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数学日记的缘起及国内研究现状,阐述了数学日记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讨论了数学日记的分类及写作要求,并对数学日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土佐日记》中社会讽刺这一大主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土佐日记》对人情浓厚的鲜明对照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世道人心,突出了作者作为第三视点的评判和作品的主题,并使作品结构颇具特色,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土佐日记》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日记是写作者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记录自己日常生活的一种私人话语。日记内容非常丰富,写作方面十分广泛,有的是写作者对的生活琐事以及心得体会的记录,有的却是关系到时局的大事的披露。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毫无疑问,不论日记作者所记具体内容是怎样的,这些文字之中都会存储大量的历史信息,是我们后世研究当时历史的宝贵史料。本文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就日记的含义、特点、分类以及价值做了一个简单的阐述。重点强调了日记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以期越来越多的史学者更加重视对日记这一史料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日记网络化,是指将纸质版小学生日记转换成电子图片形式并上传到互联网.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分享、评阅上传到网上的日记.小学生日记网络化符合新课标“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的理念,可以促进家长和家校联系,可以培养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媒介素养.小学生日记网络化是纸质日记的有限延伸,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要遵循自愿原则,要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大学英语教师掌握有关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开展日记研究以及他们将来是否会进行日记研究等情况 ,发现结果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日记研究作为重要的教学和科研手段 ,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要大力提倡教师开展日记研究  相似文献   

6.
郭静 《阅读》2013,(12):40-41
反思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写作教学日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回忆,从而获取有益的信息,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道是:"教育重在反思,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下面摘录了本人几篇关于古筝教学的日记,供大家参考。反思日记一:今天,我给启蒙班的学  相似文献   

7.
小学三年级学生处于阅读和作文的起步阶段,如何帮助三年级学生搞好作文的起步?笔者认为:从日记入手教学生作文,是帮助学生作文起步的有效途径之一。日记,是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是自己写给自己看的,属于应用文一类。它没有规定的内容,只要自己认为有意义,就可以写下来。不过日记应有固定的格式,正文前,必须在一排的正中间写上“时间、星期、天气”。日记一般分为直录式、观察式、心得式三类。直录式日记,就是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记录当天的主要事件。这类日记以记录自己的生活轨迹为主,不要求作过多的议论和抒情,比较简便易行,学生乐于接受,如果每天坚持,有利于养成写日记的好习  相似文献   

