。谁拥有高质量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策划人员的注意,取得主动权。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