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学作文教学的地位如何?北京刘锡庆老师在《略论“中语”教学中的作文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1)中说:“现在,在教学中,在相当多的学校里,‘语文’课不受欢迎,‘作文’更几乎成了‘阅读’课的‘附庸’或‘尾巴’。”对此,我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2.
中学作文教学的地位如何?北京刘锡庆老师在《略论“中语”教学中的作文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1)中说:“现在,在教学中,在相当多的学校里,‘语文’课不受欢迎,‘作文’更几乎成了‘阅读’课的‘附庸’或‘尾巴’。”对此,我深有同感。同语文老师攀谈,他们说语文老师在家长的眼里被看作可有可无———因为语文不像数学或其它学科,一道题不会,老师一讲就会了,水平容易提高。而语文,特别是作文,讲一讲,让学生去写,还是写不好。语文水平不是那样容易提高的。翻翻语文教师的教案,讲读课文大都非常重视,非常规范,一个学期,阅读课有几篇…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尊重学生写作个性、提倡学生写个性化作文,已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旋律。“所谓个性化作文,是指学生能自主的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个性化作文的基本内涵。”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  相似文献   

4.
<正>好的作文必须要好的立意,正如《香菱学诗》中所说的"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然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立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作文分数的高低。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改进作文立意教学呢?下面就以2015年淄博市中考作文情况为例,浅谈作文立意教学如何回归教材。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作文教学,教师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这的确值得深思,需要我们去探究。这里,我想就作文教学应回到写作本源方面谈些个人看法:一、转变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作文教学刘国正老师指出:我国的传统作文教学,大都是注意指导学生怎么写,不大注意指导学生向生活去探索写作的源泉。‘写什么’是‘怎么写’的前提,不注意写什么,会导致一种八  相似文献   

6.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当前,众多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的语文教师都致力于作文教学的改革,可是总感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甚至感到问题更加严重。这其中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对传统作文教学认识不清,对现有作文教学方式缺少反思,是造成当前作文教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一、传统作文教学中的科学成分有很多人一谈到传统作文教学,他们很是义愤填膺,说传统如何如何害人。我认为持有这…  相似文献   

7.
一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现在出了四本,分别是《我的作文教学故事》《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主张》和《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我自己最看重的是《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书中我提出了‘生活’重于‘生成’‘发现’重于‘观察’‘多改’重于‘多写’‘讲评’重于  相似文献   

8.
张中行先生在《作文杂谈》中提到:"学作文也是学语言。""因而学习语言的办法,对于学习作文都适用。""拿起笔,实际去写,你就不能先去请教规律,而是听从你常用的表达习惯。这习惯是有多次重复的‘熟’养成的,而‘熟’来自于多读多写。"周记是实现多写的有效渠道。独具匠心的周记指导,能激发学生我笔写我心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生活中提炼素材的能力,从而架起生活与习作的桥梁,养成良好的自主习作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老师们提倡"有意义"的作文学生A:一次,老师评讲作文《童年趣事》。我觉得这样的作文很有意思,可老师没讲几句就说:"要是能写出‘趣事’的意义,那就是一篇好作文了……"我一听,顿时没了兴致。童年时的我们光知道玩,哪懂得什么"意义"呀?学生B:平时写作文,老师既要我们写得真实,又要写出意义,作文中的对白必须是含义深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文章的语言必须有鲜活的生命力,使读者从语言中能观看“景”、识别“人”、感受“情”、领悟“意”。除此之外,文章的语言还必须讲求“文采”。记得某省语文高考阅卷组的一位组长曾经说过:“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因此,作文一定要锤炼语言,使文章流光溢彩。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强调:“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严羽在《沧浪…  相似文献   

11.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了。"其中所说的"光辉"就包括对语言"有文采"的要求。那么如何让作文有文采呢?"有文采"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它要求考生作文"用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一篇文章,词语  相似文献   

12.
个性化作文是本色的作文。吕叔湘先生对学生说过:“本色主要是就内容方面说,就是写自己所看见的,写自己所知道的,写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不要存着一份心,说我‘应当’看见什么什么呀,我‘应当’知道什么什么呀,我‘应当’有这样那样的思想感情呀,就照这个去写。如果这样去写,就不免弄虚作假,或者套用别人的文章,或者搜索现成的材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没有本色了。”也就是没有个性了。有这样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3.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时说:“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当前,众多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的语文教师都致力于作文教学的改革.可是总感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甚至感到问题更加严重。这其中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对传统作文教学认识不清.对现有作文教学方式缺少反思.是造成当时作文教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要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要使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也是‘立人’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达到作文教学的"立人"目标就不可忽视学生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常常谈“写”色变。张志公先生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7.
丛龙江 《课外阅读》2011,(12):339-33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因为作文教学包涵了‘字、词、句、段、篇语文各个方面的知识的总和。同时作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作文教学却成为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却步的“深渊”。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上自己近十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作文教学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多年担任高考语文阅卷组长的何永康教授说:"凡高考优秀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亮点"已然是考场作文的杀手锏,在作文实践中,怎样运用自己的慧心巧思,对文章"略施粉黛""巧改罗裙"?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多修改自己的文章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语文教育中,对作文教学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的‘老大难’."老师教时感到无从插手,学生写时更是大脑里一片苍白,即使是有了点内容,却又苦于表达,言不能达真意.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我就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谈一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作文不及格常有小朋友问我:“什幺是‘专业作家’?”我笑道:“‘作文专业户’呗!”确实,我如今天天都要写“作文”,而且常常写“命题作文”——编辑部出题要我写。就连这篇文章,也是《中学生读写》杂志出了题目要我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