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周淑媛 《海外英语》2013,(21):212-213
在新时期的众多翻译理论中,女性主义翻译观对译者的地位变迁的影响最为深远。它指导译者彻底实现了从"自我隐形"到"自我彰显"的华丽蜕变,从而使译者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该文将着重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审视译者地位的变迁,探讨该译论对提升译者地位的推动作用,并且反思译者在女性主义译论影响下过度自我彰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旨在鼓舞译者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扮演活跃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灵动舞者。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和翻译家.他的翻译理论和思想在我国翻译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通过译者伦理观、翻译动机论、翻译创作论三个方面时他的译学思想进行探析,认为郭沫若的译学思想在继承前人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译者的主体地位和译论依据两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成分即翻译主体地位往往呈隐性状态。根据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视角,对比分析中西译论,阐明翻译的主体——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辨证地看待传统翻译“忠实、对等”的标准问题,对于作者、译者、读者的主体地位能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对传统译论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了重新阐释,颠覆了传统译论中译者“隐形人”的角色,彰显了译者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由于过分强调“性别意识”,因而在译介活动中会在某种程度上偏离,甚至歪曲翻译活动的本的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传统的翻译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极大地拓展了翻译研究的疆域,译者——译语文化从边缘走向中心,由隐蔽走向彰显。译者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张扬。文章拟从传统的作者——源语中心论到译者——译语中心论翻译观的视角,对翻译主体——译者文化身份的嬗变进行理性思考,阐明译者如何从传统译论中的"隐形人"、"奴仆"、"画家"成为当代译论中的"操纵者"、"叛逆者"、"征服者"、"改写者"、"吞噬者"等等。  相似文献   

6.
传统译论中的原著中心说使译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译者的主体性作用一直被忽视。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交际行为,因而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此试图从关联译论的角度探讨译者主体性作用在翻译过程中的发挥,最后以商标翻译为例说明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女性主义运动拓展到文化领域的结果。它的出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从译者地位,原作与译作关系,翻译标准等方面对传统译论提出质疑,并且通过翻译实践中的“叛逆”争取女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的翻译被赋予厚重的历史使命,它着眼于目的语的文化构建,这为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所决定.这一时期的翻译理论更加突出译者的主体地位,形成以译者为中心主体,以作者和译入语读者为两个边缘主体的翻译主体体系.译者这一中心主体就客体的两世界(源语与目的语世界)、三方面(共谋的主客体和目的)、六因素(源文本、源语、源语文化与目的文本、目的语、目的语文化)实施翻译.译者面对民族存亡,求救国、图自强、谋复兴,依靠翻译大力传播西方文化,积极构建中国近代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后现代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中,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译者有着自己的意识形态、翻译方法和创造性的表达.而在互文的网络中,原作的意义不再确定不变.译者主体性和互文文本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多样的译本.  相似文献   

10.
图里的翻译规范论是翻译研究学派的重要理论,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译者从译前准备到翻译活动结束一直受到源语以及译语文化规范的制约.文章从预规范、元规范以及操作规范三个方面针对林语堂翻译活动的文本选择、文化取向以及翻译策略进行分析,提出林语堂的翻译活动受其教育背景、社会环境以及文化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翻译思想经历了3次嬗变:晚清时期他坚持归化翻译,用意译法;在五四时期转为直译;在20世纪30年代他主要以硬译法来开展翻译活动。通过引入文化研究中自我/他者概念分析其翻译思想嬗变历程,可以发现一个译者的逐渐自我他者化。而其自我他者化是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权力话语做出的身份选择的结果,其变化的翻译观是为其文化身份建构服务的。  相似文献   

12.
在小说翻译的过程中,深层意义的分析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原作的社会文化背景、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主题等。译者应该通过对原作语言结构的深层意义的解读和阐释,使译作达到与原作的功能性等值。以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为例,从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和文体意义3个方面对语言的深层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来保留原作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3.
借助功能主义翻译观,对汉语旅游文本中文化负载的翻译进行探讨。从旅游翻译的目的出发,通过对潜在旅游者体验、了解一种新的文化这一旅游动机的研究,作者认为,译文要达到激发潜在旅游者旅游动机的目的,必须要保留源文的异域文化色彩。然后通过对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的比较和跨文化交际的分析,作者提出:要保留源文的异域文化色彩,译者应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通常包括直译和音译。在异化翻译方法会导致文化真空时,译者必须采取补偿措施,包括:加注、补充和类比。当然,译者对源文中对达到翻译目的没有帮助的信息可以删除。  相似文献   

14.
张桥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3(5):114-117,124
在翻译主体研究中,译者往往被认为是翻译过程中的唯一主体,本文以翻译理论演变为线索,分析了在原语和译语两种背景下译者的主体状况,从翻译的定义以及阐释学的角度对主体性内涵进行了探讨,指出翻译主体应该是包含了作者、译者和读者在内的一种复杂群体的主体系统,以期拓展和深化翻译主体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叛逆”在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中,是独具研究价值的课题。现代翻译研究把关注的焦点从原文作者转向译者、接受者和接受环境。本文即把整个翻译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分别讨论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接受者与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并讨论了创造性叛逆的具体表现形式覆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叛逆”在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中,是独具研究价值的课题。现代翻译研究把关注的焦点从原文作者转向译者、接受者和接受环境。本文即把整个翻译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分别讨论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接受者与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并讨论了创造性叛逆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郭美岐  吴华杰  焦艳 《海外英语》2011,(11):224-225
瞿秋白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和翻译家。他的"绝对的白话本位原则"对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马丁.路德是德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学家和翻译家。他的德语《圣经》被称为"第一部民众的《圣经》"。瞿秋白和路德处于不同的文化系统中,但两人在翻译的目的,读者群,翻译的原则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尽管如此,两人在翻译方法上还是有所不同的。该文拟就把瞿秋白与路德翻译思想的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翻译就是原文本的重写,而重写意味着某种操控。对于翻译者来说翻译的过程就是将外文作品通过自己的分析解构,进行文化上的转移,然后在个人的理解和知识背景的支持下进行重构,形成受体语言的文本。而进行儿童文学翻译的成年翻译者因为成年人与儿童在心理、理解力、阅历、视角上面的差异,造成了普通文学翻译中不会出现的目标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缺席的现象。译者对作品的操控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会由于目标读者的特殊性使得重构时无法由重要的目标读者对即将形成的译文进行及时评估和修改。成年的译者无法代表目标读者对译文进行操控,其具体的结果就是使译文的可读性成为一个难于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冰心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作家和翻译家。她不仅全身心投入到翻译实践中去,还积极地对翻译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她翻译了许多优秀的外国诗歌,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翻译观。文章以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视角,冰心翻译的《吉檀迦利》为例,探究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期间,主流诗学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对冰心翻译活动的影响和操控。  相似文献   

20.
译者是翻译过程中唯一的能动主体,其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得不到译论界的认同与关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后,译者重新回到研究者的视野,译者主体性得以凸显、乃至过分张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译者逐步成为翻译主体的过程并阐述译者主体性的内涵,以此进一步强调译者主体性是能动与受动的矛盾统一,并阐述了制约与能动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