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宝杰 《阅读》2008,(4):40-41
形容词的比较级出现在《牛津小学英语6B》第一单元中,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又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语法知识点。它的句型结构是:“A+be动词+比较级+than B”,表示“物体A比物体B更加……”。说它重要是因为它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可以经常使用,有很强的实用性:说它有意思是因为其中的形容词可谓变化多端,同学们一定要当心。具体地说,形容词的比较级有以下几种构词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说的雅致类形容词是指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级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双音节形容词。这类词语存在教师解释难、学生理解难的问题。为此,笔者以雅致、高雅、优雅、高洁、清高五个词为例,尝试从语义、句法、教学策略等方面探索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在汉语课堂上解释这类形容词。  相似文献   

3.
睢宁方言的状态形容词和普通话相比在构词方式和语法功能上都有差异。其中的XA式形容词以及其生动形式XAA式、X+不+A式等都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本文从词法和句法的层面讨论了其构词特点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4.
形容词用在动词后,主要语法功能是作动词后的补语,补充说明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程度、结果或性状。如“打扫干净、打扮漂亮”等。然而,以下“动+形”结构中的形容词,并非对前面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5.
安培 《阅读》2007,(4):40-41
动物学校的Mr Sheep正在给大家讲形容词的比较级呢!咱们也来听听吧。形容词的比较级啊,表示“比较”,即两者中一个比另一个在程度上更进一步。它的结构是:  相似文献   

6.
从区别词与形容词划分的角度出发,说明划分这两类词的依据以及语法学界存在的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有必要在现代汉语中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来划分这两类词。区别词应单独作为一个词类,形容词内部还可再细分出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等,性质形容词可再分三小类。  相似文献   

7.
济宁方言语法特点撮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济宁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在语法上具有下面一些特点:它有比普通话更为丰富的词缀,特别是后缀;有比较丰富的程度副词和表示程度差别的形容词三级形式;有些量词可采取三次重叠形式;“跟”、“在”、“从”、“连”等介词存在着语音或用法上的变异现象;指物和指人宾语在“动词+唠(在/到)+所处”结构中分处于不同的位置;表示差比可用“不跟”、“不胜”等词语,也可采取“形容词+起”的格式。  相似文献   

8.
关于形容词的配价已经出现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还没有学者单从性质形容词这一角度切入。本文将性质形容词按其属性程度值归为典型和非典型两大类,并分别考察其价性。  相似文献   

9.
英语里形容词的比较级有三个等级,即原级(positivedegree),比较级(comparativedegree)和最高级(superlativedegree),6B中所学的是原级及比较级。一般来说,表示“等于”时用原级,它的结构是“as 原级 as”。如:I’mastallasmytwinbrother.我和我的双胞胎哥哥一样高。表示二者的比较时用比较级,它的结构是“比较级 than”。如:Myfatherisyoungerthanmyuncle.我的父亲比我的伯父年轻。形容词比较级的规则变化如下:构成法原级比较级tall高的brave勇敢的big大的heavy重的tallerbraverbiggerheavier1.单音节词末尾加-er2.单音节词如果以-e结尾,…  相似文献   

10.
汉、俄形容词的对比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多以性质形容词为重点研究对象,迄今为止,汉、俄性质形容词对比研究专论并不多见,学术界也尚未就一些基本问题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具体事例论述汉、俄性质形容词在各自语言中的语法特征,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弥补汉、俄性质形容词句法功能对比研究中的不足,使学习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两种语言。  相似文献   

11.
阐述英文形容词及形容词化分词的人物描写。在描述人物时、要考虑形容词及形容词化分词的褒贬色彩一赞美与憎恨。  相似文献   

12.
“原来”和“本来”都是副词和形容词的兼类词,为论述方便,我们把作为副词的“原来”和“本来”分别记作原来1,本来1,把作为形容词的“原来”和“本来”分别记作原来2和本来2。  相似文献   

13.
“真心”从名词演变为形容词,再从形容词演变为副词,经历了一个由实而虚的语法化历程,其演化路径符合汉语词类系统的降类特征。“真心”虚化为副词的动因有两点:一是形容词义和副词义在语义上的关联性;二是形容词和副词作状语这一句法功能上的一致性。“真心”一词在句法和语义上与典型的语气副词“确实、实在”具有高度相似性,因而将其归入语气副词这个词类系统。作为一个新兴的语气副词,“真心”有其特殊的语用价值,即主观评价功能和强烈的情感凸显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英语中以字母a开头的形容词的构成、语法功能,以及分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其用法方面的新变化。同时,对Quirk提出的A-adjective这一概念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同一种结构形式构成不同结构关系和不同句式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S+V+NP1+NP2”结构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在分析一种语法结构的时候,不能仅从外部表现形式上来决定它在结构类型上的归宿。而应该综合各种不同的情况来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6.
我们想用一个较文雅的词表示同事或同行的意思,一定会想到“同仁”这个词。如果有人用“同人”,大家可能感觉有些用词不当。其实,表示同事或同行的意思,“同人”和“同仁”是一样的。为什么大家现在倾向于用“同仁”来表示同事或同行的意思,而不大使用“同人”呢?这大概和这两个词的文化色彩有关系。“同人”最早出现在《易.同人》:“同人于野亨。”孔颖达疏:“同人谓和同于人。”作为一个卦名,“同人”意为与人和协。后来引申为归向之民。南朝陈徐陵《梁禅陈玺书》:“殷牖斯空,夏台虚设。民惟大畜,野有同人。”又引申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唐…  相似文献   

17.
形容词重叠式好好常作定语。从调查的语料来看,好好作定语的用例95%以上蕴涵转折语义。凡有转折语义的用例,句子中的动作行为都必须为已然体;相反,没有表转折者语义,其动作行为都非已然体,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考察汉语发展史,形容词重叠式好好产生于唐五代,最初只作状语,明代始作定语。定语产生之时,好好句式就蕴涵了转折语义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出现,给英语改革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本文从“互联网+”入手,构建几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模式: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微信+移动网络等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以期达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实现学生个性化、主动化的自主学习,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很多”与“很少”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修饰名词、动词时的差异。我们发现“多、不少、很多”(简称“多”系列)与“少、不多、很少”(简称“少”系列)、“数词+名量词”、“数词+动量词”也表现出这种.不对称。本文运用标记理论,在“多”系列、“少”系列和“数词+名量词”、“数词+动量词”这两类表数量的单位与名词、动词之间建立起关联标记模式。这一关联标记模式解释了“很多”与“很少”的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统计与分析《综合日语第一册(修订版)》中出现的形容词,了解了在初级教科书中形容词出现的数量、顺序、相关句型、活用变化、功能用法等,同时也发现了教科书中的未明确形容词的主客观性,尤其是关于感性形容词的人称限制的特性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