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意象是词人表情达意的特殊符号.宋代一般女性及歌妓词人尤其钟情于楼意象,她们的楼意象词包含着多样的情感内容,并通过楼意象与其他各种意象的组合,展现出她们各自不同的人生际遇、身份地位、理想情志,内涵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
唐宋词中的楼意象及其营构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宋词中的楼意象美不胜收。当词人们把目光投向楼意象时,不仅凭借不同的组合形式将蕴藏于心中的复杂情感巧妙地渲泄出来,而且也将楼在园林艺术中的作用移入词中,作为词情与词巧妙的结合点来营构词。这些词典型地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种种关系。  相似文献   

3.
晏几道是北宋中期著名词人之一,他的《小山词》名传千古,大放异彩。其词多写人生的离合悲欢,抒相思离别之情,基调感伤而深婉。而词中大量运用的"楼"意象则更是引人注目,这些楼意象随着词人视角的不断发展变化,由一个具有实用功能的建筑实体转变为一个积淀着丰富情感意蕴,展现词人内在心灵世界的文学审美意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宋词夜意象约出现8千多次,隐含在其中的审美精神因词人创作倾向不同而各显风姿,柳永夜意词表现出传奇小说精神,周邦彦意象词中灌注了苦恋意识,苏轼喜欢作月夜意象词,吴英则偏重于朦胧夜意象的营构。  相似文献   

5.
宋词之兴盛与歌妓之参与密不可分,而歌妓的活动空间以"青楼"为主,所以歌妓所填之词则与楼意象紧密联系。从歌妓的楼意象词中,明显可以看出她们佑酒唱和、歌舞娱客,抒写别绪、表达情感,展示智慧、表现才艺之创作动机和言不由衷的矫情、别后相思的真情、抒怀言志的悲叹之爱恨情愁。  相似文献   

6.
五代词风经历了由花间词至士大夫词的转变,境界由狭隘而宏大,这些变化可从五代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楼”的演变探究得知:从“画楼”、“小楼”,词的境界一步步回归到诗教传统上来。  相似文献   

7.
蒋春霖是道咸年间的著名词人,他经历了中国典型落难文士的一生。在他的词里,梦描写与梦意象占了主体地位。蒋春霖从一个风流富裕的贵公子沦为"文丐"式的漂泊者,境遇的落差引起了他内心无限的凄苦与惆怅,加之他多愁善感的性格,促使他的《水云楼词》也笼罩了一层消沉之气。而这股消沉之气表现为鹿潭词中强烈的"寻梦"倾向。《水云楼词》中梦意象的成功塑造,有助于形成鹿潭"婉约深至"的词风,也更加突显了蒋春霖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8.
宋代词人最易从楼栏处获得艺术感受,最爱登楼凭栏并以之作意象来表达情感。探讨了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登楼凭栏的意象为宋代词人所唱咏时被他们赋予的种种情思,词里词外,让我们看尽了楼栏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的文化理念中,“月”是一个十分丰富的意象,一直受诗人词者的宠爱,形成了一种东方人特有的“明月情结”。学习诗歌、鉴赏诗歌时,常常会有“月”的意象出现,准确把握这个意象自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词最重要的部分是词境。作为晚唐“花间派”的鼻祖,同时也是整个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温庭筠的词境与其他婉约词人的词境稍有不同。与其他婉约派词人相比,温庭筠和同时代的韦庄更喜欢以春天作为词的季节背景;温庭筠更喜欢以画楼闺阁作为主人公活动的舞台;温庭筠词的抒情主人公几乎都是曼妙的女子;温庭筠词的意象比较密集,同时意象与意象之间跳跃比较大;温庭筠比较注重辞藻和设色,尤其喜欢用色彩鲜明:饱满的词。以上诸种要素,使温庭筠的词境相对于其他婉约词人,更香艳温暖,也更繁缛富丽。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词的创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在李清照的词中,众多意象的巧妙组合,构成了优美的词境。本文通过对李清照词中帘意象的统计分析,结合帘本身所具有的分隔和屏障的功能作用,以及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探究帘意象在李清照词中的深刻内涵,以及帘意象中所寄予的词人的闺妇闲愁和国破家亡的哀愁。  相似文献   

