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的认识     
复习提要1.在理解整数、小数意义的基础上,重点认识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数的组成与分解,熟记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整数和小数,会用“亿”或“万”作计数单位记数,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2.“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中,概念比较多,要注意它们的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3.要进一步理解分数、百分数、分数单位,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地通分、约  相似文献   

2.
数的认识     
复习提要1.在理解自然数、整教、小数意义的基础上,重点认识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数的组成与分解,熟记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整数和小数,会用“亿”或“万”作计数单位记数,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2.“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中,概念比较多,要注意进行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能被2、5、3垫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  相似文献   

3.
数的认识     
复习要求1.在理解整数、小数意义的基础上,重点认识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数的组成与分解,熟记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整数和小数,会用“亿”或“万”作计数单位记数,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2.“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中,概念比较多,要注意它们的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数的认识     
复习提要1.在理解整数、小数意义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认识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数的组成与分解,熟记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整数和小数,会用“亿”或“万”作计数单位记数,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用“四舍五入”法  相似文献   

5.
虞春燕 《阅读》2014,(44):35-36
<正>一、缘起学生第一次面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常出现多种错误。笔者发现,由于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算法与算理:对应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因此,在面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大多数学生会自觉延用整数、小数加减法的经验来类比,由对应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变成了对应的分子、分母相加减,而忽略了分数计数单位的特殊性。二、思考考虑到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发展为主,是否能借助学具,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  相似文献   

6.
数的运算     
复习提要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对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不仅要计算正确,而且要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在复习四则运算时,要做到一个“理解”,四个“掌握”。即: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掌握加  相似文献   

7.
数的运算     
复习提要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对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不仅要计算正确,而且要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在复习四则运算时,要做到一个“理解”,四个“掌握”。即: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运算定律和性质。另外,要注意两点:一是对于一些基本计算,要加强  相似文献   

8.
数的运算     
复习提要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对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不仅要计算正确,而且要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在复习四则运算时,要做到一个“理解”,四个“掌握”。即: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运算定律和性质。另外,要注意两点:一是对于一些基本计算,要加强口算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二是对于四则混合运  相似文献   

9.
四则计算     
四则计算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对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不仅要计算得正确,而且要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在复习四则运算时,要做到一个“理解”,四个“掌握”。即: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运算定律和性质。另外,要注意两点:一是对于  相似文献   

10.
数的运算     
复习提要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对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不仅要计算正确,而且要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在复习四则运算时,要做到一个“理解”,四个“掌握”。即: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运算定律和性质。另外,要注意两点:一是对于一些基本计算,要加强口算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二是对于四则混合运算,要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做到一审,二想,三算,四查。一审,即审清题目的结构,有些什么样的符号,数据有什么特点;二想,即在审清题目结构的基础上想一想  相似文献   

11.
序号学具名称 教学基本要求及应用的材料或器具教学基本要求材料或器具数量 备 注五年制小学1一年级数学学具部分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 ,逐步抽象出数。掌握 1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计数单位“ -”和“ +” ,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 10 0以内的数。掌握10 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10 0以内数的顺序 ,会比较 10 0以内数的大小。知道加、减法的含义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认识符号“ =”“ >”“ <”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计数材料 1套计数棒 1套学习百以内数位操作材料 1套百数表 1套0~ 2 0数…  相似文献   

12.
数的概念     
整数和小数一、填空。1.四千零五十万六千七百写作( ),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2.一个数亿位上是4,千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万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把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3.一个数由5个十、4个十分之一、8个千分之  相似文献   

13.
数的运算     
复习提要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对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不仅要计算正确,而且要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在复习四则运算时,要做到一个“理解”,四个“掌握”。即: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运算定律和性质。另外,要注意两点:一是对于一些基本计算,要加强口算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二是对于四则混合运算,要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做到一审,二想,三算,四查。一审,即审清题目的结构,有些什么样的符号,数据有什么特点;二想,即在审清题目结构的基础上,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按照什么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或者按照什么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行简算;三算,即认真地逐步进行计算;四查,即自觉地对计算过程和结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长知识、学习技能、发展智力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课堂的优化。 1.针对知识的衔接性设计启发性的问题 任何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主动地寻找答案。如在教小数除法时,先复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计算100.1÷25,(2)回答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然后导入新课100.1÷2.5,提出  相似文献   

15.
“分数的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小节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第七册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对分数(基本上是真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是要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建构分数的意义。为了使学生真正学好这一知识,我们在总结、反思以往多年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实践。教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和地位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研究相似形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理论,它一方面可以直接判定线段成比例,另一方面,当不能直接证明要证的比例成立时,常用该定理把两条线段的比“转移”成另两条线段的比,这就要求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和运用它。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应用在三角形上,就得到了定理的一个重要推论,这个推论是判定三角形相似的理论基础。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定理及推论的理解与运用,特别是关于“对应”的理解。本节课的难点是定理的形成过  相似文献   

17.
“分数的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小节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第七册时 ,已借助操作、直观对分数 (基本上是真分数 )有了初步的认识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是要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建立单位“1”的概念 ,理解、建构分数的意义。为了使学生真正学好这一知识 ,我们在总结、反思以往多年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实践。教学中我们注意多种媒体综合运用 ,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 ,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 ,用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18.
词句(一)     
复习要求1.学过的词语能正确地读写,大部分会用。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提高辨析词语的能力。3.注意在学习、生活的实践中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9.
在整个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计数单位”是认数和计算的根基。唯有把握这个根基,才能使学生的认知经历螺旋上升的过程,从而建立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本节课教学中,笔者直观渗透计数单位“一”的概念,让学生充分感知数数的过程就是计数单位运用的过程,为后续《11—20各数的认识》中,由“10个一就是1个十”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十”,奠定了清晰的脉络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领域中,“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几乎每一个数学概念和每一种数学运算都与“零”有关,即无零不成运算体系.在整数前或小数点后的零无关大局,但放在整数之后,却可使原数成十倍的增长.可见“零”的魔力之大.教学中如能很好地解决“零”的问题,可使学生在多方面获得收益.而对零的第一次关照,是在小学学习除法时,零不能作分母.那时的老师一般对学生的说法是:“零做分母无意义”.而到了中学也常听到这种说法.这无疑是有失偏颇.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tga=k=(y_2-y_1)/(x_2-x_1)若X_2=X_1,k不存在,倾斜率α=π/2,它是有实际意义的.所以,教师要在此时澄清学生对零的这种狭义理解.这对于全面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是十分有益的.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突破“零”的教学,可以加深对定义、概念及公式的理解.1.1 如有向线段的定比分值λ=P_1P/PP_2课本只强调λ>O或λ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