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要使课堂充满活力的关键点: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1、课堂内容力求“生动”2、教学模式经常“变动”3、教学方式多搞“互动”4、学生思维善于“发动”5、内容安排灵活“机动”6、激发情感让人“感动”7、课程内容配合“活动”。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英语是一门很特殊的课程,它自身就具备一种创新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断地摸索新方法,探求一套适合学生的创新思维理论,调动他们对英语学科的兴趣,让他们把这种学习英语的体会带到其它各门学科中去,从而使得他们各门成绩也有所提高。我为我的课堂制定了一个宗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课堂是传授学生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怎样让45分钟更加充实有效是很重要的。在45分钟里,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实行启发式  相似文献   

3.
复习课往往让人觉得是“吃回锅肉”、“炒陈饭”,难以激发学生激情,课堂要么是闹哄哄的,要么是软绵绵的,或者就是狂轰滥炸的做题,我总觉得这不是个味儿,我认为复习课也要上得“活”,上得有趣,要让复习课真正“活起来”,要让学生在有趣的复习中主动掌握系统知识要点,逐步掌握复习方法,向自主复习靠拢。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是主渠道,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主导者。本文要探讨的两个问题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建设师资队伍?陈至立同志指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能够得到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精神为主。”陈至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创新教育?现结台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以供商榷。一、实现课堂教学格局创新,让学生“敢想”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创新培养,首先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地位,其关键在于教师要转变观念。改“一言堂”为“群言堂”;改讲堂为学堂;改主讲为主导;改控制为协调;改专制为激励;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通过导趣,引导学牛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其次,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好奇心,鼓励标新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已逐渐进入了课堂。就课堂学习而言,合作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它旨在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会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多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出现。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不管时机是否恰当都在尝试着用,好像只有“讨论”一下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只有“合作交流”才叫转变观念。其实,在这种表面的合作讨论中,学生难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这说明我们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还多停留在形式化的表面,没能真正意识到:让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要成为学生增…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对青少年来讲,课堂是教他们学习的主要阵地,这自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呢?这就应该把创新精神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加以培养。一、激发学习动机,让创新意识萌芽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与求知欲是培养和发展儿童创造思维能力的强大动力。而学习动机与求知欲来自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国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出现了许多弊端,表现在束缚、压抑,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基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和反思,对新型人才的期盼,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所以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了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现代教育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向学生提供充分的自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获得广泛的学习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  相似文献   

9.
实施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必经之路。教师要实现由传统的教法向学法创新的转化,有必要在学法指导上再思考、再提高。首先要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前提下实现新的角色定位,变教书人为指导者。学生的地位随着教师角色的变化而变化。当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的时候,学生才有了实质性的学习主人地位,主体地位才得到了落实。如果教师依旧是教书人的角色,所谓“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只  相似文献   

10.
打开与教育有关的网站,翻开与教育有关的书籍、报纸,出现最多的字眼是“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才是素质教育?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需要什么样的课堂?作为老师又应该怎样来管理这素质教育的平台———课堂教学呢?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把握好课堂气氛是关键。日本广岛大学教授片冈德雄把课堂上积极的气氛称为“支持型气氛”,把消极的气氛称为“防卫型气氛”。“支持型气氛”的特征是:(1)自信与信赖。学生和教师都充满自信,教师与学生双方互相信赖。(2)宽容与主动。教师对学生是宽容的,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3)自发型与多样化。学生自发地学习,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无须担心集体压力与他人的眼光,不拘泥于惯例和常规。这样的课堂气氛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防卫型气氛”则让课堂充满着恐惧与不信任;充满着控制与服从;充满着策略与操作。这些当然是素质教育亟待改进和予以摒弃的。素质教育就要求教育者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很好地培养和维护好“支持型气氛”,在这种气氛中让学生愿学、乐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课堂纪律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必然要求。缺乏对学生的关注,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缺乏学生个性的...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而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许家红 《阅读》2015,(4):32-34
理想的课堂应是鲜活、灵动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作为教师要尽一切力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以便创设更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如何重视学生的人格价值,实施素质教育,笔者认为首先应发挥美术“美育”学科优势,不仅要认清美术教育的特点,鼓励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让学生享受到被关注和信任的幸福。另外,还要注重创新思想的培养,让学生享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曹彩云 《阅读》2013,(12):24-26
"温故而知新",复习是整个英语学习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有些教师常将英语复习课上成背诵课、默写课、习题课,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厌倦不已。为了使复习课"活"起来,笔者尝试将娱乐元素应用于复习课堂,创新设计,精心驾驭,让复习课极具吸引力。学生不再为复习课而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在小学阶段,启迪和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再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的参与意识是解决这一课题的关键。只有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开拓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创新意识的培养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并被认为是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的一种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氛围,创造机会。为此,前提条件应该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主动地学,主动地探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体现“自我”,创新一个“自我”。一、发扬民主,轻松学习。课堂不是战场,学生不是军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要让他们明白“我是主人”、“我要学习”,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努力做到师生关系和谐,师生互相尊重,平等合作,共同探讨,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的实质是“师道尊严”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永远“正确”位置,学生绝对服从教师,这样的环境怎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怎能令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只会抑制学生的创新精神,只会令他们成为“全盘接受者”。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把这种教师的“核心”作用去掉,将学生和教师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信任,互相理解。教师应将自己放在学生位置,设身处地为着学生着想,这样,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就不会动辄训斥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探索素质教育的规律,有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承担了武汉市“九五”重点科研课题“小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由此,提出并探索了“自探共研”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一、为什么要研究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面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开展课外活  相似文献   

18.
学科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好素质教育。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少点“威严感”,多点“亲切感”。培养学生自主意识,鼓励学生创新素质;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中进行自组织式教学。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本质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自然学科与科技活动都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自然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搞好自然学科的课外活动,是自然教师不容忽略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下面就如何结合自然教学开展科技活动,谈一些个人的做法与体会,以供商讨,共同提高。1在自然教学中要把知识传授与科学探究认识过程结合起来现行自然教材在教材编排上重视科学探究认识过程,轻单纯传授基础知识,让学…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现阶段小学科学的教学中仍存在低效率、随意性、不活跃等问题,这一课堂现象不仅无法满足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需求,而且也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通过挑战性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科学课堂活起来成为现阶段小学科学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本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阐述了挑战性学习的概念,接着对小学科学课堂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利用挑战性学习让小学科学课堂活起来的几点策略,希望能够为通过挑战性学习活跃小学科学课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