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海峡两岸三地社区教育研讨会于11月4日~8日在汉召开。出席会议的139名代表在几天的交流、参观和讨论中,取得了继去年香港会议基础上进一步的共识,为发展和完善两岸三地的社区教育运作模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归结起来,本次研讨会形成以下6个共识:1.两岸三地的社区教育已经取得了  相似文献   

2.
4月6日,武汉市社区教育课题组一行6人带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收获自香港返汉。课题组成员参加了由香港“明爱成人及高等教育服务”主办的海峡两岸三地’99社区教育学术研讨会。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有来自内地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南京、广州、成都等地和香港、台湾的专家、学者及实际工作者共80人。武汉课题组组长、市教委柴广春委员在会上  相似文献   

3.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4):129-129
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于2004年10月24~28日在北京体育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为“奥运、科技、健身”。大会旨在交流最新的体育科技信息、展示最新的体育科技成果,为2008年奥运会科学大会做准备工作。本次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  相似文献   

4.
当新世纪的大门即将叩开之际,两岸三地的学者专家齐聚武汉共同切磋交流发展社区教育的经验,探讨构建学习社会的途径,她既向人们展示了近年来我国社区教育的成果,也标志着我国社区教育又步上一级新台阶。社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范围内以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实现社区发展的社区性的教育活动。作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教育类别,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社区教育在推进教育的民主化、大众化,促进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经济与社会改革的深入发展,强化了社区的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6月7日至8日,2016年海峡两岸第四届“海事风险评估与管理”研讨会在集美大学召开。校长王捷教授出席研讨会,与台湾海洋大学、集美大学、台湾中华海洋事业协会、台湾船长公会等负责人进行合作洽谈,并在海峡两岸合作、校校和校会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我校汪益兵教授主持了部分研讨会论文交流  相似文献   

6.
1995年9月22日,第50届联合国大会决定不将台湾“代表权”问题列入大会议程,这是联大自1993年以来连续第三次拒绝有关台湾“代表权”问题的提案.这一决定对近年来台湾岛内以“台湾独立”为中心内容的、以李登辉为象征性人物的“台湾主义”是当头一棒.“台湾主义”是台湾大学政治学教授胡佛先生对“台独”主张的概括,它恰如其份地反映了“台独”与李登辉等人的嘴脸,可以说,“台湾主义”正是两岸关系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终身教育的理念席卷全球,成为了我国香港和台湾老年教育发展的催化剂。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我国香港和台湾两地相继颁发政策法规推动自身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本文从比较分析的视角出发,分析两地社区老年教育形塑背景的异同,阐明了两地社区老年教育的实施方式,即依托中小学、民间组织、宗教团体以及老年人大学等平台。纵观两地社区老年教育的实施,折射出不同的价值意蕴:我国香港地区强调满足长者日常需求,促进老人真正回归社区;我国台湾地区则致力于保障学习权益,提升老人再教育及再社会参与机会。  相似文献   

8.
2011年10月14日,"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共聚一堂,探讨交流十年课改经验。会议对新课改十年间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展示,对取得的成就与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香港、台湾地区的课改情况。本文以本次会议为背景,结合课改的经典案例,总结了新课改带来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以及香港、台湾课改为新课改提供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他说,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1984年5月15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一国两制”构想正式通过,成为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国策.  相似文献   

10.
在两岸三地经济合作深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大中华区迫切需要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基于要素禀赋等理论,可以以上海、香港、深圳、厦门、台北5个城市为金融中心建设大中华区金融“金三角”.这一以城市集群为主体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新模式,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大中华区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可以形成一个能与传统大型国际金融中心相抗衡的新国际金融中心.大中华区金融“金三角”战略布局宜采取政府推进模式,由两岸三地政府主导这一进程;目前的主要措施在于推进统一的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开展金融监管交流与合作,并以深圳前海为试点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硚口区社区教育学院5月26日举行揭牌仪式后,下设14所分校陆续挂牌并开展活动。6月14日,区社区教育学院三曙街分校在星火小学举行了挂牌仪式,街工委副书记、区社区教育学院院务委员彭涛同志代表区社区教育学院给“硚口区社区教育学院三曙街分校”授牌,并就分校工作讲话。6月9日,区社区教育学院新安街分校举行了“理想·信念”报告会,居委会群干和个体经营者共120余人听取报告。6月22日,汉中街分校举行了“现代国防知识竞赛”答卷活动,有百余人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我区被确定为武汉市社区敦育实验区。区委、区政府为之提出了总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构建“政府统筹、部门整合、中心示范、多校网络、资源共享、双向互动、全员覆盖”的社区教育体系,提高全体社区公民素质,促进社区发展。总的工作思路是:以近十年取得的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经验来推动和实施社区教育,在社区教育活动中深化和完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建试点,以点推面,点面结合,全员覆盖。总的工作方法是:分类指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课题研究自去年4月提出以来,这项由中央教科所牵头组织,全国20余个省市参与的综合性研究课题正在逐步得到推进,并在全国教育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为进一步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交流、总结全国各地实施创新教育的经验,推进研究与实验工作,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武汉市教育委员会承办的“全国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度工作会议于2000年6月24日到26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20多个省市的领导和专家,课题协作组成员以及中央教科所创新教育实验基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任务,推动全国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部于2001年底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交流了各地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宣布了28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并授牌,武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从事远程开放教育同仁首次聚会,召开“两岸开放及远距教育研讨会”,通过学术交流,达到相互沟通和了解,达成共识,为今后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基础,对促进两岸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贯彻今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武汉市委教育工委、武汉市教委以“提高素质,回报社会”为主题,在教师节期间,举办了一系列的宣传、庆祝活动。——9月2~3日,开展了“送温暖”走访活动,重点慰问了先进教师中的生活困难家庭。——9月4日开展了以“人民教师爱人民,全力培养接班人”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全市13个区设了60多个宣传点,宣传依法治教,宣传教师的权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汉语语法史研讨会”于2007年8月14—16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术活动中心隆重举行。与会正式代表64人,分别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法国、美国、德国、加拿大、瑞士、挪威、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会议共收到论文63篇。大会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胡安顺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汉语研究室主任曹广顺研究员主持,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蒋…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党在长期的祖国和平统一的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科学认识,逐步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这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这是认识到实践的第一次新飞跃。香港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是按照“一国两制”由理论变为实践,这是由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新飞跃。  相似文献   

19.
“华文”致力教育现代化“希望”造就人才跨世纪——常德市华文科教有限公司及产品简介本公司是专门为科教服务的大型专业公司,下设教学试剂、玻璃仪器、微格系统、电脑四个分公司及北京办事处。全国除西藏、台湾和香港外的其他省、市均在使用本公司产品。本公司产品在世...  相似文献   

20.
“华文”致力教育现代化“希望”造就人才跨世纪——常德市华文科教有限公司及产品简介本公司是专门为科教服务的大型专业公司,下设教学试剂、玻璃仪器、微格系统、电脑四个分公司及北京办事处。全国除西藏、台湾和香港外的其他省、市均在使用本公司产品。本公司产品在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