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新生在入学后短期内就形成了众多非正式群体的现象令人深思,究其心理原因在于大学新生相似的心理基础、共同心理需要及从众心理的作用。研究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成因,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正确对待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即正确认识、加强教育、积极引导、营造氛围,从而减少大学新生对非正式群体的依赖,有效地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让每个大学新生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并形成健康积极的阳光心理,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共同的愿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通过构建积极的校园育人环境,培育完善的新生社会支持系统;培养新生积极的人格,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丰富新生的积极体验,使其感受积极的力量等来培育新生的积极心理。  相似文献   

3.
以安徽省某高校603名大学新生为被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大学新生适应性量表》进行测量,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地方高校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与适应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积极心理资本对适应性总分及其五个因子均有明显的影响作用,积极心理资本及其四个因子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开始大学新生活时,首先面临的是一段艰难的心理适应期,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将直接影响大学 新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本文将探讨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期的种种心理表现以及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期的调适,试图帮 助大学新生培养健康的心理,顺利度过心理适应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新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5.
通过将心理弹性理论应用于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探讨心理弹性在医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强烈的自卑心理和失落感、自我封闭、焦虑心理等十一个方面讨论了大学贫困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并从高度重视程度、为新生创建心理档案、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普通心理健康知识和保健技能、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和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等七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如何开展贫困新生心理适应教育。  相似文献   

7.
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而言,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全新的生活,而他们多数又缺乏必要的心理和思想准备,感到无所适从,精神压力甚大,大学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应注意使入学教育内容系统化、完善化,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大学环境和自我,关心新生生活,提高其自理能力,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通过心理教育提高新生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的传播与发展为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针对当前高职新生角色转换产生的心理问题。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策略非常有必要。一是要明确高职新生积极的角色转换目标;二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按照角色认知规律进行行为实践;三是要引导高职新生积极自我评价,主动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四是要为高职新生创设和谐的自主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9.
任利萍 《考试周刊》2007,(52):123-124
从心理发展角度看,新生有较明显的自我意识的困惑感,人际交往的障碍,心理状况普遍呈现为亚健康状态。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尽快帮助新生走出心理误区,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建立心理教育组织机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以及心理辅导队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气氛;开诊心理咨询与辅导;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丽芬 《考试周刊》2012,(55):158-159
为了考察团体积极心理辅导对相关医学新生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本文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刚入学的2011级相关医学新生中抽取1个班,进行团体积极心理辅导及前后总体幸福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显著(〈0.01),各个因子平均得分均有显著的提高,除了在H(对健康的担心)这一因子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因子都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团体积极心理辅导对相关医学新生总体幸福感的提高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学新生常见的松懈、茫然、失落、自卑等消极心理,高校要在积极预防、超前指导的同时,采取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责任教育,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自主学习教育等措施,帮助新生疏导消极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2.
新生心理适应课程旨在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通过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帮助新生解决发展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建立.文章重点考察课程中时间管理板块内容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被试时间管理倾向得到正向改变,时间管理状况也有明显改善.由此可见,新生心理适应课程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发展性问题,是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一种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将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分为学习、生活和心理三个围度,通过对这三个围度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即要及时做好新生学习引导教育,积极引导新生课外实践,加强新生心理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积极心理关注为视角,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载体,以工作案例的形式探讨分析一名大一新生在入学后,老师以心理健康课程为载体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关注,学生通过获得帮助和支持从而逐渐适应大学生活的案例分析报告。探索积极心理关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探寻解决新生入学适应困难的途径和策略,以及探索大学生入学适应困难的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学习挫折会使新生遭遇焦虑、冷漠、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重则出现攻击行为。高校要积极正视大学新生的学习挫折,结合大学新生的学习生活实际,通过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激发学习动机、制定大学生涯规划、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合理挫折归因、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策略,有效引导新生克服学习上的挫折心理,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6.
大一新生心理特点浅析与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为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和采取必要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近两年通过新生座谈会、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大一新生主要存在学习和生活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学习方式和方法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和人际交往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等心理特点.结论: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适应、积极转变、加强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等是有效改善大一新生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的心理不适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新生心理不适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提出调适心理不适的五种对策建议:做好新生入学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探索积极的学习方法;引导大学新生增强自己的自觉控制感,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安排合理健康的课外活动;建立心理档案,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  相似文献   

18.
教育大众化的宏观背景下,积极关注新生教育是高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应为之举。审视新生在校发展的心理路径,高校应该积极构建新生教育体系,用科学的评价原则反馈新生教育的效果并以此来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困惑的主要表现,包括环境的困惑、专业的困惑、情感的困惑、心理释放的困惑。进而提出了心理引导策略:进行校史教育,培养新生的环境认同感;多渠道专业指导,加速新生的专业认同感;引导学生规划情感,走出误区;悉心观察,引导学生积极释放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0.
“大一现象”主要表现为新生对全新环境的不适应,学习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性,心理上的挫折感和孤独感。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大学新生难以适应全新的环境,不能及时完成学习方式上的转变,缺乏多种自身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相对较弱。针对“大一现象”,在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时,应注意使入学教育内容系统化、完善化,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大学环境和自我,关心新生生活,提高其自理能力,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通过心理教育提高新生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