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报、晚报 目前上海有<新民晚报><新闻晚报>两份晚报,<新闻晨报><东方早报>和<青年报>3份早报,尤以早报市场的竞争最为激烈.相比北京的两份晚报、5份早报,上海早报市场留有的空间较大. 2003年<新闻晨报>广告收入升至4亿元,而<新民晚报>广告则由高峰时的8亿下降到6亿.复旦大学研究传媒经济的教师朱春阳认为,早报与晚报广告收入的此升彼降,实际上是报业主导权的争夺.报业市场细分后,晚报的市场在收缩,但有个基数,不会有太大滑坡.  相似文献   

2.
晚报创新:上海经验与市场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阳 《传媒》2006,(5):29-30
传统晚报如何创新,是近年中国报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上海晚报市场对此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以近年上海《新民晚报》与《新闻晚报》的连续改版为例,分析晚报如何在早报市场扩张压力下积极应对,并对这一市场的未来创新方向作一预测.  相似文献   

3.
<新民晚报>的"五色长廊"以贴近生活、贴近平民,关爱普通民众和个体生命本身的"近民"姿态,树立了晚报的"亲和形象".  相似文献   

4.
记者的底气     
读9月20日<新民晚报>B38版的"编读视点",感慨良多. 今年9月1日,是<新民晚报>诞生76周年纪念日.这份老字号晚报,在中国新闻史上,其地位是赫赫有名的.  相似文献   

5.
一场夭折了的价格战 2002年伊始,就传来了武汉地区报纸大打价格战的消息.<武汉晨报>从1月5日起推出贺岁价1角钱,而同属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武汉晚报>,也将报价降到了3角钱.此举无疑是为了针对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楚天都市报>(该报在武汉地区的销售量极大).<楚天都市报>目前的售价仍是5角钱,但于年前改版推出的它的兄弟报<楚天金报>定价3角出售,价格战由此而起.<武汉晨报>提出了"最便宜的报纸,最精彩的内容"的口号.1月8日的该报称,降价以来已连续两日位居武汉地区销售量第一,降价第一天省内总销量就飙升至62.6万份,刷新了发行纪录.  相似文献   

6.
传媒动态     
正上海报业整合首开"封条"?《新闻晚报》今年起停刊上海报业集团的整合,注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革新,从而在业界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震动。日前,《新闻晚报》获得正式通知:报纸将自2014年1月1日起停刊,报社全体人员将在集团内部通过全员竞聘,重新确定岗位。其实,上海报业集团甫一成立,《新闻晚报》的"退场"就已是意料之中。"当时,人们对整合后集团内部存在的同质化报纸,如两个晚报和两个地铁报等的取舍就有预期。"上海报业集团人士表示,在《新闻晚报》和《新民晚报》之间,人们更倾向于保留《新民晚报》。"第一,《新民晚报》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7.
2007年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南方都市报>从一元涨到两元,此后关于报纸涨价遂成热门话题.2008年7月21日,上海4家主要都市类报纸<东方早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同时提高零售价.  相似文献   

8.
<西安晚报>是一张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都市报纸,在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年时间里,在全国晚报类报纸中,一直默默无闻.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给晚报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安晚报>异军突起,在多次全国晚报评比中名列第五位(前四名依次是<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北京晚报>、<今晚报>.  相似文献   

9.
4月29日,<威海晚报>封面版推出了<51年最晚春雪>的大幅新闻照片,以独特视角记录了4月28日仙姑顶玉仙宫开园之日惊现大雪的奇观,很多读者看后惊呼"同处一座城市,竟然不知道当天下了这么大的雪!"细心读者不难发现,这4张拍摄于仙姑顶的主打照片均为一人所摄,他就是<威海晚报>"市民即时拍"专栏的铁杆作者、拍客网上点击率颇高的拍客陈世杰.  相似文献   

10.
<平顶山晚报>把"帮闲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报道对象,取得了一定效果. "服务今天"的办报理念 <平顶山晚报>创刊之初,编辑部就十分重视晚报新闻的服务性,全力以赴地做好"晚报热线"的建设和运作,以读者热线为纽带,组织专门采访小组,关注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类新闻,开设"百姓热线"专版,大张旗鼓地打出"有啥只管诉说,晚报帮你奔波"的宣传口号,为读者解决了大量的疑难问题.服务类新闻成为<平顶山晚报>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1.
省会城市党报竞争需要大信息量、高信息值 福州除两张党委机关报<福建日报><福州日报>外,还有<海峡都市报><福州晚报>和<东南快报>等都市报和生活服务类报纸,竞争之强不言而喻.对此,福州日报社编委会结合实际,扬长避短,突破重围,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经过反复研究,多次改版,提出"大信息量、高信息值"的办报理念,参与差异化竞争.  相似文献   

