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语中"投掷"与"抛弃"自古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异中有同.因此,同一个词往往能兼表此二义.如何区分二义之间的差异,便是研究表达"投掷"与"抛弃"义的系列词之间演变更替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逻辑学界关于传统逻辑教科书中“概念”与“词项”的取舍问题一直存在分歧。从“概念”与“词项”内涵与外延的上 ,以及传统逻辑学的学科特征和研究方法来看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属于哲学认识论的范畴 ,而词项是语词在命题中的逻辑内容 ,是构成逻辑形式的基本要素 ,属于逻辑学的范畴。传统逻辑教科书中用“词项”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用现代逻辑学中命题与判断的知识,考察墨经的语言特点,特别是有关逻辑学命题论的部分内容。墨家命题论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墨经的"以辞舒意"蕴含着深刻的逻辑学知识,表明墨家对语言和思维的逻辑关系有着得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柳燕妮 《现代语文》2006,(1):124-125
在现代汉语里"执著"一词常常被写作"执着",它们是同一个常用词,仅文字形式有别.对这个词的理解,以及书写,人们常常有疑惑.本文对此做一讨论.  相似文献   

5.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数学需要全面理解概念,正确进行表述、判断和推理,这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概念·语词·词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学是以推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推理是由命题(或者说判断)组成的.命题是由什么组成的?目前逻辑学界包括逻辑教科书中的讲法是不一致的.有人讲概念,有人讲语词,有人讲词项.多种讲法并存,不利于逻辑学的普及和发展,很有必要经过研究统一起来.我们的学习体会是以讲词项为好.概念、语词和词项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的联系可用抽象化的方法这样描述:人们要认识某类事物,总是要通过实践先获得关于该类事物的感性认识,再经过头脑的加工将感性认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存在着"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混同使用,概念不清的现象.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事实上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二者之间是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为概念起源背景上的不同与研究领域、范围上的差异.在承认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存在显著差别,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同时,我们更不能忽略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8.
命题的结构     
逻辑学将命题分析为主词、谓词两部分的"两分法"抹煞了系词和其他动词的地位与作用,模糊了命题内部的结构和关系.分析命题的正确方法是"三分法",无论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都应当分析为三个部分. "三分法"不仅突出了命题每个部分的地位与作用,理清了命题内部的结构和关系,而且还可以为命题的三个部分作进一步的限制和区分,从而大大提高了逻辑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做出区分.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教育是什么"探讨的是教育概念的内涵,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质,而"什么是教育"则讨论的是教育概念的外延,即概念的适用范围;从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角度来讲,"教育是什么"蕴含着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寻,而"什么是教育"则是对教育现实的反思.只有清楚二者的区别,才能把握教育本质,警惕大量"非教育"及"反教育"行为,从而使教育实践向"本真意义上的教育"逼近.  相似文献   

10.
传统逻辑中概念具有抽象性,而它们又必须通过语言学中丰富复杂的语词来表达,语词可感性强。若把“概念的语词表达式”称为“词项”并以之取代概念引入形式逻辑体系的概念章节,则可避免其抽象性,使概念和语词意义相统一。本文在已有的形式逻辑判断推理部分定用“词项”的基础上提出上述观点,并从语言学和逻辑学的联系中具体分析了词项的类别和识别方法,以及正确运用和接受词项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才陷阱”是西部为促进经济增长而大量引进人才与人才实际使用效率低下同时并存的一种特殊现象,是西部处于市场体制不断完善阶段经济发展落后,软硬环境发展滞后的必然产物。必须通过完善西部人才培训、使用体系,加快推进企业改革和配套制度建设等措施来消除。  相似文献   

12.
以静求道:陈献章主静特色的儒家修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献章是宋明理学史上一位转变风气的人物,他的"主静"特色修养论,为儒家修养论开辟了新的路径。文章从陈献章思想的本体论出发,展现了陈献章依靠"主静"方法求道的过程,并通过与佛道两家静坐方法的比较,肯定了陈献章"主静"特色儒家修养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重读“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教育"是陈鹤琴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著名教育主张,旨在探索建立中国化新教育之路.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为核心内容的"教育观"是"活教育"最重要的价‘值,并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值得人们研究、重视.  相似文献   

14.
生态社会主义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绿色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这一社会主义流派提出了一系列蕴含时代气息的策略主张,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同时,生态社会主义从不同侧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现实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对全面正确的评价当代资本主义有重要参考价值.借鉴并吸收其合理因素,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人”,首先是学生,然后是教师;既是每个学生和教师个体,也是师生集体。办学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为办学目的,为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要而办学;以师生为办学主体,依靠教师和学生而办学。  相似文献   

16.
从商业文化的视角对《金瓶梅》中的商人及普通市民的商业观念进行概括与分析,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商业意识社会化倾向及其原因进行探讨,从而对《金瓶梅》的价值作出更加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命题的关键词不是无条件的。如果从一般教育、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现代化三个视角对该命题成立的条件进行检讨,则只有代表、反映或暗合了人类教育和教育研究及其发展的方向,越是民族的教育、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现代化中的“精华”,才越可能是“世界的”,反之则不可能成为“世界的”。  相似文献   

18.
"德主刑辅"是中国古代法文化落后的结果.原因在于:"德主刑辅"主要是知识精英理想,非国家政治主流;古代的"刑"及其与"德"的关系与今天具有本质差异,不能受思维惯性影响简单视其为次级需要;"德主"和"刑辅"的主从关系认识基于落后的学理与实践;"德主刑辅"的正面价值十分有限,是中国古代法治思想与政治实践不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意逆志"既强调了读者的"意",又强调了作者的"志",同时用"逆"字概括了一个复杂过程.为了避免主观臆断,我们要"知人论世".孟子的主张今天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是由locufionary act,illocutionary act与perlocutionary act组成,其研究重点是illocutionary act。illocutionary logic是研究illocutionary act形式化问题的理论。国内有学者将两者分别译为“语用逻辑”和“语用行为”。illocutionary logic研究的只是illocufionary verbs的illocutionary act,未涉及到使用者,也更未涉及到对语境等的研究。言语行为实质上只是一种局限于illocutionary verbs的句法和语义的研究,根本不是言语行为的真正意义上的语用研究。作为只研究illocutionary verbs的illocutionary acts的illocutionary logic只是一种行事逻辑,属于语用逻辑这个大的范畴。真正的语用逻辑必须研究话语发生的语境、话语与使用者的关系、使用者对话语的推理等等。因而不能将illocutionary logic翻译为“语用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