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课堂上,我出示了一个病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让同学们修改。大家看后,即有人举手。我让一名同学先找出错误的地方,再修改。这个同学回答说:“‘发扬’和‘事业’搭配不当。去掉‘和发扬’。”并把修后的句子念了一下。我肯定了他的回答,转而问大家:“‘发扬’可以和哪个词搭配?这个句子还有别的改法吗?”一名同学回答:“‘发扬’可以和‘传统’搭配。这句还可改为‘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又有几名同学相继发言,把这句改为“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事业,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教室里安静下来后,我又问:“‘继承’和‘发扬’可以和哪个词搭配?”一会儿,一名学生回答:“‘继承’  相似文献   

2.
室内活动时,在孩子们的建议下,我拿起了图书《动物争霸》。我问孩子们:“‘动物争霸’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是把爸爸争过来的意思。”有人说:“是‘蒸爸爸’的意思。”有人说:“是把爸爸抢过来的意思。”看到孩子们为此争执不下,我没有急于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建议孩子们:“让我们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吧。”翻开故事目录页,我先念了几个故事题目让他们选  相似文献   

3.
证疯世界     
“大家好!我是‘吓一跳小凶神’!这是我的‘吓一跳小凶神’证,小作家证,发言证和废话证……请大家出示听众证!现在我们去证疯世界游玩,首先要到我的一个好朋友嘉雪家去看看哦!快点办好跟随证、观看证和出发证,随我出发吧!”“你们有没有进门证?”打开门嘉雪问道,“都有?请进请进!”我又亮出好朋友证告诉嘉雪:“这都是我的好朋友!”“唔?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可真忘了!你们,呵呵,是我好朋友的好朋友。下午我们去逛公园吧!”下午两点钟,我们搭上了公共汽车。售票员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售票员证说:“请大家赶快出示乘客证!”乘客们相继出示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情绪》时,我顺手从一位学生的桌上拿起一支喝了大半的矿泉水,问:“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瓶中所装的水?”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瓶里装着小半瓶水。”“瓶里装着水。”“瓶里只有小半瓶水。”“瓶里还有小半瓶水。”接着我请学生点评一下,此时教室却静了下来,无人举手。我把“只有”和“还有”写在黑板上,“现在,发现了什么没有?”我问。终于,一位男生发言了:“我认为他们都说出了瓶中有水的意思。”“还有吗?”他摇摇头。“大家觉得他的话对吗?”“对!”学生们齐声答道。“那么,回答得好不好呢?”他们又沉默了。我在“只”和“还”下面加了黄色的着重号。“请大家再仔细想想,有没有新发现?”又一位男生举手了。“‘只有’和‘还有’是有区别的,‘只有’的感觉比‘还有’要少。”“你说得很好,那么请你结合本课内容用另一句话来表达一下,我相信你能说好的,也请其他同学想一想。”他低头看了一下书后,轻声地说:“‘只有’好像有点悲观,而‘还有’则很乐观。”我请他再大声地重复了一遍。问:“大家认为他说得好不好?”“好!”这次我也在喊,倒让这位男生显得不好意思了。“既然大家都说好,那么好在哪里呢?”思维的大门一旦打开,学生们又兴奋起来。我选择最先举手的一...  相似文献   

5.
怎样进行一年级学生的说写启蒙?我的方法是“‘故事’启蒙”“从说到写”并以“趣”贯穿始终。第一步 :‘故事’启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 ,在能力尚未形成之前 ,往往是通过模仿获得新知的 ;低年级孩子的另一个特点是愿意跟老师亲近 ,下课总爱围在老师的身边说说自己的见闻 ,讲讲自己的心事。我根据这些特点 ,把他们给我讲的内容用拼音写在一张大白纸上 ,配上好看的图画(目的是吸引学生注意力) ,再把它张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大家看。这一做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使孩子们明白可以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 ,让更多的人知道。“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  相似文献   

6.
讲台上,语言的风云翻卷聚合,面对几十双铜铃大眼,我正起劲地谈讲《三味书屋》: “小朋友们!鲁迅先生在书桌上刻下的那个‘早’字,形状像什么?”“像火把!”“像花骨朵!”“对!大家看,”我边讲边在黑板上勾画,‘早’字上宽下窄,那刚刚打苞儿的花骨朵也一样,上边的花苞儿宽,下边的花梗儿窄;那火把上半截燃烧的火焰显得宽,下半截细长的柄显得窄。课文依据这些特点。把鲁迅先生刻下的‘早’字,比作‘含苞未放的花骨  相似文献   

