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机器人设计需要采用"设计—仿真—优化"的过程,因此仿真技术是机器人工程专业本科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该文基于V-REP仿真软件设计了一套6自由度通用工业机器人仿真实验系统。首先建立了机器人的V-REP模型,进行系统动力学参数设置,然后与MATLAB的轨迹规划算法进行联合仿真和验证。开展了学生线上实验教学和探索,可替补实验室的现场实验。仿真实验系统可以进行机器人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轨迹规划算法的仿真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机器人理论分析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智能控制实验装置价格高、单台实验人数少、实验项目单一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分布式仿真的智能控制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采用分层设计思想,构建了一个闭环智能控制系统,并通过三维视景实时显示实验效果。以基于遗传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及路径跟踪控制问题为例,说明分布式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教学应用。该分布式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便于学生完成智能控制实验,并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实验。  相似文献   

3.
针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实验内容缺乏综合创新性的问题,以新兴的众包配送与传统配送模式对比研究为背景,开发基于Flexsim的众包物流配送仿真实验教学内容。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配送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可视化仿真实验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创新型物流从业人员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机器人三维仿真示教平台,以单足弹跳机器人作为研究对象和可视化模型。该仿真平台成本低廉、用户操作简单且界面交互性较好,提供了3D模型加载显示模块、机器人运动学模块、三维场景漫游模块、通信模块、基于关键帧和插值算法的运动轨迹规划模块。该运动学仿真可以生成数值仿真曲线和三维仿真动画,并且能够进行用户交互式的运动轨迹规划。该仿真平台可以作为学生学习三维仿真技术的一个实验平台,使学生系统了解三维仿真过程,并且能够使学生对于机器人运动控制具有更加感性的认识,能够使学生更快的掌握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示教演示意义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新工科建设和仿真分析课程教学需求,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对工业机器人多功能的需求,针对其轨迹规划和生产协调难的问题,设计了能在一个工作平台上完成搬运、码垛、轨迹规划、装配、快换工具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利用Roboguide软件构建多功能机器人工作站,采用五次多项式进行轨迹规划,对工作站进行仿真分析,对不合理之处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工作站布局与功能模块设计的合理性,能提高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效率。工作站虚拟设计与实验仿真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兴趣,弥补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认知差距,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1):145-148
设计了基于虚拟仿真的LTE阵列天线与传播模型创新实验平台,利用该平台既可实现阵列天线的基本原理和经典无线传播模型的基础验证性实验内容,也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功能,将学生自主设计的模型算法运用于LTE网络的区域覆盖规划,并通过仿真实际场景的覆盖效果对算法模型进行优化。该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用于工厂设计、物流园区设计、搬运系统设计、物流网络设计、仓储中心设计等,实践性很强。但是目前这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还是采用课堂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做作业的传统方式,另外附加一项十年不变的课程设计,学生普遍反映:学完课程还是不能够进行设计工作,理论和现实脱节严重。鉴于这种现象,笔者结合长期从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教学的经验,分析了《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操作沙盘,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作者长期从事技术基础课实验教学的经验,提出只有在"强化基本训练、精心规划实验项目、展开研讨式教学"的前提下,分层次开设实验项目,引导学生先进行基础实验,再进行综合实验,最后进行自主实验,层层递进;验证实验、仿真实验和设计实验多管齐下,相辅相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6):123-126
为加强电气专业学生水电运行操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三峡大学的水电特色,从教学设计出发,提出了工程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的水电运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理念。设计建设了水电运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实验平台、实验资源和实验项目,改革了教学模式,为学生开设水电运行虚拟仿真实验,用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项目替代了高危、不可逆操作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装配虚拟仿真规划平台可由教师快速地自定义编辑操作步骤、规划操作角色、规划操作动作、定义组态逻辑,柔性搭建和修改增补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操作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灵活性和增强了实训的效率和效果。通过仿真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工程管理仿真实验室建设对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对理论教学推动的重要作用,设计了针对工程项目建设寿命周期、仿真实验工作环境等仿真实验系统组成及要求,讨论了仿真实验室与传统沙盘、效果绘画、三维动画等实验手段,具有信息量大、直观、全面、严谨、灵活、客观等优势。充分证明了在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仿真实验室,开发仿真实验项目是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破现有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限制,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性思维,提出以微生物做颜料、平板培养基为画板进行创新实验,代替原本枯燥的微生物验证实验。实验涵盖了文献查阅、玻璃器皿的准备、混合菌的分离、纯培养菌种的显微鉴定、纯菌活化、图案设计及作画培养等环节。在教学与评价机制方面,借助互联网平台,让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特殊的实验现象、互评实验报告,师生共同探讨以规范实验操作。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最后以投票的形式选出排名前三的微生物作画成品,分享他们成功画出精美图案的实验技巧。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家“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根据自身特点,从实验内容、仿真平台、考核环节、题型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结构。考核形式多样化、加强多样化辅导、构建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在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使学生深入融合已修课程的知识,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将来深入研究和实现创新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实验教学全面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是在校本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的一项新举措.本文探讨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结合起来,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质量,也能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落到实处,有利于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两者的结合对提高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设计了电化学法制备磁性Fe-Co合金材料的综合性实验,在应用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中开设,并给出了实验设计方案和相应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创新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发与建设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创新教育的要求.基于采矿工程背景及力学实验技术,以实践创新技能培养为导向,以矿业类科研项目为依托,设计制作了顶板岩层移动相似模拟实验教学装置及地表沉陷三维相似模拟实验教学装置,成功建设了"煤炭开采顶板运动相似模拟实验"及"煤炭开采地表变形相似模拟实验"两项创新实验项目,初步形...  相似文献   

17.
三学期的教学改革锻炼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实验教学在改革中得到重视,在教学中加大了实验课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作为传统模式实验教学的补充,辅助实现了学生课外的直观形象的预习、操作,节省了课时内的操作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仪器的使用效率。虚拟仿真平台和“雨课堂”的结合,跟实际操作实验教学相辅相成,丰富了教学内容,满足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18.
以霍尔效应测磁场为例,介绍了如何在传统实验中适当引入研究内容,分别用理论方法、模拟方法和实验方法研究测螺旋管轴线磁场分布,探索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学的途径,使大学物理实验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载体,有效实现创新能力的渗透式培养。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首先要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大学物理实验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创新思维训练。结合电表改装实验,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中转变学生思维方式的方法。通过实验中创新思维训练,让学生树立根据物理现象分析物理原理、增强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树立逆向思维和工程思维的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不断创新,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实验指导方式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教师对预习环节的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合理的预习要求、引入模拟仿真实验以及加强预习环节的考核监督等,为进一步改进电工电子实验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促进学生提高理论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