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优秀男排运动员体能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参加 1996年、 1999年和 2 0 0 1年我国男排联赛体能测试的运动员的 4项测试达标成绩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与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6m× 16次移动素质成绩三年次基本持平 ;助跑摸高成绩呈下降趋势 ;连续助跑摸高成绩有起伏 ;80 0米跑成绩 2 0 0 1年和 1999年比 1996年比较有大幅下降 ,我国优秀男排运动员体能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八一"男子排球队高原训练体能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八一"男子排球队一线运动员高原训练过程中的3项体能测试项目(助跑摸高、连续 摸高和800 m跑)进行了跟踪测试研究,初步探讨了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的影响。结 果表明,1)运动员高原反应症状比较明显;2)在不同的高原适应期,可采用平原训练方法进行高 原训练,训练负荷的结构应有所不同;3)在高原环境下进行6周训练,对运动员助跑摸高和连续 摸高成绩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对800 m跑成绩的影响没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跳远助跑最后10m分段速度与成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法,对12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跳远助跑最后10m分段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建立了助跑最后5m速度对跳远成绩的预测表,为进一步改善我国男子跳远助跑最后10m分段速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排球运动中网上对抗是重点,因此运动员弹跳素质的发展地位显得十分突出。近年来,我国甲级女排集训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考核内容包括了以下多项:100m、800m、6×16m移动、快速挺举、五级跬跳、米字移动、负重背肌、一次助跑摸高、连续5次助跑摸高等,也在集训课中规定了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占总训练时数的比例不得低于40%。自1998年以来,甲级女排集训简化了项目,规定了一次助跑摸高、5次连续摸高、800m、6×16m移动等4项专项身体素质的体能测试。从体能测试项目内容的确定和排球运动的特点来看,一次助跑摸高及5次连续摸高这两个相关程度为0·953(…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8,(3):243-245
沙滩排球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由于比赛场地的特殊性,依据前人研究成果及专家建议,明确该项目运动成绩的体能维度与指标,并进行针对性测试。研究认为,山西省沙滩排球后备运动员在15个测试指标中的身高、BMI指数、下肢长、手长、60m成绩、1 000m成绩、原地纵跳摸高、助跑纵跳摸高这8个指标上与优秀现役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山西省女子沙滩排球后备运动员需要在身高、腿长、手长这3个关键因素上提升选材成功率,同时要在训练时注重运动员耐力与爆发力的训练比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旨在为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选取16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人。对照组采用下肢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实验组采用下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训练时长为8周,每周3次课,每次60min。训练前后对反映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原地双脚起跳摸高、助跑单脚起跳摸高、"T"字折返跑和30m冲刺跑指标进行测试。结果:经过8周的训练,对照组各测试指标成绩均有提高,其中立定跳远、原地双脚起跳摸高成绩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助跑单脚起跳摸高成绩有显著提高(P<0.05),"T"字折返跑和30m冲刺跑成绩提高但不显著(P>0.05);实验组的立定跳远、原地双脚起跳摸高、助跑单脚起跳摸高、"T"字折返跑和30m冲刺跑成绩均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实验后实验组各项爆发力测试指标的成绩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均可以提高青年篮球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但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比传统抗阻力量训练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中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光电测速的方法,对我国64名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最后10米分段速度进行了测量和研究,探讨了我国该项男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成绩的关系、不同级别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水平,并对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进行了比较,建立了我国该项男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成绩的模式表。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对 78名参加 2 0 0 0年全国青年男子排球联赛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基本达到先进水平 ;助跑摸高、三级蛙跳等专项身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男子100m跑运动员体能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袁运平 《体育科学》2003,23(6):78-82,9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与数理统计法,运用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了有效反映我国男子100m跑健将级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指标体系。对运动员体能各指标与100m跑成绩间的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我国优秀100m跑运动员的体能结构特征并建立了体能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7名一级男子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与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男子一级水平的跳高运动员在技术上主要表现为助跑最后两步步长较短,助跑速度相对较慢,起跳过程中摆动腿动作幅度与高水平运动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提高我国运动员跳高最后两步的助跑速度与摆动腿、臂的技术动作将有利于我国运动员进一步提高其运动成绩和跳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原地上步起跳、连续上步起跳和连续3步助跑起跳练习,短程助跑和中程助跑起跳成腾空步练习,与完整跳远进行运动学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原地上步、3~5步助跑起跳练习因完成难度较低,可以作为学习掌握跳远起跳技术的手段,在学习的泛化、分化等初学阶段运用;但是表现出练习强度较低,所以对于有一定水平的运动员提高专项素质、改善技术等方面意义不大;短、中程助跑起跳成腾空步练习的运动学特征和专项强度与专项较为接近;上述各练习手段在起跳过程中表现出的技术运动学参数与上板速度这一外在控制因素并不存在必然的规律;连续上步起跳与完整跳远技术动作差异较大,且可能产生“负迁移”的因素多于产生“正迁移”的因素,在教学训练中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等方法分析比较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跳远前三运动员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为提高我国男子跳远水平提供训练方向。研究表明:门科夫后4步提速不明显,趋势变化较平缓,卢瑟福德助跑节奏稳定,仅在后1步时有加速踏板,不利于起跳发挥,李金哲助跑步幅较大、频率加快、提速明显,后3步节奏变化稳定,为高速助跑中完成起跳技术提供了保障。李金哲与门科夫、卢瑟福德相比,助跑结束阶段,摆动腿折叠不足,起跳蹬伸受限,垂直、水平速度利用率小,引起垂直高度受限,导致支撑缓冲时间增长。  相似文献   

13.
