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运动协会、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北京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北京市中小学第四届学校体育卫生科学论文报告会,于1996年4月19~20日在京郊通县召开。有关领导、专家及来自各个区县的学术论文作者近百人,共聚一堂,交流科研成果,探讨如何加强北京市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这次论文报告会的召开,将对北京市“九五”期间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加速北京市学校体育改革的步伐,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促进学校体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北京市教育局、北京市体委、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协会于今春联合召开了“北京市中小学第二届体育学术论文报告会”。北京市教育局、北京市体委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各区(县)教育与体育部门的有关领导,各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论文作者与部分中小学的教师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3.
简讯     
北京市第三届中小学体育学术报告会即将召开为总结交流北京市近几年来中小学体育学术研究的经验与成果,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小学体育学术活动的普及与提高,由北京市教育局体卫处、北京市体委学校体育处、北京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北京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和北京市中小学体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城乡 36 7所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 ,尤其是对北京市城区和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开课率、体育课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条件、学体体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师资队伍建设状况、课余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较为客观地揭示了北京市城区和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中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并对北京市学校体育跨入 2 1世纪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至今已有4个年头。为展示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学校体育工作成果,进一步总结、交流北京市学校体育工作经验,北京市教委搭建平台、以点带面,于2010年11月19日举办了2010年北京市学生阳光体育展示大会暨第四届北京市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启动仪式。朝阳区广大中小学生为本次大会的展示主体,26所学校2000余名大中小学生通过传统体育、新兴体育和民族体育三个篇章,展示了篮球、体操、轮滑、击剑、抖空竹、跳皮筋等20项体育项目,集中体现了北京市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成果,有效促进全市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近年来,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工作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市委6号文件精神为重点,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的建设,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地推进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5月26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会主办、北京市十六区及燕山承办、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试点学校协办、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指导的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在国家体育场举行。本次活动共有北京市"一校  相似文献   

7.
<正> 1993年中韩学校体育学术交流大会于8月2日至5日在北京皇苑大酒店举行。这次学术交流活动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国家教委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及中央教科所学校体育卫生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北京市教育局协办。这次交流的主题是中韩学校体育改革及两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和问题。活动内容主要有论文报告、观摩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观看韩国体育课的录相及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8.
2011年10月23-25日,由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北京市教委主办,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北京市教科院、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承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北京论坛暨《中国学校体育》创刊30周年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二中举行。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近年来着力深化改革,主动破解难题,积极探索学校体育发展新模式,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体质健康状况改善,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局面逐步形成。一、健全体制机制,为学校体育科学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1.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北京市推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市教委等委办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防近视、控肥胖工作的意见》。2.建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机制。建立了15个委办局参加的北京市青少年体育卫生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议题。3.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力  相似文献   

10.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体委、国家教委制定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估标准及办法》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工作,北京市体委教委于7月中旬召开了“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检查评估工作总结会”,总结了  相似文献   

11.
为给中学体育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采用可视化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2019年以前在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中学体育研究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 Space V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出关于中学体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和解读。结果表明:(1)我国中学体育研究领域的论文发文量整体上呈现出不规则的倒"V"字型;(2)我国中学体育研究领域的学者合作不够密切,大部分学者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3)我国中学体育研究领域科研机构之间松散的合作局面不利于该领域的发展;(4)中学体育领域的研究由集中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且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大多分布在中学体育的主体、中学体育教学、不同地区的中学体育、中学体育的发展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宁伟  谭小勇 《体育科研》2012,33(1):44-48,57
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剖析政府和学校、学校和学生的法律关系,并对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进行划分与论述;以注意义务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介绍了校方在体育伤害事故中承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并通过案例和理论结合把过错归责原则融入学校承担的法律责任之中;分析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校方承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谢斯 《体育学刊》2020,(1):80-86
对英国学校体育合作项目的概况和运行机制进行叙述,以个案方式描述和分析6个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合作项目及共性特点,并基于此提出对于我国中小学体育发展的6点启示:(1)整合校际校本体育资源,形成学校体育发展集群,联合开发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形成校际体育教育衔接;(2)与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建立横向合作,建立复杂多维的学校体育发展支持系统;(3)积极宣传具备出众个人能力的体育模范,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感召力;(4)完善和明晰学校体育到社区体育的发展路径,以“体育作业”为支点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体育网络;(5)对体育教学和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针对性调整,促进体育教育平等化;(6)充分注重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6个方面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异化现象进行审视,即传统的“工具性”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的异化;教师、家长观念的霸权与偏失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唯分数”教育现象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误读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安全教育”的过于担心对学校体育的异化。  相似文献   

15.
庞亚俊 《精武》2012,(7):51-52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农村学校体育服务于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角度,对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存在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体育服务意识淡薄,缺乏有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目标收效甚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本学校6种体育保险的考察,较全面地介绍了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的现状,指出了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的3大特点,旨在对完善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青少年学生学校体育冰雪运动安全隐患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黑龙江省青少年学校体育冰雪运动安全隐患开展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省青少年冰雪运动安全水平较低,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较大。主要的冰雪运动安全隐患存在以下几方面,黑龙江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影响学校体育冰雪运动安全的隐患;青少年学校体育冰雪运动安全相关的教育开展较少;学生冰雪运动安全行为水平较低;体育教师冰雪运动安全教育行为水平较低;冰雪运动环境不良;冰雪运动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应实施相关的措施与手段保障,消除青少年学生学校体育冰雪运动安全隐患,保障青少年学生学校体育冰雪运动安全,推动青少年学生冰雪运动安全相关研究的开展,促进学校体育冰雪运动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从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欧洲近代学校体育兴起、发展的简要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文章分析认为欧洲近代学校体育的兴起、发展受到思想、社会、科技、教育、体育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起到思想先行的作用。研究影响欧洲近代学校体育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深入了解中国学校体育的历史脉络,理解当前制约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因素,促进学校体育自身及其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During the 1990s, neoliberal reforms in Sweden increased local school actors' possibilities to develop school profiles regarding both organization and content. This restructuring has increased the total number of school sports programs as well as the possibilities for upper secondary schools and sports clubs to develop elite and amateur sports on a local level. In a new educational reform, the Swedish Government criticizes parts of the Swedish school sports system. The Government believes that the majority of local school sports programs and courses obstruct the maintenance of national equivalence, that upper secondary schools use school sports to attract pupils for economic reasons and that some pupils involved in school sports may fail to reach the academic or vocational goals of regular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Us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present paper illustrates how educational policies are linked to wider symbolic meaning systems in an attempt to legitimize, define and organize upper secondary schools and to characterize pupils as either eligible or ineligible to participate in school sports. The analyses are based on various types of empirical data: policy documents, official letters from the sports movement on the government bill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form represents a shift in the policy rhetoric: from a normative rhetoric highlighting pupils' social and emotional reasons for choosing school sports, to a rational rhetoric emphasizing efficiency, standardization and regulation of pupils' educational choices. Using school sports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shows how the main aim of the reform—to raise educational standards and maintain national equivalence—is achieved through social differentiation, meaning that pupils with the right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for participation in programs to which they are suited.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姚蕾 《体育科学》2004,24(12):68-73
借助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关于世界学校体育现状调查的问卷,调查了中国城市的学校体育教育状况,主要从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体育课程目标和内容、学校体育资源、体育教育平等、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实施、奥运知识的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为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关于世界学校体育的状况调查提供信息,并从中了解我国的学校体育状况,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和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