12.
月18日,已走过75年发展历程的《新民晚报》推出新版试刊。改版后的《新民晚报》加大了新闻版面比重,天天26个新闻版;整合专副刊资源,推出“星期天夜光杯”、“国家艺术杂志”等一批新的周刊;版面视觉效果也由穿插式变为模块式设计。《新民晚报》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老晚报,这次改版是她自1998年1月1日第四次改版以来最大一次改革动作,体现出这张老报纸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特质。就在《新民晚报》改版的同一天,北京报业市场创刊第二张晚报———《法制晚报》。《法制晚报》的前身是北京政法委主办的《北京法制报》,在去年底的报刊整顿中…  相似文献   

13.
娱乐新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研究准备 报纸的选择.<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这三家报纸不仅是所在城市晚报都市类报纸的杰出代表,而且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此外,2007年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结果显示:<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入围前20强,分别列第一、第六和第七位,并且都是其所在城市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14.
谢岚 《新闻实践》2001,(11):35-36
今年4月9日起,面目一新的《新闻晚报》摆上了上海街头星罗棋布的售报亭。其独特的版型,富有冲击力的头版,吸引了众多读者的视线。《新闻晚报》的改版,吹动了一直相对稳健平和然而暗流潜动的上海报业市场。 《新闻晚报》与《新闻晨报》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一支报系。然而,旨在成为上海第二份有影响的晚报的《新闻晚报》原先有些尴尬。首先,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者》2006,(5):19-19
04年底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新闻晚报》再次宣布改版。一年多时闻.以迅猛的发展势头.赢得了市场.争取了受众。最近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晚报作为》一书,回顾了一年多来《新闻晚报》的改革历程.记录了《新闻晚报》从办报理念到版面变革,从发行团队到广告策划的成功案例.以低端、版面、潮汐、关注度、新市井、网格化、流程、风火轮等章节.描述了《新闻晚报》朝着“最有用的新闻、最好看的报纸”扎实推进的经过。  相似文献   

16.
城市品位的"眼睛"——《新闻晚报·阅读版》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传统的大众文化载体,晚报就是这种文化载体的突出代表.然而,在图书市场和网络媒体高度繁荣的今天,晚报的阅读版或读书版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吸引读者,为自己所属的传统媒体谋求积极的社会影响,乃至为所属城市的文化品位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不仅是值得媒体管理者和经营者加以谋略的发展型课题.也是新时期培育大众主流品位的人文课题.本文以最近一个阶段以来的<新闻晚报·阅读版>为案例,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成为常态,我国党报似乎陷入为改版而改版的误区,"万变不离其宗",若没找到"宗",党报改版就会在变来变去中迷失方向.<人民日报>作为党报排头兵,每次改版都引人注目,具有党报风向标意义.本文通过比较改革开放后<人民日报>三次重要改版,分析党报改版中"变"与"不变"的因素,望能给党报改革带来些许启迪.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北京档案>再次全新改版的一年,我衷心祝愿<北京档案>越办越好,再创辉煌. 说起改版,至今难忘1996年<北京档案>由双月刊变成月刊的那次改版.作为热心读者和通讯员的我,有幸参加了当年的改版座谈会.会议征求大家对改版的意见,我提出若能新辟-个带有互动性质的辩论栏目,定会吸引读者的眼球,不过,前提是领导要有解放思想的勇气和对不同观点的宽容.这无异于将了领导一军,谁知领导马上把球又踢了回来,说:"这个栏目就交给你吧!"这真是"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从此,我就以阿昆的名义主持"每期-辩",没想到一干就是15年.  相似文献   

19.
提高读者参与度,是<福州晚报>2006年全新改版的一条新思路,也是改进新闻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年1月1日,<新闻你来拍>栏目应运而生.这是福建新闻界第一个专门为读者设立的图片新闻专栏,定位是普通读者拍摄的新鲜、感人、有趣的新闻照片.创办3年以来,已刊发600多期,刊登读者照片3000多张.2007年,<新闻你来拍>被评为"福建新闻名专栏".  相似文献   

20.
在上海,晚报市场上主要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报》系列报纸针对《新民晚报》展开的竞争。《新闻报》系列包括《新闻晨报》、《新闻午报》、《新闻晚报》三份报纸,《新闻晨报》是上海早晨零售量最高的日报之一;《新闻午报》登载了上海独一无二的各地卫视节目表;《新闻晚报》自称新一代都市晚报,“更好看,更好用”是它的目标。虽然从目前的格局来看,《新闻报》还不能动摇《新民晚报》的老大地位,但是从其节节上升日益逼近《新民晚报》的广告量来看,新闻报系列前途无量。虽然晚报的竞争影响到的读者最多,但是如果就竞争程度来看,上海市内的三份文化娱乐周报《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上海一周》之间的竞争才是最为激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