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康、梁资产阶级维新派与早期维新派的比较相同点:①都主张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办新式学校。②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史的模式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归纳思想观点的思维模式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近代史部分涉及许多近代人物的思想及主张,如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康、梁的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等。有些思想主张教材上有明确的表述,有些派别的思想主张,教材上并无明确的表述,如维新思想等,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来归纳概括。这种模式为“派别 手段 目的”。按这种模  相似文献   

3.
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和康、梁一起倡导维新变法。1898年9月21日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亲政,大肆搜捕维新党人,康有为、梁启超等都设法躲藏逃脱,而谭嗣同“竞日不出门,以待捕”。当时许多好友曾上门劝其暂避,都被他一一拒绝。  相似文献   

4.
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戊戌变法”一节在讲述维新变法失败后康、梁的去向时,以小字的形式补充道:“康有为在政变的前一天,由英国人保护逃往香港。政变发生的当天,粱启超躲入日本公使馆.后来由日本人掩护,化装逃到日本。”有心的同学在课后就问:“维新人士在失败之后,为什么会得到英国人、日本人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戊戌变法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主干知识,必修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和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之“戊戌变法”均有涉及,前者侧重维新思想内容,后者侧重戊戌变法经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曾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康、梁变法理论比较系统,为什么变法却如此短命?  相似文献   

6.
维新活动开始,洋务大员张之洞与维新领袖康、梁一度关系密切。张之洞结交康、梁有“为我所用”的想法,也有政治投机之意。康、梁虽然希望借助张之洞的影响设学会、办报纸,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并扩大维新派的影响,却不愿意牺牲独立的思想主张。结果,张之洞拉拢不成转而压制和破坏维新活动,并最终走向维新派的对立面,而梁启超对张之洞的克制态度也在变法失败后得以宣泄。梁启超与张之洞关系之演变,揭示了彼此在政治和文化方面进行选择的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7.
19世纪70年代前后,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不仅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思想界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意识,即早期维新尽想。作为晚清政坛上一位重要政治人物的翁同龢,他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维新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一 早期维新思想上承林则徐、魏源的爱国主义思想,下启戊戌时期康、梁等人的变法维新思想,反映了当时正在形成中而又极其微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愿望。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王韬、陈炽、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等人。 早期维新思想向往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要求学习西方,改革图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要求独立自主地兴办民办企业和进行社会改革。翁同龢在甲午战争之后部分地接受了早期维新思想,思想上逐步倾向于维新变法,这是他一贯的政治主张的自然发展,也与当时的形势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1895年“公车上书”,1898戊戌变法,憧憬无限美好,可又以失败而告终,何哉?“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没有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每逢听到老师这样讲,心中就不禁为“康、梁”忿忿不平:难道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吗?我看不然,我认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愚蠢无知的中国人民———是他们的那种奴性和可怕的低觉悟性导致中国屈辱百年!“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这里面没有一丁点提及手拿锄头的中国农民阶级,…  相似文献   

9.
形成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早期维新思想,在1884年中法战争以前,曾附属和依存于洋务思想,但由于两者在对待“中学”与“西学”态度上的差异,因而从1884年中法战争后开始从洋务思想中分离出来,表现出更多的资本主义倾向。这种分离的过程是从批评和抨击洋务运动开始的,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时,已形成一个影响巨大的独立的政治派别。其显著特征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政治上的“君民共主”和经济上的“以商为本”。早期维新思想的形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10.
史学界一般将谭嗣同定位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派或改良运动左派人物,这一观点有失偏颇。谭嗣同是一位典型的改良主义者,其根据有二:其一,谭嗣同和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期,其思想均未越出康有为的变法轨道;其二,在1898年之后,惟有梁启超才真正继承了谭嗣同的思想,而将谭嗣同奉为旗帜的革命派,其主张与谭的思想只是“形似而实不是”。革命派扬嗣同而抑康粱,不仅是对康、梁、谭个人之不公,而且也混淆了革命派与改良派的真实界限。  相似文献   

11.
关于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早期维新思想与洋务派思想的关系,学术界意见很不一致。在19世纪60至90年代初,中国社会出现和存在一种新思潮,这就是洋务思潮,早期维新思想和洋务派思想构成了这个思潮的左右翼。  相似文献   

12.
孙永继 《历史学习》2001,(10):15-16
由于教材编写存在的缺陷及部分教师授课的疏忽,许多同学在学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这两章内容后,容易产生这样一种误解: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变法运动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才开始了救亡图存的革命活动。其实,面对甲午战争的惨败及战后“瓜分豆剖”的危难形势,资产阶级内部的两股政治力量,维新派和革命派为救亡图存几乎同时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各自选定的救亡之路上奔走呼号。  相似文献   

13.
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维新斗士梁启超不得不流亡日本.在日本,梁氏很快学会了日语,这使他有机会大量阅读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原版书籍.这正如其在《东籍月旦·叙论》中所说的:“新习得一外国语言文字,如新寻得一殖民地.”对此,梁氏颇感欣慰,他说:“居日本东京者一年,稍能读东文,思想为之一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梁氏借鉴欧美、日本的史学理论,开始了企图打破旧史学,建立新史学的探索.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梁启超于1901年发表了《南海康先生传》和《李鸿章》这两部重要的当代人物专传.  相似文献   

14.
冯桂芬是早期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拘泥于“古圣先贤”之道,主张研究西学,吸取“诸国富强之术”,补救中国之不足;并针砭时局,提出了许多改革方案与建议。对冯桂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教育、外交等方面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和教学思路】本课为历史(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岳麓版教材将其归入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列在该单元之首。有关“西学东渐”这一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潘之博是康有为“十大弟子”之一,一生追随康有为,与麦孟华构成康有为维新事业的“两驾马车”。他久戍军旅,戊戌变法前后致力于武装“勤王”运动,后又协助康、梁开展“运动倒袁”和“开放党禁”活动。袁世凯称帝时,入冯国璋幕府,联合各方倒袁势力。潘之博勇武雄才,忧国忧时,是近代著名的爱国猛士。  相似文献   

17.
课本上册第 62页“练习题”2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活动。”实际上前面着重介绍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具体的维新活动只讲了“公车上书”、强学会成立、创办《万国公报》三项 ,康梁更重要的“维新活动”在下节而未在本节叙述。在此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 ,显然是超前了。《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一节 ,课本下册第 3 4页“请用史实说明 ,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哪一条是正确的 ?为什么 ?”一题 ,同样也超前了。《中国近代现代史》“练习题”超出范围@陈秀凤$山东省高密四中  相似文献   

18.
产生:早期维新思想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入是其思想来源,与洋务派不同,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商战以反对外国侵略;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对此,笔者的理解是: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等思想产生的原因、内容及演变进程;着重理解维新思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之后,认为物理难学,觉得它可怕,甚至谈“物”色变.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怎样才能学好这门学科呢?重在“知物”,贵在“明理”.1要知道“理”从“物”中来由于“惯性”,许多同学学习物理时,依然习惯于小学、初中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只注重知识的记忆,重结果轻过程.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们花大量时间背概念、规律、公式.显然,这样做是对学习物理缺乏全面的认识,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每一门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物理也不例外,“物理”这2个字实质上道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知物明理,理从物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