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又是一首前无古人的最值得欣赏的长篇叙事诗,因而人们称它和《胡茄十八拍》为汉乐府诗中的“双壁”。在中国文学史上,以家庭悲剧为题材的作品不少,如《诗经》中的《氓》固然是一首“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好诗,感情又极为细腻而真挚,但女主人公的形象未免显得单薄一些。《钗头风》作者的不幸遭遇,几乎和《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是一模一样的,他的悲愤冲天的情绪表露于文字,足以激起人们共鸣,可它毕竟只是一首抒情的小词,在内容、情感的展…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全诗以五言形式展现了动人的情节和一系列栩栩如生、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孔雀东南飞》作为名篇,其表现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诗中的人物对话、人物行动刻画描写,将作品推到了极致,令人叹为观止。《孔雀东南飞》没有李白作品的飘逸豪放,没有陶潜作品的悠然自得,但它以独有的艺术效果,流传至今。《孔雀东南飞》中  相似文献   

3.
正确理解《孔雀东南飞》的反封建主题江苏省高邮师范曹民光《孔雀东南飞》(下简称“孔诗”)是汉乐府民歌中一首体制宏伟、文情并茂的叙事长诗,也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以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为题材,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男...  相似文献   

4.
《孔雀东南飞》在解放前后都曾被中学语文课本所选录,是公认为有良好教育作用的名篇。但是,在今天的新情况下,教学这首长诗,有哪些新的要求和新的困难呢?这里,试就今天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语文知识水平,结合《孔雀东南飞》的特点作一次探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难点。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孔雀东南飞》有三个难点: 1.这是一首罕见的乐府民歌中的长篇叙事诗。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在几十年前曾经刊登过《〈孔雀东南飞〉民歌特色》一文(该文被收入中学教参),该文分析了《孔雀东南飞》在“序曲与尾声”、“连绵字与叠字”方面的民歌特色,《孔雀东南飞》所体现的“民歌特色”不唯于此。本人在此试就《孔雀东南飞》所反映的民歌特色作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6.
《孔雀东南飞》和《热碧亚与赛丁》虽然是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作品,但是两首诗中的女性形象刘兰芝、热碧亚性格中闪耀着相同的光彩:反抗压制,争取自由;摒弃世俗,追求真爱;表露孝心,委屈自己。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记叙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结尾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警示后人引以为戒。高中《语文》第三册把“多谢后世人”中的“多谢”解释为“嘱咐”,对此我深有疑惑。这里“谢”作何解,注释未提及,根据“谢”的几种常用义根本解释不通,是不是注释错了?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并序)最早见于陈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题为《古诗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这首篇幅不短的叙事诗讲述的是一对青年的爱情悲剧。特别引起笔注意的是,整首诗中“东南”这一表示空间概念的方位名词竟出现两次。章开头便有“孔雀东南飞”的句子,而结尾写焦仲卿当妻子刘兰芝“赴清池”自尽之后也“自挂东南枝”而亡。一前一后,首尾照应,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本来就有什么深意?对于“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两句,  相似文献   

9.
杨密 《中国教师》2014,(Z1):193
<正>一、《孔雀东南飞》的发展背景《孔雀东南飞》的相关知识背景。最早,在《玉台新咏》,当时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在诗前,有一个序文的描写:"在汉末建安中,在庐江府,有个小吏叫焦仲卿,他的妻子叫刘氏,他的妻子被仲卿的母亲所遣,她发誓不再改嫁。在其家的逼迫下,投河而死。当仲卿听说后,也上调而死。当时地人因此很伤心,写了这首诗来祈祷。"这是序文的全部。在《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在我国古代是最早的、长篇、叙事诗,这是古  相似文献   

10.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记叙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结尾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警示后人引以为戒。高中《语文》第三册把“多谢后世人”中的“多谢”解释为“嘱咐”,对此我深有疑惑。这里“谢”作何解,注释未提及,根据“谢”的几种常用义根本解释不通,是不是注释错了?  相似文献   