7.
猜一猜     
“豆角”(豆角形的有拉链的布袋,里面装着几个可以拿取的布制豆子)放在小班操作区已经很长时间了,但很少有孩子去玩。今天,婷婷拿了一颗布豆过来问:“老师,这是什么?”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便召集操作区的孩子,请大家帮忙。小睿马上认出这是装在“豆角”里的“豆子”。我拿来“豆角”,孩子们争着想看个究竟,我故意把“豆角”捂在手里:“谁能猜出这个‘豆角’里有几颗‘豆子’?”婷婷说:“5颗。”小睿说:“不知道。”亮亮说:“8颗。”我说:“你们想知道里面到底有几颗‘豆子’吗?”孩子们齐声说:“想!”于是我打开“豆角”,把里面的“豆子…  相似文献   

8.
一次语文课上,一开讲我便信手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我家的小院,并让学生一齐把课题读一遍。这时,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您把课题中的‘园’写成‘院’了。”我疑惑地看了那位学生一眼,低下头看了一下课本,呀,确实是“我家的小园”!于是,我马上把“院”改成了“园”。这时,一个念头从我的脑海里闪过:这里为什么要用“园”而不用“院”呢?“园”与“院”有什么不同呢?何不趁此机会让同学们探究一番呢!于是,我对大家说:“这位同学观察真仔细,老师要谢谢他。可大家是否想过这里用‘院’可以吗?‘园’与‘院’到底有…  相似文献   

9.
上《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时,学生蔡思思问大家:“课文中讲到的‘西湖’、‘泰山’和‘香山’在哪个省,谁知道?”“‘西湖’在浙江省啊。”好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地喊出来。毕竟这是自己家乡的风景区,他们喊了以后还得意洋洋。“那‘泰山’和‘香山’呢?”这下没人吱声了。大家都看着我,蔡思思也转身看着我,看她眼神就知道在等着我把“答案”告诉大家。如果是过去,尤其是“初为人师”那些年,我肯定会把这个“答案”认认真真、详详细细地“教”给他们。我那时常常想,教师嘛,这是最能体现“价值”和“能力”的关键时刻啊。可现在,我不想这样做了,…  相似文献   

10.
画家用的纸     
我班的绘画纸用完了,我便到邻班借了一些精美、厚实的绘画纸。我拿着和平时不一样的纸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用‘画家用的纸’来画画!”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拿着“画家用的纸”反复地看:“画家用的纸和我们的就是不一样!”“画家用的纸厚一些,白一些。”“等我们长大当上画家,也可以买许许多多这样的纸。”晨儿悄悄地问:“老师,以后我是不是可以一直用画家用的纸画画?”我问:“为什么?”“那样我就是画家了。”还没等我说话,孩子们就嚷开了:“我们也要用画家用的纸画画!”在这次绘画活动中,孩子们画得特别认真。一张不同质地的纸竟给孩子们…  相似文献   

11.
我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兴趣和能力。现介绍两种。 一、开展讨论。一次修改课上,我把一个学生写的一段文章抄在小黑板上,让大家讨论修改。文章的题目是“一件难忘的事”。这个同学主要写自己帮助一位老奶奶把一盆洗净的衣服端回家。她是这样写的:“我把老奶奶那盆衣服送回家,转身向学校走去。老奶奶望着我的背影,激动地说:‘小同学,你真是雷锋式的好少年啊!’”我一出示小黑板,教室里的气氛立即活跃了。同学们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举手要  相似文献   

12.
【案例】当我和着掌声走进教室的时候,这意味着六(6)班的孩子在过最后一个儿童节了。“孩子们,老师送给你们一件特殊的礼物。”我慢慢地打开一个纸箱,神秘地说,“这个礼物,每个人只要在脖子上挂一天,它就归你所有了。”“耶!”孩子们一听喜出望外。“不过,咱们可要‘礼尚往来’!”我故意卖了一个关子,“一天以后,我希望也能收到你们的‘礼物’———每个人在纸上谈一谈保护它的感受,好吗?”“一言为定!”待我把礼物送到每个孩子的手上,始料未及的孩子们个个目瞪口呆,人人惊诧不已,原来领到的“礼物”竟然是生鸡蛋。一天之后,我如期收到了全…  相似文献   

