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格与网格计算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2000年起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包括科技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潮。文章首先讲述了从网络到网格的发展,接着讨论了网格与网格计算的概念,以及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最后分析了网格计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中介绍了网格计算发展中的技术关键问题、网格计算的基本功能和技术难点,并给出了网格计算实例——网格协议Gllobus体系结构和分层概念,及其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对应关系,网格计算技术应用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剑 《大众科技》2007,17(8):75-76
网格与网格计算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2000年起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包括科技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潮.文章首先讲述了从网络到网格的发展,接着讨论了网格与网格计算的概念,以及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最后分析了网格计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公交线网覆盖形态分形评价模型。针对传统网格法手工计算分维数的不足之处,引入了GIS技术,详细介绍了GIS在网格分维计算中的具体应用方法。该模型的实际应用,能大大提高公交线网覆盖度评价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GIS腔内电场计算研究中,通常分析毫米级以上颗粒对电场的影响,这与GIS实际腔内运行环境不符。实际环境中微米级颗粒对GIS安装后的腔内洁净度有直接影响,而利用有限元对微米级颗粒进行GIS绝缘子沿面电场仿真时,需要进行微小网格划分,导致计算量超大甚至内存爆炸而半途终止仿真。本文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500 kVGIS盆式绝缘子3Dmax仿真模型,分别在绝缘子沿面加入单个和多个组合颗粒,颗粒大小为10~3μm,设置网格大小为自适应网格尺寸的十分之一,利用超级计算,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1)网格划分的大小对电场强度有极大的影响;(2)单个4μm及以下金属颗粒不会引起绝缘子沿面闪络放电;(3)2个以上颗粒组合时,电场强度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GIS中的DTM和DEM及它们的应用,叙述了目前较好的建立规则格网GRD及不规则三角网TIN的算法。通过两种方法进行"网格立体图绘制"、"平面等值线图绘制"及"彩色等值立体图绘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性的网格研究计划的开发进展和网格计算的起源及发展,探讨了网格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网格计算是伴随着第三次信息革命的浪潮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技术,文章简述了网格计算的概念、基本功能、关键技术,分析了当前网格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罗予东 《内江科技》2008,29(5):136-137
本文对网格计算的提出及其基本思想进行了介绍,阐明了网格计算的定义,描述了网格计算的特征,并对网格计算技术与其它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网格计算是伴随着第三次信息革命的浪潮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技术,文章简述了网格计算的定义、研究现状、特点和体系结构,分析了当前网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