8.
姜晖 《阅读》2008,(4):22-23
一提到写日记,很多同学就认为:日记,日记,要天天记,每天哪来那么多的事写呢?而且,他们觉得记日记非得写有意思的事情不可,最好是大事、重要的活动,要不然就觉得是一笔流水账了。那么,日记究竟可以写些什么内容?它在形式和要求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样两段日记: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开发体力活动日记;评价体力活动日记的可靠性,探究体力活动日记特定信度要求下的最小记录天数;评价体力活动日记与加速度计在各指标测量上的一致性和影响因素,制定体力活动日记对体力活动是否不足的评价标准。方法:105名受试对象,其中男性53名,年龄为53.2±4.3岁,女性52名,平均年龄为52.5±4.3岁,同时佩戴加速度计和记录体力活动日记7 d时间,数据信度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Spearman Brown预测公式推算信度要求0.7下的最小记录天数,Bland-Altman图和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一致性,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Kappa检验和ROC曲线制定日记的体力活动评价标准。结果:体力活动日记各项指标任意两天间的一致性水平中等到良好;两种测量方法每人每天的体力活动各指标中度相关,统计学检验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女性在记录日记时对中等到较大强度活动时间的高估显著高于男性,而超重或肥胖的受试对象更容易高估低强度体力活动时间。结论:对于45~59岁中年人群,填写任意3 d的体力活动日记,每天时间不小于9 h就可以代表日常体力活动的主观记录,但提供绝对的体力活动数值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日记中平均每天中等到较大强度体力活动的主观记录时间(非实际完成时间)低于56.2 min是本研究中体力活动不足的判断标准,需在大样本人群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朴趾源于1780年来到中国,游历了承德,并用汉文创作了著名的纪行文学作品《热河日记》。在《热河日记》中,朴趾源对承德和避暑山庄的记述和描绘,使人们较早地从书本中认识和了解承德,这为进一步促进承韩旅游观光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韩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旅游客源国,也是承德市的重要国际旅游客源地,来承德旅游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为了进一步扩大韩国市场,提升承德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做强承德旅游品牌,还需要借助朴趾源和《热河日记》的广泛影响,做好拓展承韩旅游观光市场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练写观察日记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写观察日记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观察习惯,激发其观察兴趣,其次,要有的放失;有序训练;逐步提高;再次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学习观察方法。通过这些练习,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与卫慧的《上海宝贝》分别属于两个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女性文学作品,两篇小说有情节设置、人物性格等方面的相似性,也有许多女性心理和写作策略上的相异之处,《莎菲女士的日记》打破了男性为中心的神话,张扬了女性主体意识。相比之下《上海宝贝》只写出了女性的堕落和借此对女性身体的窥视,《上海宝贝》的女性故事只是一场闹剧,而莎菲的故事却带有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了解吉林省优秀女子短跑组多年的训练实践,并搜集和查阅了历年的训练计划、日记、例举了周训练计划安排,进而总结了优秀女子短跑训练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4.
清人王闿运所著的《湘绮楼日记》内容丰富,日记中有很多关于礼制礼俗的记载,其中与学校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礼仪制度——学礼,记载的也较为详尽,有释奠礼、释菜礼、送学、入学礼、视学礼以及鹿鸣宴等.不过,从日记材料中也可以看出,虽然晚清这些学礼依然在施行,但也表现出式微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吴康宁 《阅读》2006,(1):1-1
我们阅读的历程,就是一本成长的日记。它记录着我们深深浅浅的脚印。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外语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学习日记,调查了高师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观念、口语学习策略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师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策略方面有其倾向性,该结果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雷锋日记选     
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光辉榜样。他生前怀着对党、对毛主席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写了许多日记。读读这些日记,我们就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毛主席亲自倡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深远意义。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日记,处处闪烁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是批判“四人帮”及其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有力武器。雷锋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人民,对敌狠,对己和;而“四人帮”却极端仇恨毛主席,猖狂反对共产党,对人民滥施淫威,向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摇尾乞怜。雷锋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而“四人帮”却是尽说假话,欺世盗名。雷锋公而忘私,勤勤恳恳,埋头苦干;而“四人帮”却是利欲熏心,伸手要官,唯权是夺。雷锋为革命奋不顾身,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而“四人帮”却吃喝玩乐,贪生怕死。毛主席培育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是巍巍高山,“四人帮”和他们所炮制的“典型”张铁生、翁森鹤之流,只不过是一抔粪土!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十四周年的时候,我们特按照敬爱的周总理对雷锋同志题词指出的四个方面,选编了这组雷锋日记,供同志们学习。全军指战员和广大民兵,都要在深入揭发批判“四人帮”的斗争中,响应毛主席和华主席的伟大号召,遵循周总理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为学习雷锋所提出的要求,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更广泛、深入地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群众运动。让我们高高举起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决贯彻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的英明决策,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8.
毕新伟 《职大学报》2006,2(3):30-33
本文立足于现代中国复杂的社会景观,讨论《莎菲女士的日记》呈现出的现代意义。力图拓宽作品的研究视野,还原作品与历史的亲密关系,并从中解释作品的现代性和丁玲此时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小乔 《阅读》2023,(37):14-17
<正>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它的设立旨在吸引人们关注、了解和参与博物馆事业。这一天,学校组织大家去参观了城市博物馆,同学们都有哪些见闻呢?让我们去日记里一探究竟吧。  相似文献   

20.
出使英伦前,郭嵩焘和刘锡鸿对西方政体均有一些间接认识。出国后,他们在日记中记录了对西方议会民主制的不同认识,既有赞赏之情,亦有批评之语。郭嵩焘甚至认为西方议会民主优于中国君主专制。但是,郭、刘二人均主张中国不宜采用西方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