13.
大好春光,有什么理由不带着孩子们去放风筝呢?当我把这个决定宣布给孩子们的时候,大家顿时乐开了花。我明知故问:“听到这个消息,你们很高兴,是吗?”“很高兴!”几乎是异口同声的。“怎样高兴呢?”我继续问。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着说。我说:“你们愿意让我享受你们的高兴吗?”大家说:“愿意。”  相似文献   

14.
星期一早晨,我照例打开学生的周记。每个周一,批阅孩子们的周记已成了我的文化早餐。徐聪的周记打开了,上面这样写着:“下午写作文时,‘漏网之鱼’的‘漏’我不会写,便向连老师请教。当时身边没有纸,  相似文献   

15.
缘起长期以来,计算教学给很多教师和学生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印象。怎样让计算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呢?我曾对此进行了几番探索和尝试,不仅教学效果不理想,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更大的困惑与无奈之中。直至我读到特级教师张思明的这段话:“教师不要总是自己当‘导游’,而应该把‘导游路线’设计的‘天机’有意识地泄露给学生,使他们能体验出‘导游’是怎么当的,从而自己也能尽早成为‘导游’。”我仿佛曲径通幽般地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了继续探索前行的方向,进行了一次更具突破意义的尝试。实践一、准备定向,诱发学习欲望(课件出示右图)师:同学们,今…  相似文献   

16.
一、引导主动参与,诱发创新思维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应充分引发学生阅读的“未知领域”,鼓励学生多思多问,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教师在鼓励学生大胆阅读时,要引导学生不要急于下结论,“把判断挂起来,不要急于回答‘是’‘否’或‘对’‘错’”,一切都在阅读中,一切都在探索中。让学生在阅读探索中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我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过程登上讲台开始讲课。这篇课文是看图学文,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应是先看图后学文。当我出示课文插图后没有马上进入教学,而是征求…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旁边”一词时,我采用了直观演示的方法。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领会词义,然后让他们解词。有一个学生说:“‘旁边’就是不远的地方。”课堂上没有反驳意见,对学生这个不确切的解释,我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走到课桌的旁边面向学生站着,问:“老师的旁边放着什么?”一个学生说:“老师的旁边放着课桌。”我加以肯定,又问:“大家再看老师旁边还有什么?”多数学  相似文献   

18.
孩子们对区角游戏“军事基地”玩得乐此不疲,但在玩耍中时常会出现拥挤、争抢等现象。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我让大家讨论:“‘军事基地’那么窄,大家都想进去玩,怎么办?”经过讨论,大家认为10个人进去玩不会拥挤,不过为了督促大家遵守规则,需要选举一个队长。我问“选谁当队长呢?”孩子们报出了将近10个人的名字。最后,我让大家举手选举。非常调皮但聪明的男孩洋洋和个头小、各方面不出众的怡怡获选了。这个结果让我感到意外:为什么在我眼中的“乖”孩子落选了,而不出众甚至调皮的孩子却受到了大家的拥护?于是,我问大家:“为什么选…  相似文献   

19.
孩子们特别爱做“和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这天,孩子们又“缠”着我:“老师,我们想和字宝宝交朋友。”“好吧,”我爽快地答应了,拿出一大叠字宝宝说,“今天,老师请来两个字宝宝,它们是谁呢?请你们猜一猜。”说着我用手捂住眼睛,做了个哭的样子。孩子们异口同声:“是‘哭’。”然后,我又“嘻嘻……”地笑,孩子们被我的表情逗笑了,纷纷说:“是‘笑’,是‘笑’!…‘哪个字是‘哭’,哪个字是‘笑’呢?”我故意卖起了关子。  相似文献   

20.
一个偶然的机会,正在路边玩耍的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向我发问:“喂,你当什么‘长’?”“是市长,还是厂长?”我收住了脚步,弯着腰反问他们:“你们晓得当‘长’有啥好呀?”“当了‘长’,别人就会怕你。”“当了‘长”,钞票也多。”面对孩子们天真幼稚的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