11.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首民间长篇叙事诗,自古以来对“孔雀东南飞”的讨论颇多,受到佛教思想、凤凰文化和以阴阳五行说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影响,用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来解释“东南”二字,意义更为贴切,也表明孔雀“东南”飞是焦刘二人对自主婚姻爱情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2.
《孔雀东南飞》:汉代纲常伦理将倾的挽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民俗化的角度,对《孔雀东南飞》进行了阐释学上的分析研究,认为这首民歌在焦、刘爱情悲剧的叙述中,客观上反映了东汉末年纲常伦理“礼崩乐坏”和婚姻观念趋于开放的社会现实,因而《孔雀东南飞》又是一曲汉代纲常伦理将倾的挽歌。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写一个封建社会中常见的家庭悲剧。全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是,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正如沈德潜所说“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封建礼教中的“三从”、“四德”,决定了妇女地位的低下.然而,《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和刘母同是女性,地位权力却有霄壤之别:一个对儿子颐指气使、凶悍专横,一个对儿子俯首听命、温顺柔弱.何以如此不同?本文试图从各人所受封建礼教影响的不同侧面、各自性格的差异等方面作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周淑粉  杨艳 《现代语文》2006,(12):109-110
被称为“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是现存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朵奇葩在问世以后的多年里几乎没有受到多少人的关注,直到明清之际,才博得了众人的喝彩,它所演绎的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动人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人物性格、撼人心灵的艺术魅力,流传后世,经久不衰。胡应麟称其为“不假雕琢,工极自然,百代而下,当无继。”王世贞甚至盛赞它为“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情如诉”的“长篇之圣”。从搁置箱底到众人争相拜读,《孔雀东南飞》就像陈年好酒,越藏越珍贵,愈品愈香醇。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叙事诗,使用了2,3节奏形式,结构整齐,乐感明显,读来朗朗上口。诗中“奄奄”、“寂寂”等叠词的使用是汉语诗歌常用的一种表达手段,以增强诗歌的意境和节奏感。在翻译之前把握原文的这些特点有助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相宜的表达手段和策略,从而使译文在最大程度上契合原文在视觉和情感上对读者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孔雀东南飞》地理辨疑及作品主人公的传说徐伟伟《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一首杰出的民间叙事诗,共353句,1765字,清代沈德游把它称作“古今第一长诗”.王世贞誉之为“长诗之圣”.一千多年来,这首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情歌史上始...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一首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叙述的是汉代末年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的婚姻悲剧,当时人们出于同情,把他们的悲剧编成故事诗传诵。后来经过文人的不断加工润色,这首诗在将近三百年后才被写定。本诗最早见于梁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宋朝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也收此诗,题为《焦仲卿妻》。后人习惯以诗歌的第一句“孔雀东南飞”作为篇名。根据本诗题目的演变,可以确定诗中的第一主人公为焦仲卿妻———刘兰芝,第二主人公是焦仲卿。作者以极工细的笔触来描绘刘兰芝。兰芝一出场是向焦仲卿…  相似文献   

19.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都有一个相同的情节:当刘兰芝被遣回家,杜十娘得知自己“中道见弃”时,她们没有悲伤,没有眼泪,没有呼天抢地的哭闹;反而异常冷静,异常沉着,从容镇定,天未亮时便早早起来,兰芝是“严妆”,十娘是“用意修饰”,把自己打扮得“极其华艳”。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呢?两位主人公相同的做法,实际上却有不同的目的,反映了人物不同的心态。但又都表现了两位女性面对不幸的刚强。《孔雀东南飞》描写刘兰芝在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丈夫求情也无济于事,事情已无法挽回时,她没有坐以待毙,等着被遣,而是…  相似文献   

20.
罗敷何许人?     
古乐府《陌上桑》叙述一个年方二八的秦罗敷在陌上采桑,为使君看中,要强娶她,被她严词拒绝的故事,诗中的罗敷,历史上实有其人。据崔豹《古今注》载:“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王仁妻,……罗敷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置酒欲夺焉,罗敷巧弹筝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赵王乃止。” 另一首汉代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也曾涉及一个“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的罗敷,她与《陌上桑》中的罗敷同名同姓,但并非一人。 《汉书·武五子传》中载“执金吾严延年字长孙,女罗紨。”周寿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