霍俊哲 《体育科技》2010,31(2):41-44
通过高速摄影和录像解析等方法对湖北省2008高校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各阶段水平速度变化情况进行相关比较与研究,结果显示,高校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各时相水平速度在助跑、踏板、起跳、单足跳、跨步跳、跳跃等由于诸多因素造成水平速度降低,特别是跨步跳造成的损失成为影响总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跳远的完整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4个连续的动作过程。4个环节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跳远的成绩。研究影响助跑准确性的因素,探讨如何提高助跑准确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着重强调跳远助跑准确性方法的教学,是提高跳远成绩的关键所在,从而使学生在短期内熟练掌握正确的助跑技术,并且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顶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短程和全程助跑跳远成绩差、K值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明显高于世界顶级选手,但技术评定等级低于世界顶级选手,主要原因是起跳环节存在差距。不同运动员最佳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存在差别,高助跑速度利用率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起跳能力和跑跳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助跑是跳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跳远运动技术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月前,改进助跑技术的探讨多是从技术结构的本身进行的,而从心理方面进行研究的尚不多见。为此,本文以心理训练为出发点,将念动练习运用于跳远助跑的教学中,进行实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念动练习能使学生在跳远过程中的助跑速度、助跑成功率以及跳远成绩有明显的提高,是改善助跑技术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助跑技术是跳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助跑的准确性又是影响跳远成绩稳定发挥的关键因素。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助跑距离的确定,改善初始助跑节奏,对提高中学生跳远助跑准确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跳远助跑运用标记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为中学生跳远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法对跳远运动员助跑踏板准确性和影响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感知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理论与逻辑分析,根据跳远专项特点优选出9种训练方法,实验组采用优选训练手段,对照组采用常用普通训练手段。在严格控制训练过程及训练条件下,进行为期16周的速度感知能力的训练,保证两组只在训练内容方面不同外,其余方面保持一致。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次进行踏板准确性和跳远成绩的测定,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跳远成绩与踏板准确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a prior run-up on intermittent maximal 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 Seven regionally ranked male volleyball players volunteer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They performed three randomized tests: (1) six repeated intermittent maximal jumps (jump condition), (2) six repeated intermittent run-ups (run-up condition), and (3) six repeated run-ups followed by maximal jumps (run-up plus jump condition). All performances were assessed and blood lactate concentration and heart rate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each of the tests. Mean ( +/- ) jump performance (64.7 +/- 2.3 c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2) over the course of the jump condition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01) than for the run-up plus jump condition (58.0 +/- 3.2 cm), which tended to decrease with repetition. Blood lactate concen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run-up plus jump condition (3.73 +/- 0.24 mmol . l(-1)) than in the jump (2.61 +/- 0.26 mmol . l(-1), P = 0.02) and run-up (2.86 +/- 0.18 mmol . l(-1), P = 0.03) conditions. The increase in heart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both in the run-up plus jump condition (33 +/- 6 beats . min(-1), P = 0.05) and run-up condition (33 +/- 4 beats . min(-1), P = 0.02) than in the jump condition (21 +/- 3 beats . min(-1)).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ddition of run-ups probably impeded performance in the repetition of vertical jumps.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支持高助跑速度利用率与支持低助跑速度利用率双方论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不管是要求跳远运动员维持高助跑速度利用率的论点,还是强调降低助跑速度利用率的论点,都不能准确地描述助跑速度利用率与跳远成绩的本质关系.结合双方争论的观点与论据提出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成绩曲线的模型,用于解释及反映助跑速度利用率与跳远成绩间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