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健 《教育与职业》2012,(18):30-31
在政策的引导和行政力量的推动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已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校企合作水平成为评价职业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正视了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参与各方的教育资源和利益诉求,并从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愿望出发,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校企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衡量校企合作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专门的评价体系对校企合作进行系统的评价。本文对工科类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指标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工科类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应当符合职业标准,本文的研究对校企合作的评价和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解决评价内容、标准、方式、主体和结果单一的弊端,保障发展导向、挖掘潜能、激励自我、引导成长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需要政策、法律的保障,但是当前我国发展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领域的相关法规几乎空白。因此,在期盼立法尽快出台的同时,当务之急是通过在相关政策的体系化、约束性、可操作性等方面下功夫,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法规的出台作引导。  相似文献   

5.
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校企合作普遍基础薄弱,合作效果不够突出,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是保证校企合作工作顺利开展的核心和关键。本文结合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校企合作现状,明确构建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机制的重要性,并制定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的原则。利用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财经商贸类专业在合作投入、合作产出和合作结果过程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设计建立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校企合作绩效提供量化测评方法。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为例,采用新建的绩效评价体系对该专业校企合作效果进行测量,指出财经商贸类专业在校企合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校企合作层次、企业兼职情况、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有利于转变校企合作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层次,同时能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校企合作立法的法律困境主要表现为制度上缺乏上位立法明确支持,组织上缺乏资源整合渠道,评价上缺乏权威专业的监督体系。困境破解的关键在于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明晰、校企合作范围和边界的确定以及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建设。具体的建构路径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职业教育法》;基于平等地位建立多元协商机制破解利益争议难题;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实现校企合作评价的专业化、权威性,保障校企合作的教育性。  相似文献   

7.
从目前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基本模式的发展、以共建实习基地的合作,到共建专业的合作、共建课程体系的合作,论述了校企合作的意义及存在的若干问题。同时从建立校企合作政策引导及保障机制,完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及内涵发展机制,探索校企合作评价及激励机制,促进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尚处于浅层次水平。其制约因素包括政策因素、体制因素和观念因素。要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应考虑校企合作的纵深发展及校企双方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还要建立起合作办学的激励、调控、保障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胡江水 《职教论坛》2012,(35):4-5,8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多样化是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内容、形式、路径、载体、层次的多种多样。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多样化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多元化和校企合作目标价值、利益诉求多样化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战略所决定的,创建校企合作多样化模式的关键是构建校企合作的利益机制,构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的关键是校企共同利益点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许多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政府应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发挥组织协调、政策引导、经费投入保障、过程监督、评价激励等作用,以确保校企合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双方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培养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最佳模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途径之一。需要政府部门顶层的设计、扶持(含教育部门对高校评估体系的完善),学校与企业形成共识,加大建设校企合建的人力创新基础的力度,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由“合作”向“融合”发展,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由“股东会中心治理”向“董事会中心治理”发展。基于校企合作法人型公司人格独立,施行董事会中心治理模式,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易于防止资本的逐利本性,更利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教学工厂"模式进行分析,结合汽修专业的实际情况,创新地在现有校内实训条件基础上建设"教学工厂",为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开辟新领域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政策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目前已广泛开展,各级政府也制定了一些鼓励和扶持政策,但目前各地校企合作工作开展仍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各项鼓励和扶持政策力度不够,其表现在具体配套政策少、对政府和企业要求少、地方政策少、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少。为了使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能真正建立,政府应制定出更加深入化、具体化、系统化、经济化和法制化的校企合作政策,将校企合作纳入法律的框架内,以从根本上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期的质量工程,其目标是提升团队教师的综合素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可依靠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教育教学改革、社会服务、成果转换、技术创新等措施提升团队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中,构建政府主导的“合作办学理事会”、行业主导的“行业(区域)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和学校主导的“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的“三会“合作办学体制,有利于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合作、市场调控、校企互动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长效运行机制。有利于实现行业企业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LU Xin;CHEN Jia(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 Chengdu 610100, China;The Innovation Bas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via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Sichuan, Chengdu 610100, China)  相似文献   

18.
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是机载相控阵雷达抑制地杂波和干扰,并检测动目标的关键技术。为减少STAP算法的运算量,缓解空时二维快拍数据的不均匀性问题,本文引入了一种新的递推算法。该算法基于距离单元快拍进行递推。本文把该算法与几种常规子空间跟踪算法的杂波干扰抑制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表明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双园融合"是深化校企合作的一种办学模式。它是以专业建设为前提,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共享资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通过调研,本文从学院角度对比分析"校中厂"与"厂中校"合作方式的成本效益,提出进一步深化合作、不断优化和完善"双园融合"办学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评价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是实现评价结果客观性、真实性的保证,是检验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否相适应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推手;研究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的关键性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