12.
李春燕 《天中学刊》2012,27(3):28-31
关盼盼燕子楼故事始于中唐,历经宋元明清传唱不息,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纵观这一故事的文本流传演变,可以发现燕子意象贯穿始终,构成了燕子楼故事的文化灵魂——盼盼际遇是情节主体,徐州燕子楼是物质承载,而"燕子楼"典故则是其诗化形式,燕子楼故事的三种形态都蕴含了燕子意象。从燕子意象生成、发展的角度揭示燕子楼故事的文化意蕴,可以深化对这一故事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正>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词的创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在李清照的词中,众多意象的巧妙组合,构成了优美的词境。本文通过对李清照词中帘意象的统计分析,结合帘本身所具有的分隔和屏障的功能作用,以及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探究帘意象在李清照词中的深刻内涵,以及帘意象中所寄予的词人的闺妇闲愁和国破家亡的哀愁。  相似文献   

14.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也是词坛领域的“花间鼻祖”。在意象运用上,温庭筠的诗与词都注重对华美物象的客观描绘,但诗中意象流丽动荡,典故众多,带有虚化的幻想,而词中意象浓艳静谧,以写实为主。由于崇尚客观的审美理想,温庭筠的诗与词意象运用上有相似之处,但他对诗和词已经有了自觉的分体意识.这引发了他对这两种文体不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5.
李煜是位悲剧性的君王,其后期词多写亡国之痛,血泪至情,让人读来黯然神伤。其词常用月、楼、流水、落花等意象,眼界开阔,意蕴深厚,包涵了他人生后期诉不尽的凄楚、悔恨、屈辱和痛苦,充满浓厚的悲情色彩。  相似文献   

16.
商标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灵活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商标词的显著性及宣传与劝诱功能来看,商标词的文化意象是商标词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商标词的翻译应以"目的论"为指导,尊重和顺应目的语文化,灵活处理商标词的文化意象。提出了文化意象归化、异化、复制、补偿、重构、添加、删除等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历来研究者对纳兰性德词中意象的分析与研究多集中于月亮、风雨、灯等等,而纳兰词中的"酒"意象却无人论及。酒意象在纳兰性德词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酒"在纳兰词中呈现不同的情感内涵和美学意蕴。以"酒"这一意象为考察对象,分析纳兰词中的相思之酒、悼亡之酒、怀友之酒和伤怀之酒有利于我们对纳兰性德词作的整体风貌有更全面的把握,也能增进我们对纳兰情感性格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8.
思妇闺怨诗指以书写闺阁中女子怨愁的诗,往往借助"楼"这种意象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思妇闺怨诗词中的"楼"为思妇情感的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意象示现的角度上,"楼"与"愁""思"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其次在意象造型上,对人物形象有很好的表达效果;最后"楼"具有沿袭作用,本身流露出一种感伤意识。"楼"入诗词所形成的感伤情怀,及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是值得我们好好体味的。  相似文献   

19.
九叶女诗人陈敬容通过娴熟运用自然物象和传统意象入诗,继承和显扬古典文学传统的同时,试图对其进行超越和丰富。她将传统的象征生命细若游丝的黄昏意象,蒙上了一层带有醉意的希望。发展传统中四面开的楼的意象为三面封闭一面敞开的窗的意象,暗示了现代人心灵日趋封闲隔绝的生存境状。同时,她的现代意识体现在对自我、对人生宇宙的意义探索中。自我庄严出场,仪式隆重,同时面对世界的荒诞和偶然失落继而容忍,并通过意象智性化手法,创造性地破坏习以为常的语言定势,具象词与抽象词的嵌合等现代创作技艺表现出来,闪动着一种鞭打出的智慧。  相似文献   

20.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婉约词的意象更是别具特色,极富艺术表现力。婉约词的意境特点也非常鲜明,颇有艺术感染力。本文仅对婉约词意象的多样性以及意境特点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