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清初的哲学家陆世仪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火可以不灭。得悟亦不难,须继之以躬行,深入以学问,然后悟可以常继。”陆氏的“悟性”之说,从总体上虽属于唯...  相似文献   

2.
诗悟的核心在于悟,在于对诗歌的整体感悟。鉴赏诗歌,经历了感性、理性阶段后,我们还要讲究一种悟性,一种灵感。关于悟,明人陆世仪曾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其可以不灭。得悟亦不难,得悟之后,须继之以躬行,深之以学问,然后悟可以常继。”如果说,  相似文献   

3.
诗悟的核心在于悟,在于对诗歌的整体感悟。鉴赏诗歌,经历了感性、理性阶段后,我们还要讲究一种悟性,一种灵感。关于悟,明人陆世仪曾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其可以不灭。得悟亦不难,得悟之后,须继之以躬行,深之以学问,然后悟可以常继。”如果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诗悟的核心在于悟,在于对诗歌的整体感悟。鉴赏诗歌,经历了感性、理性阶段后,我们还要讲究一种悟性,一种灵感。关于悟,明人陆世仪曾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  相似文献   

5.
所谓感悟,一是感性的体验,二是理性的思考,是对语言内涵的体味和对语言形式的深层理解。清代学者陆世仪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心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从中可以看出,感悟是人人都具有的,只要给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发出"火光"。"感悟"这种个人禀赋的客观存在,就决定了培养和开发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我们现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感悟、去体  相似文献   

6.
陈英 《江西教育》2000,(11):32-33
叶圣陶先生在著名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一语文教学思想方法,归结起来就是要“遵路”、“入境”与“悟神”。这里所说的“路”是指文章作者的思路,即作者写文的思维过程;“境”指作者的思想境界,文章的中心思想;“神”指文章中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遵路”,就要引导学生弄清字词句段篇的各种关系,探明作者思路;“入境”,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悟神”,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语言,领悟语言,捕捉语言的神韵。…  相似文献   

7.
陆桴亭说:"人性中皆有悟……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  相似文献   

8.
根据叶圣陶建议,1950年“国语”(小学)、“国文”(中学)始称“语文”。“语文”二字一般被人们误解为“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实际上,“语”指言语,即口头语;“言”指文章,即书面语,因此,“语文”的含义应是语言。基于以上认识,语文应属言语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平日,我们常听大人们夸奖某小孩“这小孩悟性好,是读书的料!”什么是悟性呢?《新华词典》解释说:“悟性即知性。同‘理性’一起指认识的两种能力或阶段。”笔者在文中为什么不提“悟性”而提“感悟”呢?(庄子·刻意》有“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之说。《后汉书·崔骃骃传》中述:“唐且华颠以悟秦。”这里的“感”和“悟”分别指“感觉、感受”和“启发,使之感悟”之意。可见,“感”是“悟”的基础和前提,“悟”是“感”的发展和延伸。“感”是手段,是过程,“悟”才是目的,才是结果。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本文中的“感悟”,笔者的本意是:面对教学这一双边活动,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感”,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0.
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老还说:“教者的责任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这就启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教者要以“悟”为主要目的致力于启,以“读”为主要手段着力于“导”,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情,读中悟法。 一、在轻读想象中领悟语言情境 轻声读,是读的重要形式,它有助于读书者在读中借助语音,凭借想象,感知语言内容,还原课文画面。因此,在学生初读感知、了解内  相似文献   

11.
《师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文章的内容很多人十分熟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文章开头的两句,两句中各有一个“师”,这两个“师”怎么解释,其含义相同,还是不同?这个看似没有争议的问题,却麻烦不断,教材、教学用书三易其口,迄今为止,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2.
禄彦海 《教育艺术》2003,(11):25-26
“悟”字乃由“心”字加“吾”字组成。古人云:“心之官则思”。“悟”字从左往右看,其意乃“思之吾也”,亦即“思考的我”;若从右往左看,其意乃“吾之思也”,亦即“我的思考”。由此看来,悟性乃是思考者与独创者的本性。不思考,不会有悟,无独创不能算悟。悟性往往表现为人们对于自然奥秘、事物联系、语言内涵、生命价值等的飞跃式的顿然领会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有两个境界:习得和悟得。习得是指通过大量的联系和应用以后,使某种操作技能变得熟练:而悟得是指通过思与觉,把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从而使自己的价值层面得到改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打击乐器]Percussion instrumente(英)也叫“敲击乐器”、“击乐器”。乐器分类名称之一。指打击乐器而使其发声者。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定音鼓、云锣、编钟、编磬等;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铃鼓等。打击乐器也有依据发音的方法不同而分类;如“革鸣乐器”也叫“膜鸣乐器”即通过敲击蒙在乐器上的皮张而发声的乐器,如各种鼓类乐器;“体鸣乐器”即敲击乐器本体而发声音,如钟、木鱼、各种锣、钹、铃以及木琴、排钟等。  相似文献   

15.
《湖北教育》2005,(7):91-94
王钊老师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悟”性好,她勤奋、刻苦,肯动脑、善思考。总之,爱“悟”,且善“悟”,从“悟”中求真、求实;  相似文献   

16.
唐晓燕 《课外阅读》2011,(9):301-301
曾读过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文章《思索,在咬文嚼字上的定格》,在文中她强调:咬文嚼字重在“悟文品字”。“悟”由“心”和“吾”组成。从左向右看就是“思考的我”,从有往左看就是“我的思考”。可见非思考不能算“悟”,没有个体体验不能算“悟”。“品”呢,指辨别好坏,就是恰当地咬文嚼字。“悟文品字”的关键是个“悟”字,悟字当头,品在其中。  相似文献   

17.
林高明 《青年教师》2005,(12):16-17
人们常将执迷不悟斥为冥顽不化、无药可救。而我的想法是正因为宇宙万物有诸多令人迷惑不解之谜,才催发人向未知世界与无限未来不断地探索。不管永远有多远,我们都可以确信,是无数的无以参悟的“迷”引领人类向前迈进。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执迷不悟的,永远有新的“迷”与新的“不悟”。怕就怕一些人无执无迷安于浑沌,不思不虑浑浑噩噩。佛语云.菩提即智慧,意指烦恼即智慧,因迷惑而烦恼、而思考、而智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语文教学中“教和学”“先”与“后”关系的论述,指出语文教改的关键就是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即应采取“先人为主,先学后教”的方法进行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应采用“先入求感得、先学求知得、后教使悟得”的三层阅读法;在写作教学中,应变“指导-写作”为“写作-指导”,即“先人为主。先写后导”。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科的创新教学重在“创”,贵在“新”。“创”不仅指教师的创,也指学生的创。即教师要有“创”的强烈意识和积极行动;学生也要在学习中大胆质疑,勤于思考。“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新观念、新思维和新方法。我认为,“活动”应成为地理创新教学结构模式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钟”到底指什么小学语文课本《小站》中有这样一段话:小站没有钟,也没有电铃。站长吹一长声哨子,刚到站的火车跟着长啸一声,缓缓地离开小站,继续走自己的征途。有的人认为这里提到的“钟”是响器(即敲击的钟),和电铃一样是用来发出信号的。有的人认为这个“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